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各国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研究从未终止,但始终对冷战的爆发时间莫衷一是。文章认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确立交织在一起,对冷战爆发问题研究的症结在于对国际格局的不同定义及对两极格局形成的不同认识上。对格局定义及形成标志的模糊认知将对冷战爆发的判断造成直接影响。国际格局包括国际战略关系格局与力量关系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的爆发是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2.
元音格局的研究方法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运用已较为普遍。元音格局方法特有的内涵及意义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元音音位的归纳、音质的描写、元音的性质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优势,在大规模汉语方言元音系统研究以及方言元音接触研究中都取得了瞩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序格局”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实质是家庭本位主义,“差序格局”的社会必然是“礼治”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差序格局”从“农村版”走向“城市版”,“差序格局”的内涵在丰富,边界在扩大。  相似文献   

4.
"差序格局"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实质是家庭本位主义,"差序格局"的社会必然是"礼治"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差序格局"从"农村版"走向"城市版","差序格局"的内涵在丰富,边界在扩大.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乡土中国的社会机构状况和人际关系特征,是一组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区别主要体现在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的道德基础、儒家伦理与基督教的文化基础、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价值基础三个方面.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的“差序格局”,突出血缘和地缘在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差序格局”是与现代社会的理性原则相悖的,对我国的经济领域、人际关系、政治领域和法制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现代化前行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以伊拉克危机为契机,针对布什政府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法俄两国关系经过冷战后的一段低潮后迅速升温,两国“特殊伙伴关系”重新复归。通过对法俄两国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法俄伙伴关系将更多受制于转型期的国际格局,特别是欧洲战略格局变化的影响,其前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深刻影响。第一,它影响到冷战后大国权力斗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第二,它推动着冷战后大国关系从对抗走向协调;第三,它推动了国际政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深入探讨经济全球化和冷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差序格局     
本文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开始,指出他是在生活和文化这两个层次上论述了差序格局,但他对生活层次差序格局的描述过于简单,致使他的论述缺乏一个牢固的基础。因此,本文依据作者的乡土生活经验对生活层次的差序格局进行了更具体深入的描述,描述了它的结构、具体运作过程、运作原则并分析了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也重新分析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从而扩展更新了费孝通的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及清末以来特殊政治格局的影响,南京政府时期形成了鲜明的财政格局,即不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数额之间都普遍存在明显差距,支出远远大于收入,且大多数收入被用来支付战争费用。在这一格局影响下,各级政府从一开始就把乡村赋税的征收当作了所有急需之时的万灵药。同时,针对特殊的政治格局,南京政府实施了财政中央集权政策,致使各地方政府借口财政紧张而大肆向乡村社会摊派附加,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南京各级政府的乡村赋税征收政策不仅造成了农民阶层的更加贫困化,而且使农民对政府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为社会动荡不安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与西方强势文明的全面输入,儒家文化圈的既有格局开始发生裂变.在近代中西文明的大碰撞中,“中弱西强”的现实不仅动摇了中国作为儒家文化圈核心的地位,也使儒家文化圈中的各主要国家对儒家文化相继展开反思与批判,并分别以主动或被动的方式展开了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历程,儒家文化的影响渐趋式微.但从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考察,儒家文化圈正逐步走出历史发展的低谷,迎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2.
刘琳 《兰州学刊》2003,(6):41-42
国际货币体系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以后 ,又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 ,是与不同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直接相联系的 ,它既是国际斗争的重要场所 ,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它反映了当时的国际主导力量和大国的霸权地位 ,并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同时它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主巩固的序列分析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归纳出第三世界国家在民主巩固过程中的共同特点 ,选择它们在民主巩固过程中必经的四个阶段即精英格局的巩固、制度格局的巩固、体制的政策表现和民主的深化作为分析变量 ,分析了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进而提出这四个阶段的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6,(6):88-93
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全都拥有与生俱来的或者说非后天努力所能获得的特殊身份,体现这种身份的有异物、异相与异能等标志。四大小说的叙事伦理存在着明显的偏斜:同样一件事情,身份特殊者可以做而其他人不可以做,后者做了要受惩罚而前者做了却被认为是命运安排。导致这种偏斜的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由于缺乏"普遍的标准"或曰"笼统性的道德观念",乡土社会用以衡量道德的是一把因关系不同而伸缩自如的尺子。时至今日,对小人物命运的漠视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弱者和失败者的不幸命运总是被置于宏大叙事的背面,很少有人会反思在这方面的"伦理取位"。"天命"意识乃是古往今来许多不公平现象的根源,四大小说无形之中成了这种意识的传播者,对此我们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形势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大出乎各方预料,增加了全球不稳定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想要在普遍联系的国际社会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剖析当前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格局指的是当代大陆文学、当代台湾文学和港澳文学三块。在50年代到70年代“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 ,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 ,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 ,文学呈现了“全球化”语境下变动的特点 ,它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中国当代文学的这三块空间 ,在世纪之交走向一体化 ,出现了构建“全球化”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对于执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巩固执政基础,扩大执政资源的核心问题。政党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必须履行的一项根本功能就是利益整合。在有着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转型期,正确、有效的利益代表和整合,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略,把握新阶段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执政党掌握的公共权力的运用入手,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双轨格局的现实存在,必然使企业具有双重的依赖性,无法真正成为市场过程的行为主体;双轨格局较旧式单轨格局弱化了来自宏观高层的行政控制,但同时也明显地强化了来自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在双轨格局下,市场经济的各种规律开始发挥调节作用,但却存有市场发育不良、结构失衡和关联无序的内在缺陷;双轨格局中的某种“非轨地带”,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并给整顿经济秩序和治理经济环境带来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19.
20.
南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海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影响南海区域安全的重大问题.当前,南海总体安全形势稳定,但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其中区域外大国的介入,成为诱发南海地区安全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论述美国、日本、印度等区域外大国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保持对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所导致的南海安全格局变动以及对区域安全稳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积极倡导并实践新安全观,反对外部势力介入,成为南海地区安全格局中的建设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