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西北人口》2009,30(4):97-100,1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西部地区更是如此。以昆明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网在西部城市反贫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西部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仅为2.33,远远小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这表明西部城市贫困的产生与社会支持网缺失有着一定的联系。为此,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反贫困的政策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伟 《人口学刊》2001,(1):28-32
由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在市民的离婚原因上也有较大差异。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 ,社会最开明的城市 ,在其离婚原因上也可显现出来。 30年代 ,在上海市民 12种离婚原因中 ,双方“意见不合”的比重高达 73 % ,表明男女双方在意识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同时期在广州、天津、北平、成都等城市的离婚原因中 ,“意见不合”的比重都很低。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发展水平 ,妇女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3.
刘娟 《人口学刊》2002,(6):23-2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人口结构体系中各种不同规模城市的比重发生变化,其中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比重下降。另外,通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发现,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大城市的比重过少。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建国以后中国三大地区的城市增长状况 ,三大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探讨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缺陷可能给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指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方针与对外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的矛盾。本文认为 :大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缺少具有较大影响范围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使得这些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创新机会和领先条件大为减少 ,而且会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韩文丽 《西北人口》2005,(3):36-38,41
成都作为四川乃至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对流动人口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外来流动人口在西部的主要聚集地。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外来人口给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显著的影响,并对如何城市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素和“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东部经济腾飞符合这一结论、虽然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开发优势并不明显,投资于人力资本是西部经济追赶东部并持续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本积累要坚持自我培养为主,引进外援为辅,注重西部的能力建设;保持西部社会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度探索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收缩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动因,以期为将来国家发展政策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均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人口收缩形势越来越严峻,呈现出人口收缩范围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范围日益缩小、逐渐集中的两极分化特征;(2)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集聚明显弱于中国东南部,城市人口密度重心从孝感市逐渐南移至武汉市中部,人口收缩重心由湖北襄阳市北移到了河北邢台市,且沿“胡焕庸线”两侧形成了带状收缩结构。(3)形成了带状为主、点状为辅、面状固定的收缩格局;随着时间推移,“┣”型带状收缩结构逐渐转变为“X”型收缩结构;且东北地区点状收缩结构逐渐演变为面状收缩结构。(4)城市经济、行政地位、人口迁徙、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环境、公共建设投入、公共资源配置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等因素都是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8.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及其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也是一个人口不断向西迁移的历史。西部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人口流动在美国西部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西进运动和城镇化值得中国西部开发借鉴。在中国西部开发中,要调整西部城镇发展的畸形结构,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张恒 《西北人口》2012,33(5):121-124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确定经济发展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入手,统筹各种经济关系,提升经济发展转变的内涵,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相似文献   

10.
程贵  姚佳 《西北人口》2015,(2):37-41
城市流强度是量化城市外向服务功能的指标,反映了城市间空间联系的强弱。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式,本文对2012年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倾向度、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测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属于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经济实力突出、经济辐射能力强,是全省经济发展中心;白银、天水、庆阳与酒泉、嘉峪关、武威分别是甘肃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重要区域副中心,在各自所在地区发挥着带动功能;平凉、定西、陇南以及金昌、张掖等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较低,其辐射面主要是城市所在地,属于地方性经济中心。最后,提出增强甘肃省各城市空间联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收入地域差异对留守老人养老保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农民工选择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务工以期获得理想的收入.用以改善家庭生活。然而就业地域的不同选择所引致的收入反差,使农民工不得不考虑其选择务工地区的距离和自身的成本。文章通过对以广东、安徽、甘肃三省为代表的在东、中、西三地区务工农民工收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民工为获得理想的高收入而选择东部城市务工,实际中却是在东部城市务工收入要低于在中、西部城市的收入。并重点对这一困境如何对留守老人养老造成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未来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放 《人口研究》2002,26(3):50-55
本文对 1 999年中国各省、自治区城市规模结构的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 ,表明许多省、自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均具有某些缺陷 ,而且位于三大地区的省、自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文认为 ,在 2 1世纪 ,中国三大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重点应当根据各自的特征而有所不同 ,而且 ,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的大城市都应当而且必将得到优先发展。中国需要发展的是大、中、小城市 (镇 )结构合理和城市整体功能可以得到最大发挥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特点,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最终在西部地区。中国可持续发展要以西部大开发为依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根据西部实际、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他国区域开发经验,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人口对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城市外来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出生性别比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异常偏高的出生性别比是否由外来人口造成?结果表明,城市外来人口生育的性别偏好与农村本地人口和城市本地人口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都存在强烈的生男意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的同时,出生性别比出现了不分城乡的普遍升高和偏高,城市出生性别比偏高,既有外来人口的作用,也有本地人口的作用,外来人口并不是造成中国城市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唯一或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人口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成份和人口最多,社会经济滞后、生态环境最严峻的地区。因此,西部大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各民族人口的现代化,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本文以大量的数据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布朗大学人口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戈德斯坦和夫人于1983年3月1日至5月31日在我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 戈德斯坦教授是研究都市化和人口迁移问题的专家。此次来华的研究题目是“中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关系”。戈德斯坦先后访问了广州、成都、兰州、北京、济南、上海以及邻近这些城市的一  相似文献   

17.
东西部人才差距分析与西部人才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中国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发西部人才资源,缩小东西部人才资源差距。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在人口素质和中、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西部初等教育与中、高等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存在的比例失调问题,由此提出了发展西部中、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才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是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又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198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153.1亿元,人口达526.2万人,是我国第四大城市,也是世界四百万人口以上的40个特大城市之一,在经济上居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的沈阳已由解放前“雨天泥水满街,晴天尘土飞扬”的旧沈阳,发展成为经济力量雄厚,交通四通八达,城乡市场繁荣兴旺,发挥着重要中心城市作用的新沈阳。但仍存在着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生活服务跟不上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大城市的通病。本文仅就城市人口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作一肤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区域均衡发展是各国努力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使东部地区优先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东部和西部差异过大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及时提出了区域发展战略西移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此战略下,中国经济各区域间应均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地处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辖9区4市6县和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土面积12390平方公里,人口1044万,人口密度830.5人/平方公里,人口总量在全国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居第4位。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西南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积极采取措施,改变了人口增长格局,提高了人口素质,现已进入人口零增长的新时期。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趋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