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劳动者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依靠主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创造性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不论载体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其核心价值都是创造性,但当代社会占主导的经济模式是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资本不仅要求创造性劳动迎合市场需要,还要借知识产权的名义占有创造性劳动产品,并使创造性劳动者之间处于"囚徒困境",从而使创造性劳动者始终处于矛盾困境.创造性劳动者面对困境需要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展开的全方位批判,联合全球创造性劳动者,形成富有效力的联合体来对抗资本的剥削.  相似文献   

2.
<正>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新征程上,劳动的荣光分外耀眼,奋斗的强音激荡人心。为了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技术工人。他们是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尊重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于技能人才的鼓舞和引导,更应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愿每一个人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编织属于自己的幸福。谨以此文,向坚守岗位、热爱劳动、克艰攻难、勇攀高峰,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他们致敬,更向坚信“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的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对于破产企业的财产,劳动者的债权优先受偿,但劳动者债权的保护,并不仅仅是在《破产法》中作出优先顺序的规定那么简单。劳动者的债权在破产财产中优先受偿是劳动者权益在企业破产过程中得到保护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这种优先的权利同样需要受到限制。劳动者在企业破产过程中享有参与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破产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出现了社会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革命阶级是最强大的生产力。要科学地理解这两个命题的统一,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确认科学技术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另一方面,又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创造人生价值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既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身的修养,又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幸福,更要把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内地西藏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他们正处人生发展关键期,对内地西藏生进行幸福教育,可通过学校开设系列幸福课程和活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优化其外部环境,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等策略,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培养提升其感知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有利于其构建幸福生活,也有利于内地西藏生家庭、社会、国家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劳动幸福观是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从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出发,对人类劳动与幸福关系这一问题的独特认识和思考。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人类真正的幸福需要通过自身的劳动来实现。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导致了劳动异化,是劳动者产生不幸的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解放劳动,才能真正复归劳动幸福。马克思劳动幸福观为我国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幸福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应当充分结合本国实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加强人们劳动意识的培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倡导全民共同参与劳动,尊重劳动,以此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正>加班费是与企业和劳动者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希望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来增加生产,部分劳动者也希望加班加点来增加收入。但企业在安排加班加点时又想控制工资开支。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定还不健全,虽然国家和地方颁布了不少劳动法规,但是关于如何界定加班、如何进行加班费的计算,国家、各省、各市标准不统一,难以操作。加班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都深刻影响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演变也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规律。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更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始终是劳动关系演变中的决定力量,劳资关系从对立对抗走向互利共生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劳动关系主体诉求的多元化是其演变中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价值创造能力以激发劳动者主体作用,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充分发挥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是新中国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网络生态位的视角,重点探讨网络劳动者的劳动主体性及其主体性劳动对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增值的作用等问题。笔者认为,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生态系统,网络劳动者在此生态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成为能动的劳动主体,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进行非物质化的主体性劳动,不断地生产着各种信息产品,创造了大量的价值。随着网络劳动者素养的不断提高及网络技术等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网络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力必然不断增强,从而使网络信息生态链上的网络经营者、商家、信息利用者等各节点不断发生增值,最终使整个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价值产生增值,也使社会发展有了间接性的增值。  相似文献   

11.
把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部分劳动者地位的下降归因于市场化不成熟,是对劳动力市场化目标的误解.当代部分劳动者地位下降的根源是社会价值取向转变后旧的传统观念的回潮.改革措施的某些疏漏和守法意识的淡薄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由误解而得出的结论也有违社会发展的潮流.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责任的应该是社会而不是劳动者个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劳动者阶层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劳动者阶层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最低的社会阶层。就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来说,他们为社会生产和提供最重要的农产品。但就社会对他们的评价而言,则远远低于他们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人口红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分析,"人口红利"源于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时滞,在量上是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的差额。由于这一差额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者利益和资本家利益相互对立,经济增长与劳动者利益之间存在静态矛盾。在动态分析中,"人口红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劳动者利益。"人口红利"消失,实现经济增长要求向"创新红利"时期的转变,但同时也要兼顾劳动者利益。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是由"人口红利"时期向"创新红利"与"分享红利"交融时期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养老金缺口等相关问题,化解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需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为"创新红利"模式的发展注入持续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民主参与权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权理念的进化以及劳动者自我发展意识的高涨而逐步加入到劳动权的权利谱系中的.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现实来源与理论基础.通过赋予劳动者民主参与权并制定相应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权利的行使,可以促进劳资利益的衡平与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加强职业培训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劳动者分为已经工作的劳动者、下岗待业的劳动者以及在校大中专学生这一大群待就业的劳动者。对于前二者,学界已有较多论述,但对于最后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则较少从加强职业培训的角度来讨论。本文对我国这三类劳动者的素质如何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劳动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初,当农民工从农民阶层中分离出来时,国家没有及时通过劳动政策与法律对农民工作为中国工业化和市场化时代的新型劳动者的地位进行确认。可以说,国家劳动政策的缺失是造成我国目前农民工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进入21世纪,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特别是他们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加强,以及他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国家才开始调整与农民工的关系,视其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并通过劳动政策对农民工的权益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者就业素质陈素川关键词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劳动者就业素质,心理素质我们需要的社会发展观是综合发展观,而综合发展观必然包含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毫无疑问,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必...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产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既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具有密切的历史联系,劳动者产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要素与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产权不仅表现为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而且更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确立劳动者产权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自身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在已有改革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全面确立劳动者产权,努力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劳动者产权的崭新形式。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全面实现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创新来确立劳动者产权、实现公有制形式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民族地区的师专,培养出的人才绝大多数将面向小学,他们的素质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是一个法律身份,是指基于劳动契约,为获取劳动报酬,在雇主指示下提供具有人格从属性劳动的自然人。在“劳动者”的界定标准上,我国应采用人格从属性与经济从属性之复合标准。在劳动法律关系的判断上,应采取“默示契约说”。从在校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劳动法相关规定看,我国在校大学生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应属于劳动法保护对象。但对于具体从事勤工助学、打工、实习等实践活动的在校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者”身份以及他们与雇主之间究竟处于何种法律关系,则须依不同情况作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