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探讨中国现代性的特征,认为中国现代性应当有属于自身的独特标志即特征,这构成中国现代学的焦点性问题之一。陈独秀对“近代文明之特征”的思考及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有关“现代性”的“动力品质”的分析值得借鉴。中国现代性具有五个显著特征:(1)地球模式的引进表明中国人的宇宙模式发生巨变:从“天地之中”转到地球之一国;(2)民族协同观的生成显示了中华民族与地球上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从上等民族到世界多民族之一员;(3)制度转型论的实施显示中国从古典文化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并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制度;(4)道器互动说体现了生活价值层级的改变:从以道制器到道与器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作用;(5)人权说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人的个体人生体验发生改变:从帝国臣民到国家公民,以及随之而来的多重选择的困窘。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川 《河北学刊》2005,25(5):150-158
本文尝试探讨中国现代性的特征,认为中国现代性应当有属于自身的独特标志即特征,这构成中国现代学的焦点性问题之一。陈独秀对“近代文明之特征”的思考及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有关“现代性”的“动力品质”的分析值得借鉴。中国现代性具有五个显著特征:(1)地球模式的引进表明中国人的宇宙模式发生巨变:从“天地之中”转到地球之一国;(2)民族协同观的生成显示了中华民族与地球上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从上等民族到世界多民族之一员; (3)制度转型论的实施显示中国从古典文化帝国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并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制度;(4)道器互动说体现了生活价值层级的改变:从以道制器到道与器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作用;(5)人权说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人的个体人生体验发生改变:从帝国臣民到国家公民,以及随之而来的多重选择的困窘。  相似文献   

3.
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蕴涵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和文化密不可分。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性为不同语言中相似性隐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不同民族文化意识、社会风俗、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有些隐喻概念又为某民族所特有,不仅体现该民族自身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以及传统习惯,也透视出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概念等。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有深度的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有所担当;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有理性的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有所包容和借鉴。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与自强,首先表现在文化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要树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础的理念,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同时,推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广泛融合。  相似文献   

5.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认同是欧洲各民族在和平、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现有民族认同的超越,主要涉及欧洲文化认同、欧盟公民身份和欧盟外交与防务认同等层面。欧洲认同的形成既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手段,它有利于解决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合法性问题,弥补一体化功能主义道路的不足,培养公众对欧盟的归属感,缓和欧洲的民族矛盾,提高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欧盟东扩提供基础和动力。欧洲认同的发展应着眼于未来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打破一体化发展僵局,实现欧洲整体善治。  相似文献   

6.
王烈琴 《河北学刊》2012,32(4):202-205
英语霸权和语言濒危是21世纪世界语言环境的重要特征。任何国家或民族都有保护和推广其民族语言的权利,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存在共性,其成功经验可为弱势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We develop and empirically test a theory concerning host-society natives' beliefs about whether immigrants should culturally assimilate into the host society or preserve their own cultural norms. We argue that when national identity is a source of intrinsic utility, the longev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influences a national identity's perceived resilience to an ostensible immigrant threat and, thus, affects natives' beliefs about the need for immigrants' cultural assimil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data from countries of wider Europe supports our theory. An expert survey-based measure of the longev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first, exhibits a robustly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trength of natives' preferences in favor of immigrants'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second, is an important contextual moderating variable that shapes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level characteristics on their beliefs. Thus, host-society natives' beliefs about the necessity of immigrants' cultural assimilation versus accommod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reflect a historically-rooted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自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极具价值的思想,以及学以致用,"志在富民",跟踪现实,从实求知的治学思想和治学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并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费孝通以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成为一代学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Sociology is poised to greatly enhance our coll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facing the world today. To contribute to this endeavor, the authors conduct panel analyses of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 to evaluate multiple theoretical traditions with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its sister approache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nsumption-base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nations are ti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population, militar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and biogeography also prove to partially shape the environmental harms of human activities.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olitical-economic factors, ecological milieu, and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between nations all influence society/nature relationships. Considering the globally unsustainable levels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concomitant increases in pollution for a growing number of nat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authors contend that theoretically inclusive and methodologically rigorous investigations on such topics should be more central to the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10.
王文光  陈燕 《学术探索》2014,(1):107-110
唐王朝是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帝国,唐王朝不但能够很好地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还能够与海外的民族或者民族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正是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新唐书》以超过以往正史的丰富内容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记载了所有唐朝直接统治、间接管理的民族,以及唐朝人目光所及的海外民族,以民族史志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发展画卷。  相似文献   

11.
霍夫斯戴德的文化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文化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戴德教授的跨文化研究理论,总结了反映民族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五个独立维度,并且计算出了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量值,基本上描绘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而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方法论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深入研究、概括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四个维度:一是要科学揭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要义,二是要积极承接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三是要汲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经验教训并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为现实基础,四是要高度展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本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联系历史经验,解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的一般功能定位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功能的手段的历史变化;正确理解他们对打碎资产阶级国际机器后国家制度的设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要总结苏联集权国家模式的成就和失败。要吸取中国在革命胜利后探索政治体制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刘玉安 《文史哲》2004,1(6):138-145
表面上看来,由于把世界各国的生产和消费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经济全球化正在一步一步地弱化、侵蚀传统的民族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按其实质来说依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始终是非常积极、非常重要的推动者。在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不会吞蚀民族国家,它只是要求国家职能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15.
打造人文浙江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含义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贯彻人文理念,崇尚人文精神,提升浙江公民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当前,特别要围绕以人生理想、信念、信仰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的树立,以诚信、责任、感恩、敬畏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基本道德的培育和以民族历史文化和世界文明知识等为基础的文明涵养的提升,着力建设"责任政府"、"诚信企业"、"文明公民"和"人文社会".  相似文献   

16.
周边国家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依托,中国一直秉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维护了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了周边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关系,深化了地区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但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随着全球形势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周边地区也在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演变。开展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有助于化解中国与周边国家民众间的敌对情绪,消除“中国威胁论”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互信。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高等教育要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行动起来 ,为时代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雅诺斯基认为,解决公民对民族国家的义务问题以及澄清民族主义理论关于爱国主义的认识偏差,需要在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话语框架中创新发展公民理论,并以彰显忠诚、积极、包容与合法精神的负责的爱国主义立场重构爱国主义,让公民依据合法性原则接受爱国义务。借鉴雅诺斯基负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理念,重构爱国主义的中国逻辑,体现为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耦合对立以及爱国主义的日常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就在于它远远跨越了民族界限、国家界限 ,而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性哲学 ,它在具体表现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的同时克服了民族思维的狭隘性 ,因而趋向为带有鲜明共性的世界性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纽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就会失去民族的自主性、民族的凝聚力,失去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数千年沧桑磨难而不倒,得益于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谐精神。而和谐文化则是民族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纽带。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和谐文化的沃土,文化是精神的载体,也是文明的源流。和谐文化与民族精神互动共生,弘扬和再造民族精神的过程就必然会外化为实现和谐文化发展的过程。和谐文化通过构筑团结进步精神支柱、再造共有精神家园、弘扬固有的和谐与创新精神来支撑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