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英 《兰州学刊》2009,(3):127-130
知识、科学与科学知识三者在词义上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研究视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学科,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关于知识与科学问题的诸研究在对象设置、内容分析、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性,这是认识过程的表现。文章从概念界定、语义分析、认识论等三个层次上分析了知识、科学与科学知识三者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
古典知识社会学是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古典知识社会学范式形成过程中 ,传统的哲学知识论、历史主义知识观、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早期社会学知识理论成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建构的主要知识线索。哲学认识论发展成为知识论 (学 )是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哲学基础 ,哲学知识学对知识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为古典知识社会学范式形成孕育了模式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知识观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知识论为知识社会学范式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知识思路 ;孔德、迪尔凯姆、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的知识社会学思想为舍勒和曼海姆正式提出知识社会学概念、创建知识社会学理论以及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形成贡献了社会学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从决定论到建构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发展轨迹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知识社会学从孕育到产生再到发展的演变过程的考察表明,人们对知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主张,主要有维柯的一体论、孔德的决定论、马克思的因果论、曼海姆的关联论、迪尔凯姆的符合论、韦伯的亲和论、舍勒的互动论、默顿的范式论以及伯格与拉克曼的建构论等,呈现出以一体论为基础,从决定论到互动论再到建构论的发展趋势.建构论既承继了已有的研究传统,又超越了已有认识,对知识与社会的关系获得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认为知识的社会性涵括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决定关系与互动关系,充分彰显了知识社会学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日常知识与生活世界——知识社会学的现象学传统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象学社会学构成知识社会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它关于日常知识的生成机制和建构社会的功能的基本思想,揭示了日常知识同生活世界之间辩证的交互建构关系,以及个体知识同社会共享知识之间的转化机制。现象学社会学关于生活世界的日常知识是一种"现实感"的阐释,既显现知识同主观世界的关联,也没有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在知识的客观真实性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知识社会学其它学派的主张。它对常识知识的关注及其社会建构论思想,对当代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均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社区研究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学术创新之一,是“社会学中国化”的成功尝试。社区研究的兴起校正了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发展路向,所取得的成果丰富完善了中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展现了中国社会学学以致用、爱国爱群、独立自主、关注底层的学科理想,为社会学的中国风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文论形态及现象的形成,方法显然是重要的.文学主体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之后不久就赫然成了一种令人瞩目的理论现象.从特定角度看,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相较于"内在理路"和社会历史研究法,运用知识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理论现象的形成进行考察,能够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一些新思路.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之下,可以较为明显地见出主体性文论现象与1980年代哲学领域里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一道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8.
江国平 《东岳论丛》2011,32(3):90-95
社会结构与社会建构是社会学领域的两个重要词汇。他们来源于两个截然相反的社会学源头,因此常常被认为是相悖的,但审慎的考察却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宏观视野出身的结构论偏向于实证主义、决定论、社会唯实论及现实主义认识论;而微观视野出身的建构论偏向于诠释主义、自由意志论、社会唯名论及相对主义认识论。另一方面,社会结构与社会建构互为基础,不可分离,且相互影响;社会结构是通过社会建构而形成的,而社会建构是在社会结构的框架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福柯的思想始终以知识—权力为主线,以知识为核心.福柯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套颇具社会学色彩的话语分析模式.与知识社会学中其他语言学转向进路相比,福柯的话语分析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拒斥一切内在性,着眼于知识的外部空间.福柯式话语分析极大地拓展了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范围,并且创新了研究方法;但是,由于话语既有外在性又有内在性,福柯片面强调话语的外在性并把外在性和权力联系起来,忽视了话语中的情境性和行动者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努力与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如何加强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郑杭生认为,时代在呼唤社会学观念的变革,社会在要求社会学理论创新,中国社会学界应当以宽容的理论胸怀、广阔的理论视野、崭新的理论观念、深邃的理论思维,创造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回答中国社会问题的新理论。刘少杰分析了经验描述社会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及局限性,肯定了费孝通所创建的重视经验考察,同时又不忽视理论概括的社区人类学研究,认为应当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提升到理论思维的层面上。谢立中从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分析了五个具有明显理论自觉的研究范式或框架式理论雏形,认为这些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学“重经验、轻理论”的实用型面貌。  相似文献   

11.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11,32(2):88-91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肯定性的建构功能,转换性的转化功能,否定性的解构功能,它们对应着实践的自由,准自由和不自由,反自由,也就在审美的领域相应地产生柔美(优美),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丑。实践的这些功能通过审美形态制约和影响文学艺术的形态和发展。因此,实践的建构功能通过柔美(优美)的审美形态而产生自由的,和谐、阴柔的文学艺术形态;实践的转化功能通过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准自由的、激荡、阳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不自由的,矛盾、倒错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古典型艺术转化为近代型艺术;实践的解构功能通过丑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异化、变形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现代型艺术转化为后现代型艺术。  相似文献   

12.
曼海姆通过对知识社会问题的分析与思想史考察,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知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分层解读,提出了意识形态只是政党与阶级基于利益与权力的需要而形成的谬误意识。这些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但其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知识论层面的含义而忽视意识形态社会存在论方面的意义,并由此表现出的"价值中立论"立场,也是有明显局限的。  相似文献   

13.
张品 《东岳论丛》2023,(9):186-190
城市内部特定社会过程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建构的根基。立足城市内部特定社会过程建构城市社会学理论的经验内蕴着一种共性模式:依据城市居住样态,结合所在社会,形成城市内部特定社会过程的现状认识;综合前两者,建立分析单位;为提升研究的解释力,借鉴相关理论,对具体城市内部特定社会过程体现出的社会组织化模式进行概括,确定理论对象,据此发展出理论。这一模式既承认城市的多样性,又肯定城市的一般特征。参照共性模式,中国城市社会学理论建构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是:立足中国城市工作组织过程,借鉴社会组织理论,对城市工作组织引发的社会整合进行研究,发展出符合中国实际且有解释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15.
何海兵 《天府新论》2008,(2):100-10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理论陷人了方法论的二元纷争之中,迫使当代西方理论家重构一个新的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出现了一股新的综合复兴努力的迹象.布迪厄试图用"场域"、"惯习"、"实践"化解结构与行动的矛盾,既体现结构性、又体现建构性.吉登斯确立了从人类实践活动看待社会的理论向度,把结构与行动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侧面.他们的努力标志着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以孙立平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立足本土经验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倡导一种面向实践的社会学,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知识社会学的视野来考察林语堂的“闲适”文学理念,会发现这种闲适话语在1930年代的各种意识形态中隐伏着沉痛。这种沉痛来自于闲适话语处境的尴尬,来自于“闲适”文化视角对东西方的凝视与糅合,更来自于闲适作为一种自由主义的观念形态的艰难指向。同时,林语堂的文学理念在与诸多观念的博弈中显示出了乌托邦想象、异端思想以及一种“非政治”的政治观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但社会学本土化却是百年历史进程中受到持续热议、"争而未果"的核心议题.文章采用"社会史"的方法,结合社会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本土化进程划分为社会学传入时期的"强势植入与民族自省"、恢复重建后的"主动吸收与本土自觉"和新时代背景下的"通用规则与中国品格"三大阶段.通过这一历时性的考察,认为各个阶段的本土化因受限于特定时空脉络而呈现出差异性,但对当下社会学本土化的论争应回归到学科主体性这一内核上来,提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强调中国情境下的实践自觉和在中西平等的框架下发展学科主体性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到“庸俗社会学”的牵累,文学社会学在中国一向名声不佳。新时期之初,伴随着批判庸俗社会学的热情,大部分文学研究者都迫不及待地抛弃“外部研究”,义无反顾地转向“内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啸霆 《河北学刊》2007,27(3):43-48
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发生过争论。从历史上看,科学与宗教是接续关系,从结构上看是转换关系。前者主要表现在西方数学源于宗教;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分娩出了现代科学;以及中国道教的自然哲学是古典科学等三个方面。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在现代,基督教由中心沦为边缘,而科学则成为新宗教,但科学与宗教仍将长期共处。另外,在对待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上的“中国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从科学的知识、活动、建制和文化等四个基本维度看它与宗教的对应关系,可知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宗教对科学仍有多方面互补的意义,从前提性知识到价值目标,从方法论补充到社会规约等,双方形成了新的对话格局。新时代的科学应更加独立、民主和理性,并积极寻求与宗教及其他文化的多方面合作。  相似文献   

20.
胡翼鹏 《江海学刊》2024,(1):147-158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被写入社会学史正传,是中国社会学建构自主知识的重要实践。由于毛泽东的阶级分析、农村调查,与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社会调查方法,在知识型态和理念上是相通相契的,所以社会学能够把毛泽东的这些成果引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由此,虽然毛泽东并未表现出生产社会学知识的主观自觉,但是他的声望权威及思想学说有助于社会学学科建设,于是社会学从自主知识建构的主体需要出发,主动将毛泽东及其思想学说“拿来”,从而既使社会学自身的社会分层研究和调查方法建设得到提升优化,也使毛泽东的阶级学说和调查思想得以社会学化。这种基于知识通契的自主“拿来”,使得社会学学科与毛泽东之间形成了实质性关联,也使我们将社会学家这一身份名号赋予毛泽东成为可能。澄清这一知识生产的学理逻辑,对于社会学援引学科外部知识,具有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