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所孕育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多年来的考古研究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的主要活动中心,中国早期的文化形态也在此诞生。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深入,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主体性作用愈加凸显,这对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流经中国9省(区),黄河流域有极为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和完善黄河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可以推进黄河流域社会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本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黄河文化资源保护优势,并对保护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正>黄河是一条世界闻名的河流,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万里巨川。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黄河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做好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学用结合,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对接需求,切实把党中央、水利部的各项要求变成抓落实的具体行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下简称“黄河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兴盛则国家兴盛、文化繁荣则国家繁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灵魂所在。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也是中华儿女不断汲取力量的精神源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文化不断汲取新鲜营养,实现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在新时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正>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黄河流域孕育了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构建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红色文化篇章,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爱国音乐家。这些音乐家创作出了许多诸如《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绣金匾》等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红色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值得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21,(1):64-68
在实践中,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会挤占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那么在黄河流域能否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带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呢?本文认为,智慧黄河建设革新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动力。因此,要通过智慧黄河建设构建和完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进而打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黄河样板。  相似文献   

8.
<正>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州)全境属于黄河流域,黄河自西北入境贯穿临夏州北部。深入挖掘研究临夏州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需要我们以黄河文化为引领,统筹临夏州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分析临夏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短板,抓住战略性机遇,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对于延续中华文脉,维系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黄河故事是弘扬黄河精神的重要载体,可分为黄河自身故事、人与黄河关系故事、黄河流域内城市文化故事三类。黄河故事的精神内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中蕴藏着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人与自然的共生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等。现今黄河故事的传播存在认知片面、兴趣度与敏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需要利用文化教育、文旅发展、多媒体媒介等多种手段,加强黄河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号子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音乐形态之一,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随着时代更迭,黄河号子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黄河流域极为重要的音乐文化。随着黄河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黄河号子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甚至面临失传的境地。文章通过论述黄河号子的文化内涵,整合分析黄河号子的保护现状,试图构建出黄河号子保护与传承的有效对策,以期为黄河号子的传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滋养丰盈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从地理位置来看,陕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部,这里文化资源数量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在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鉴于此,文章探讨陕西黄河文化的优势、现状与路径,深挖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陕西“黄河故事”,更好延续黄河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黄河保护法》全面贯彻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站在历史新起点,东营黄河河务局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狠抓关键环节,扎实做好各项黄河备汛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早在几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先民们就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创造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且辉煌灿烂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落实“三农”政策大背景下,黄河流域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既能够实现黄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还能够推动黄河流域实现乡村振兴。但是,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黄河流域各地区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限制了该地区产业的壮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因此,黄河流域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要重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壮大文化产业,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21,(1):69-72
甘肃位于黄河流域上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地位重要,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黄河文化保护弘扬示范区、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试验区。面对黄河流域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挑战,甘肃要把握好新时代、新格局中的新环境、新任务,处理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抓好水源涵养、生态产业、城乡融合、文化传承和法治保障五个着力点,奏响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音乐领域中,黄河流域音乐文化是重要的精神财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逐渐多元化,尤其是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流平台,这也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从目前来看,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传播载体产业化不完善、传播渠道狭窄等方面,需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积极探索解决路径。总结、分析黄河音乐文化,基于当前遇到的问题,探索继承和创新黄河音乐文化的路径,提出创新传播媒介、推动融媒体交互、强化品牌意识等措施,旨在为类似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推动黄河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积极落实。  相似文献   

16.
<正>早春的寒意尚浓,山东黄河又一次忙碌起来。2月6日上午,2023年山东黄河工作会议召开。山东黄河河务局全局干部职工代表通过“云端”屏幕,齐聚山东黄河防洪厅,奔赴这场春天的盛会。“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3年来,通过构建深化‘五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山东治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布局更加完善、路径更加清晰、思路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7.
<正>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因此,对黄河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弘扬是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具有公益性质,是为社会公众进行信息资源保存和传播的主要机构。本文分析弘扬与发展黄河文化的意义,提出图书馆可从加强新媒体宣传、举办公益讲座、改善馆藏环境、完善机制建设4个途径弘扬与发展黄河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与精神动力。本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着力分析当前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提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路径,为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文化符号作为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发挥着文化载体的支撑作用,当前已经被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以中原文化符号为例,其包含着丰富的黄河流域历史文明与黄河文化精神,记录了宝贵的文化脉络和民族文化特点,具有较强的文化表达意义和传承价值。现代动画是一种设计性较强的艺术,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上游因修建大批水利工程而修筑的水库,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国家和黄河上游省区不断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制定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和甘肃省、青海省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文件都将旅游开发纳入区域和整个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部署之中。黄河上游库区有着先天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其开发历经自然期、联动期和振兴期三个阶段,在黄河上游的旅游业发展中增添了库区文化特色,为黄河上游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生机和动力。黄河上游库区旅游开发,要从保护库区生态、保护黄河上游多元民族文化、构建人与库区命运共同体方面着手,从而促进黄河上游库区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