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创新。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的著名论断,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全新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的科学发展观,其深厚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又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性,全面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真正集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是对唯物史观在新的时代水平上的一次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莉 《兰州学刊》2007,1(6):4-6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体现着人学蕴涵: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詹一虹  肖萍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229-231
当下,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的急速发展与繁荣,是以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社会道德观念的日益淡薄、人的发展的片面化与物化为巨大代价的。这种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必然要被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所取代,科学的发展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是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发展,思考人的全面发展新思路,这对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理论界》2009,(3):37-38
追求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而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则是21世纪人类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进而,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然后从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人类与历史的统一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人本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甄陶 《晋阳学刊》2005,1(2):53-59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因为唯物史观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动态结构(包括建构)及其变化发展(包括发展动力)规律的基本理论观点。这种观点正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以他们的存在、以他们的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为前提的。而这种前提又必然从始至终贯穿在系统之中,贯穿在过程之中。以人为本与唯物史观是否相容、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人。  相似文献   

8.
房玫  韩燕 《江淮论坛》2007,4(3):5-7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内涵、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性看法.在价值视野中,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一个"理想性要求",既体现了目的和手段的高度统一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了价值主体的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的目的,更体现了理想和现实互动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在分析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主要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思想从三个维度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一是进一步彰显了唯物史观的价值维度;二是拓展了唯物史观的发展理念;三是深化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揭示以人为本思想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对于我们从更深层面把握科学发展观,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图在分析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为人类理解和把握文明形态的生成演进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原理具有深层的文明意蕴: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创造和推进文明形态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是区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依据,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文明形态得以发展演进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推进文明形态高质量跃迁,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中生成文明形态的全新内在秩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也必须在进一步发展中自觉引领世界生产力发展,不断推进人类生产关系变革,重塑世界文明交往方式,实现世界文明和合共存、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价值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耿相魁 《兰州学刊》2008,2(3):15-1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建设实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新飞跃。唯物史观则是其哲学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源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则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的连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6.
沈佳 《理论界》2004,(3):25-25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人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举"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公共性是任何发展主体都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维度。目前学界从多层面、多向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度解读,但对其固有公共性理念和公共性价值深蕴却关注不够,因此,将科学发展观置于公共性视域中予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领会其内涵,把握其实质。基于此,文章从公共人的终极塑造,公共权力的合法辩护和积极公共性的追求的三个视角,解读和观照了科学发展观的公共性深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创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发展系统力量的新内容,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形态,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以人为本”最终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科学发展观具体发挥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突出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人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和满足;科学发展观精辟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机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