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卫明 《经理人》2024,(1):14-15
<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聚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除了动力电池集群式退役下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需求,还有产品出海,扩大全球贸易的长远考量。随着比亚迪、蔚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军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歌猛进,国内汽车保有量中的新能源汽车占比也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新能源领域,虽然比亚迪电动车在国内外的推广都不理想,但视新能源汽车为自己未来的比亚迪显然不能就此放弃。现在的问题是,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留给比亚迪调整的时间还有多少?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碳”消耗逐渐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逐步成为世界共识。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是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二是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产销数量实现高速增长,但这也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如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因此,政府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从政策层面支持我国汽车产业转型,促使新能源汽车实现自主研发、产业化发展。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索FS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从而提出FS新能源汽车公司落实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南南 《经理人》2023,(9):58-61
<正>战略方向的偏差,使得长城汽车在产品转型和产业转型的节奏契合方面已经落后比亚迪等车企一个身位,求变迫在眉睫。2023年长城汽车转变思路可以总结为:品牌聚焦新能源“做减法”。在《改变我们对变革的看法Changing How We Think About Change》一文中,雷鸟全球管理学院全球战略学教授B.汤姆·亨塞克为企业领导者勾勒出一个框架,探讨了战略可持续性及哪类战略变革适合的课题。这个框架名称叫做“MADStrat框架”(如图表1)。  相似文献   

5.
何雯雯 《经理人》2024,(2):40-43
<正>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依然成为了拉动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并且,比亚迪汽车销量成功超越特斯拉。进入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驶向何方、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电池续航、快充等相关技术的破局是关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继续担当汽车出海增长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比亚迪病了!     
艾宏图 《经理人》2012,(10):94-95
比亚迪为何深陷"加法"泥潭?2008年,巴菲特投资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这个从电池起家,实现IT代工、汽车、新能源"三级跳"的企业,其超常规发展令世界注目。但是,2010年以来,比亚迪进入了多事之秋:业务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经销商退网、汽车安全气囊问题被央视曝光、大规模减薪和裁员、e6电动车着火等,都困扰着比亚迪。2012年1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汽车销售数量同比下降8%,集团收入仅增长0.2%,净利润下降90%。  相似文献   

7.
付志勇  黄留兵 《决策》2010,(11):66-67
在中国,巴菲特钟情于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在美国,巴菲特斥资263亿美元投资铁路这一夕阳产业,巴菲特的宝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相似文献   

8.
吕游 《经理人》2009,(8):64-65
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全球汽车产业陷入低迷,再加上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环保认识的加深,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无处不在,国际汽车巨头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其展示重点,国内自主品牌,如奇瑞、比亚迪、海马、吉利、长城和众泰也同样带来了各自精心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家参展企业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展示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总结的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又与中华文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义情怀和“天下观”一脉相承,是中华文明视野下的世界大同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同论,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实现人类追求大同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思想和行动指南。我们既要研究朝代兴衰史、大国兴衰史,更要研究文明兴衰史。人类文明是平等的,但在推进世界大同的不同历史过程中,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就历史的长周期、大时段来看,从“小康”到“大同”、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霸道”到“王道”、从“天下观”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了5000年与500年之比、200年与100年之比、未来百年与未来30年之比的主题与主线。以千年视角来看,西方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和中国两宋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繁荣成为一个文明消长的标志性事件和西升东降的转折点。我国古代大同理想没有变成现实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王道理想与富强之道缺少有机...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有电力企业面临着大变局和大挑战,正确研判国内、国外市场环境,着力做好“改制、定略、用人”执企三要素,是国有电力企业适应形势、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似文献   

11.
曹世中 《经理人》2014,(7):86-87
当众多汽车制造商还沉浸在燃油车大卖的梦幻里,王传福已潜心谋划剑出偏锋,依托比亚迪独有的产品和技术储备优势,借助"两步棋"积累的资源优势,在未来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中可能成为独领风骚的王者。  相似文献   

12.
巴菲特的最佳搭档一芒格,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称:“我知道人们普遍认为沃伦和我投资比亚迪看起来是疯了,但我不认为是这样。你看到比亚迪的汽车,就会明白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汽车,我认为他们做出的一切非同一般。比亚迪可能是个小公司,但它有很大的野心。”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政策指导与全球能源战略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运用SWOT理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为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给传统行业的可持续演化带来了挑战,从需求端进行市场教育、促进消费者使用绿色产品变成行业可持续演化过程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上市是最鲜明、对产品社会认知影响最为明显的教育活动,其对市场上的已有产品可能具有两种作用。一方面,新产品可能与老产品产生竞争,分走蛋糕;另一方面,新的绿色产品可能通过广告、促销或渠道等市场教育方式促进消费者意识,了解和学习新的绿色产品,对已有的绿色产品产生需求外溢,做大饼干。重点关注可持续演化过程中新产品的市场教育作用,基于中国汽车市场6年来近千款汽车近3万条月销量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对在市不同类型汽车的影响,并探究品牌强度和品牌关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对在市的老产品同时具有“分糕”和“做饼”作用。对在市的传统产品是竞争作用,降低燃油汽车的销量,即“分糕”效果;而对在市的新能源汽车是积极的需求外溢作用,增加其销量,即“做饼”效果。进一步的分析支持品牌的市场教育作用机制,即“分糕”和“做饼”效果受到品牌强度和品牌关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近亲性,强品牌“分糕”和“做饼”的市场教育效果大于弱品牌,“做饼”的受益方更多的是品牌自身的其他新能源产品,“分糕”则主要分走其他品牌的燃油汽车份额。研究结果揭示了新的绿色产品通过市场教育与传统产品“分糕”、对绿色产品“做饼”进而加速行业可持续演化进程的现象,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中企业扮演的角色。对于处于可持续演化中的企业,绿色产品的上市管理决策需要全盘考虑市场其他竞争者的决策,利用好“分糕”和“做饼”的效果,进而提升销量。  相似文献   

15.
江欣屏 《决策》2023,(Z1):83-85
<正>西安“超车”上海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西安比亚迪“超车”上海特斯拉。力压上海!据统计,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5万辆,超过第二名上海的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西安的异军突起出人意料。凭借着277.5%的惊人增速,西安一举完成对上海的反超,成功登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国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发展特点、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总结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龚炯 《经理人》2009,(1):70-71
替代石油的能源汽车开始浮出水面。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一直实施无歧视的支持政策,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为“三横”。但从实际技术发展和中国现实国情来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8.
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持走“高”“新”之路,紧紧围绕济源市打造千亿元装备制造基地的目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提速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矿用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9.
姚成二  贾志伟 《决策》2023,(9):28-31
<正>安徽为何“画风突变”?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何能异军突起?安徽发展新兴产业的手法为何越来越“潮”?当下的安徽,话题感很强。“逆袭”“硬核”“新能源汽车大省”“制造业TOP10”……一系列新标签,不断刷新着安徽的产业新形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安徽、好奇安徽、发问安徽,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安徽为何“画风突变”?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何能异军突起?安徽发展新兴产业的手法为何越来越“潮”?  相似文献   

20.
在东西方文明加速发展与交叉博弈的背景下,政府精细化治理效能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运用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兴ICT技术承载数字政务应用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战略的共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不断满足新时期国家现代化治理新要求,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