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祥耘  胡德才 《社科纵横》2010,25(9):31-33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之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量。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强力侵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构筑我国文化安全的长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在提升文化软实力过程中才能与时俱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软实力彰显的特性与我国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中外文化软实力的形成、积蓄和发展态势,它具有传承性、凝聚性、支撑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优势,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优势,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保障优势.把握特征,发挥优势,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激活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拓展文化生产力发展空间;制定文化创新规划,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致力高端文化产品"走出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盛晟 《社科纵横》2013,(1):224-225
本文从消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疑虑、走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误区、实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举措几方面,阐释了让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生长点的论题,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冯海波 《社科纵横》2011,26(3):121-124
上海世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展示舞台。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器物形态、制度形态和国家精神三个逻辑层次,上海世博充分展示了这三个层次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处于国家精神形态层面的美国文化软实力远远领先于尚处于制度形态和器物形态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构建国家精神。中国在国际上推行的孔子学院,以及正在重庆如火如荼进行的中国红歌会正是构建中国国家精神、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6):138-142
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及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进程与不足,提出将红色文化的四个价值体现融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战略之中,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大众传媒业,对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必须把提升文化的软实力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在分析广西大众传媒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广西大众传媒业发展的基本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显然,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新期待?如何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广州的文化软实力?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经济开放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选取世界上有代表性的25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开放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OLS回归模型,对这些国家经济开放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经济开放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影响效果则依国家所处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高收入水平国家影响比较显著,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则较弱;且在高收入水平国家,经济开放水平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效应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正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陕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陕西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和发展战略的重心。综观当前陕西省文化软实力资源开发现状,虽然在总体上具有较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活水源头,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支点中心,以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为关键环节和以广泛参与国际文化为外部支持,从而形成整合开发陕西文化资源的体制机制,为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队整体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形象作为国家未来发展道路和内在价值目标追求的统一体,是我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倡导人文精神、建立面向世界的媒体平台和推动公共外交等途径来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和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1.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后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思考,可以将软实力的概念理解为某种形态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消解文化冲突,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可以从和谐世界理念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  相似文献   

12.
何妍 《浙江学刊》2012,(3):214-218
在当代国家发展战略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软实力的发展.提高硬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本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不够,还要靠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中国也积极开发自身的软实力资源,尤其是文化方面.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跨界文化交流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为了给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中国独特而悠久历史文化的人们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孔子学院于2004年孕育而生.孔子学院不仅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雷兆阳 《探求》2011,(2):4-6
广州亚运会是一场融合亚洲文明,但明确以岭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盛宴.广州亚运会和首届亚残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广州文化软实力,对于广州文化今后的发展,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要实现昂扬向上的广府文化和亚运精神财富的融汇,引领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推动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名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本文分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所欠缺的内涵和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状态,指出只有进行价值体系的范式变革,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正>黄河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赋予了济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有的城市魅力。黄河文化是“文化济南”建设、提升济南城市软实力的历史文化资产。将黄河文化融入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既是推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需要,也为当代济南城市软实力建设找到了历史依据,为“文化济南”建设提供了战略性资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其国家软实力建设也引起国内外政学两界的高度关注。西方政学两界从多个维度试图分析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不足、发展走向与目标。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但另一方面中国软实力建设又要避免陷入西方软实力理论及其评价标准的陷阱。基于软实力理论、中国现实国情与国际局势变化等综合因素考量,中国软实力建设可能需要在重视硬实力建设的基础上,着眼于公民、社会组织、执政党、政府等软实力建设主体的能力提升以及国家发展模式与大国形象塑造等基点,围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说服力、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一核心路径,全面增强和提升中国的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晓东 《学术交流》2008,(4):186-189
文化软实力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它包括高校的文化力、精神力、制度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为:培育先进的大学精神,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大学软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关注教师的心理报酬.建设和发展文化软实力对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亚洲国家造成重大伤害的战败国,其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对内提振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外提升国家的正面形象,消除因历史问题造成的负面形象。日本在发掘文化软实力资源的理念方面,强调固本开源,注重发掘独特性文化资源;在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的举措上,注重与时俱进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制度保障;在文化资源的权力转化方式上,注意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采取以软性吸引方式,影响和改变其他行为体的观念和言行。从各类统计数据来看,日本通过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对内对外都收到了成效。我们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还应对其借助文化软实力资源建设曲解侵略历史的倾向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9.
《探求》2020,(1)
当代德国既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是文化产业强国。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作为世界文化产业概念的源头,为研究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而德国文化产业的实践、国家品牌的打造,为塑造德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德国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和德国品牌塑造的实践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跨文化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国大众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景云 《学术交流》2008,42(4):179-181
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互动的过程中,文化力作为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这样一些"硬实力"的"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取代资本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建构和强化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路是:提升文化凝聚力是其根本路径;增强文化创新力是其关键因素;扩大文化传播力是其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