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习近平反复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准确把握,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基本属性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立德树人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质,也概括出了其本质特质所具有的培养目的、本质属性、基本规律。立德树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彰显了其本质属性、揭示了其基本规律。立德树人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高度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对人的本质最科学的概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必要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重申新形势下加强灌输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实现灌输方法的多样化、创新灌输环境等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需要文化依托,存有文化载体。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文化的价值内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着文化的价值追求。文化属性、文化依托和文化载体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审视的基本内容框架,文化以传统、习俗、媒介等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塑造着思想政治教育,也涵养了思想政治教育,促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方法,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整体把握和概括,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基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思想转化、推动人的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活动。人的发展、思想转化、政治社会化,这三者的逻辑演化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多层本质辩证统一、整体呈现的过程。在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处理好政治服务与人的发展、意识形态灌输与真理价值彰显、现实与超越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统治对人单面化的束缚,需要艺术自由创造的审美政治来通达人个性和感性的解放。审美政治超越当下政体消极自由原则的单一性而具有个性解放的更高追求,即在人自由保证的前提下追求人的形而上学、美及感性丰富性。审美政治的成立需要哲学理论的支撑。哲学爱智慧的本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美的行为目的,休谟的感性幸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对我艺术故我能的启示,康德的先天原则对人内在尺度的间接证明,席勒的审美解放的思想,黑格尔辩证思想同人的生成完满性的关系,穆勒对个性自由的强调,马克思的感性解放思想,尼采的艺术对生活的统摄,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等构成了审美政治成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人学意蕴,可以得出人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点的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人的存在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为前提,从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个人和社会、社会交往角度出发,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平台和依据。从人的存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出发,以主体的受动性和能动性为起点,实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7.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视角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类属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来源及其社会功能的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教育工具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有属性。现有研究中的“政策导向性”和“实用经验性”抑制了学科属性研究的“规范性”。建构理论与实践相对分离的研究理念、建立以研究对象和方法为核心要素的学科属性研究规范、锁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作为学科属性研究突破口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研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变和塑造人的社会属性的工作。摸清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坚持灌输原则、教育者先受教育、强化实践、注意抓小事情、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及自我改造的自觉性,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逻辑演进的过程。具体来说,它经历了从抽象的自由到思想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人类解放;从感性直观到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从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到人的解放、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紧密相连;从思想活动到人的解放同历史发展、现实的物质基础的联系的过程。但无论哪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思想始终贯穿着解放谁、解放什么和如何解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关系中,知行关系是重要关系之一。知行关系突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知行关系不只是知和行两个要素,而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认知转化和知能转化,而是需要经过从认知转化到知能转化再到知行转化的多项转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仅只是达到个人行为的知行合一,还要实现个人与社会行为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世界所独具的基础图式、诉求张力和意义特质,使生活世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立的唯一实有畛域。其中,鲜活多元的、具体体验的、感性理性共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性存在———引导"人"领悟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并使人学会合理选择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同样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指向"人之生活世界",实现与生活世界的契合。只有择取了生活世界为承载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为教育对象精神品性的真正趋善找到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并系统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实现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新变化,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在于:“现实的个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指引;人的社会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在发展动力;人的社会关系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新时代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着力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使受教育者更好掌握“理论”、更加关照受教育者的利益诉求以及突出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理解人的本质的内容,人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基于人本质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方法张法,杨国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观点认为,系统的总体属性总是大于构成系统的各元素在独立状态下的属性之和。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盘考虑;将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生活化需要从哲学层面进行解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完善的最终目的入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的发展完善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转向是为应对大肆张扬的工具理性而提出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以实现主体间性为支撑点,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结合点,以掌握教育艺术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主体观、价值观、任务观)的更新,弘扬和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能力,从内容、载体、方式诸方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8.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二者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丰富内涵,构成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推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实际意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全面的促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的进步,仍离不开人的认识的提高,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的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现时代仍具有它特定的价值。 我们来看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虽然刚出生时,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但其特有素质是由人在进化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所以,人的发展,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