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宁省农村万户计划生育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已30年,首批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员已经陆续退出劳动年龄,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生活现状如何,能不能使他们真正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生活上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为准确掌握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生活现状,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工作,我们开展了农村万户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入户调查,其目的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彭水自治县试点工作的开展: 一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县工商部门对从事个体私营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适当减免摊位费等有关规费;县扶贫开发办每年切块解决20万元扶贫资金,专门用于帮助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发展生产;县民政部门每年安排5万元救济资金,专门用于解决农村特困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生活困难:县人口计生委筹集资金,积极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农村信用联社充分运用小额低息贷款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贷资金,用于扶持农村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致富项目;县建委对农村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实行免征房屋建设配套费政策。  相似文献   

3.
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对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的工作意见》。《意见》明确对三类计生特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一是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其父母年龄在45至60周岁以内,且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二是独生子女意外伤残,其父母年龄在45至60周岁以内,且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三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且没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意见》还同时规定了对救助对象的救助申报程序和不同对象的救助额度。江苏省高邮市对计生特困家庭实施社会救助@范习岭$江苏省高邮市计生局!225600  相似文献   

4.
计划生育提高农村家庭生活质量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全国5省农村家庭选点调查数据,分析评价计划生育对家庭生活质量诸方面产生的良性影响.结论是,计划生育使家庭生育行为向"少生、优育"转变,由此带来促进家庭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子女抚养教育质量的提高、增进母亲身体健康、促进妇女地位提高和家庭幸福等效益.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比例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婚育观念尚未根本转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仍面临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探索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特别是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助于解除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下半年起,浙江省提出在全省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这是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计生等有关部门关爱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省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又一新的探索。从目前实践的情况看,各地对建立这项制度领导重视,思想统一,行动迅速,进展明显,不少地方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省鄢陵县以健全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为出发点,将农村计生家庭分为特困型、温饱型和富裕型三大类,分别实施了解决特困计生家庭住房问题的“济困安居”工程,提高温饱型计生家庭致富能力的“支农助农”工程和提高富裕型计生家庭生活质量的“温馨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县以政策推动为先导,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那么如何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体现政府的人文关爱呢?2003年4月结合县内实际,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先期筹集计生公益金172万元,为计生特困家庭撑起了绿色“爱心伞”。一、现状与可行性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是一项新举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公益金的来源如何保障,补助对象和标准如何界定等,都有待探索。为此,我们对全县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夫妻不再生育和已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在坚持以往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准备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同时,以救助生产、生活陷入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为主要内容,探索推行了人口与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人口》2005,22(5):28-31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奖励优惠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机制探索了新路。以下是部分省份的做法,特别是政府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资金和发展经济上给予帮助,使其增加收入,进而也增加了养老积蓄;对计划生育夫妇子女的各种优惠,是帮助家庭增加对孩子的抚养成本投入,以期将来转化为更高的养老价值;政府和集体承担的那部分计划生育养老保险金,是直接给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投入;新启动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更是与国家退休养老保障制度性质相似的新机制。必须建立相应的,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通过公共财政支持,才能保证上述养老保障工作的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平衡。  相似文献   

12.
罗小锋 《人口研究》2012,(3):104-112
基于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探讨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卫生事业、区域环境特征、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的两个因素中只有是否享受奖扶政策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受过超生惩罚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两个因素,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看病是否改善和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适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大对农村超生家庭的处罚力度,使惩罚标准与收入及财产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是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规定给予的荣誉、财物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奖励优惠措施,帮助他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和有关社会福利,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多方面的实惠,激励育龄公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既是推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既有个人、家庭等微观因素,也有政府、社会等宏观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日,湖北省大冶市铜草花居委会的53户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欣喜地领到了廉租房的钥匙。此前,大冶市对无房特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公示,其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被作为一项考量户主申请首批廉租房分配暨住房补贴的主要指标,对违犯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实行“一票否决”,这一项硬指标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内蒙古托克托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旨在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政府为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给予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以经济补偿和政策倾斜的机制。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利益调节、奖惩并重、政策推动、长期稳定。江西省南昌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至今已经实行了将近6年,为了解利导机制的实行效果和存在的不足,我们走访了南昌市的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对他们的生活情况进行了了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并要求“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认为在现阶段探索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方案时,一定要把视野扩展到探索建立逐步覆盖农村全体居民、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标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大框架下,研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的科学定位及与相关制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来自湖北省的调研数据经过生计资本量化测度与分析后显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30余年后,已经显现了其应有的政策效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而计划生育夫妇的现实代价是,将在子女独立生活后,获得较少的代际支持。在未来的计生政策中,应保持并加强对计生家庭的奖励优惠力度,更加突出地强调对计生夫妇的社会保障性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期,江苏省人口计生委在经济较为发达、且人口计生工作做得较好的江苏省扬州地区进行调查,江都市、仪征市和宝应县7个乡镇的13个村的部分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实施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惠政策研究。本文依据非奖扶对象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对农村实行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下简称奖扶制度)的知晓程度、其实施的预期效果以及与调查样本之间的认同差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后,全国提出争创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县。2004年,顺义区人口计生委紧紧围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农村广大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独生子女教育,少生快富,医疗和生殖健康四个问题出发,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年底经过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和专家评估验收,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