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冯猛  刘玉照 《社会》2006,26(4):195-205
2005年10月2226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和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这次工作坊秉承2004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务虚会)所达成的共识,旨在通过两代  相似文献   

2.
刘玉照 《社会》2005,(6):62
2005年10月22~26日,以“倡导专业规范、培养研究队伍、打造学术共同体”为宗旨的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新校区召开。此次“工作坊”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美国杜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3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多名资深专家、4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次“工作坊”秉承2004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转型…  相似文献   

3.
任敏 《社会》2008,28(1):212-212
2007年7月7日、8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在北京大学召开。1 这次工作坊秉承历届工作坊的宗旨,意在促进组织社会学研究实证化、规范化,提高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内部交流与对话,建设学术共同体,从而推进国内组织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十多所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四十多名资深教授、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本届工作坊。  本届工作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各位从事组织社会学教研的教授、专家的小组讨论会,讨论国内外组织社会学研究现状以及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中国问题;另一部分是以国内的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实证研究交流会。本届会议共有9篇论文入选评议。  相似文献   

4.
狄金华 《社会》2010,30(1):236-240
2009年7月11-12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第六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的百余名资深专家、青年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届工作坊.  相似文献   

5.
1995年冬,上海大学的社会率同仁响亮地提出:创建上大社会学学派。对此,我表示由衷地钦佩。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是邓小平提出恢复和重建社会学学科以后,在中国学术界率先建五的学科。基础是比较好的。我过去只知道他们是系、所、刊三者俱全。这在国内的第、所中是独一无二的。最近万才知道一些具体情况。他们平均每年完成二项课题,这是很不客易的。“八五”期间,他们人均出版4部书,人均发表30多篇论文。应当说是很高的了。在出成果的同时,上大社会学学科也出了不少人才。社会学学科现有7名“正高”。这个比例是很大的。“七君子”是手…  相似文献   

6.
东亚佛教文化圈的研究构想上海大学东亚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上海200000)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及国际学术界对于东亚地区倍加关注,寻找着东亚地区现代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动因。对应着马克斯·韦伯有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对时代变化作出积极有效的反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5月在上海大学召开。下面刊发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递交大会的一个发言稿。  相似文献   

8.
张陈健 《社会》2007,27(2):134
2007年1月24日,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上海大学-釜山大学“社会与文化”研讨会在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隆重举行。韩国釜山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研究生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开幕式上,釜山大学社会学系金成国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张文宏教授分别介绍了本系的师资、学术传统和与会的代表。研讨会分两部分进行:主题报告与研究生演讲。在主题报告中,釜山大学李成海教授讲述了处于老龄化进程中的韩国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认为应该把缓解劳动力短缺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2009,(11):13-15
“青春·心语工作坊”项目通过三阶段计划四年时间的实践,为社区青少年建立社会资源支持网络系统,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礼区青少年在实践中提升Self—Confident(自信)、Activity(活力)、Self—Respect(自尊)、Depend on oneself(自立),即而形成了CARD成长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中央早期的所在地,革命史迹遍布全市。在今陕西北路299弄内,保存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国共两党共同经办、共同领导的上海大学旧址。“文有上大,武有黄埔”,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上海大学创办于1922年10月23日。它的前身是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五四运动后东南高师师生们闹学潮,驱逐了校方,推举国民党人于右任为校长,邵力于为副校长,共产党员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恽代英、肖楚女、任弼时、沈雁冰、陈望道等都在上海大学任教。于是,在东南高师的旧址上,一所新型的革命学校——上海大学诞生了。从创办至1924年2月,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学会、高教系统社会学系所(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光明日报理论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联、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社会学会、伊春市委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社会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5日至9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全国各地到会代表190余人,提交大会论文近百篇。讨论会围绕:社会、经济协调发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1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上海大学新校区以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为主题与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举行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上海大学文学院的领导和教授。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来自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们频频向费老提问,问题涉及社会现象、理论问题、个人困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费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出,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中,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已经来临,并揭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作用引起的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其中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也正是研…  相似文献   

13.
江水暖鸭先知。猪年刚到,《社会》杂志理事会在社会各界鼎力襄助下在沪成立。理事长、三洋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画家王德水先生相邀理事、贵宾和高朋,假座虹桥迎宾馆,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社会》杂志主编吴圣警先生主持。理事长王德水先生首先发言指出,作为一个画家,一个有拳拳赤子之心的海外实业家,很希望对《社会》向高层次发展有所作为,对《社会》发行量上升、进军东南亚充满了信心。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杨德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德重代表校院,向《社会})理事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上海社联教科文智力发展公司、《社会报》编辑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上海电视台社教部等单位于前不久联合举办两期文艺社会学系列讲座。讲题内容有:“美学、文艺学和文艺社会学”、“世界社区文化与文艺”、“东西  相似文献   

15.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16.
燕秦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的《社会》,是研究大到人类社会,小到社区家庭的专业刊物。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特有的视角观察社会,切入社会,并以其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影响到现代的中国与世界。尽管其影响力无法严格地加以度量,但她的巩固、发展和壮大,她在海内外的学术影响,就是这种影响力的可靠证明。1988年,我认识了《社会》,屈指算来,已是8个年头了。我与《社会》相识8年,就忠实地阅读了8年,并为她撰稿8年。应当说,我与《社会》深交了8年。在8年的交往中,我深深感到,《社会院一所很好的学校,凡是在《社会厂就读”的人,都会在“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17.
李怀 《社会》2005,25(2):196-206
由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和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联合举办的“转型中国的组织现象研究”学术研讨会于 2004 年 10 月 23 日至 24 日在中山大学召开。有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等著名大学的社会学专家,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和岭南学院的专家 30 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与会学术同仁各抒己见,相互质疑辩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就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5月20—21日在上海大学召开。与会期间 ,来自欧美、东南亚和港台地区的学者与大陆学者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社会分层、社区建设、人民公社制度等主要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简要综述如下 :1.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或曰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并非一个新问题 ,但仍是一个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二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命运。有些学者认为 ,事物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出文献与历史学研究:7-13世纪’工作坊”系列研讨的开展,《徐谓礼文书》敕文中的“嘉定献宝”展现出社会、文化的广阔视野。玉宝的真实性是对“嘉定献宝”价值的充分肯定,其论证依托于蒙宋外交的重大背景;玉宝的徽宗朝身份则是南宋借以重树正统的关键所在,其探讨存在着金人索印与敕文“百年之久”的重要印证;而由庆贺玉宝引发的嘉定十五年大朝会更是弥补了众多史料中南宋礼仪的明显缺失,对当前研究具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成立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校名,它在二十年代初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大学,特别是当时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为党培养出一大批干部和人才,瞿秋白同志是当时的社会学系主任。为庆祝上海大学的成立,本刊发表以下三篇文章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