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激烈。作为接受对象的每个个体,都位于大众传播的中心,使受众的个体乐于接受是信息传播的基本条件。电视传播要想在众多的大众传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必须树立牢固的受众主体观念和传播的服务意识。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论述。受众是传播的重心受众,大众传播的对象,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的主体,电视传播中指电视观众。他们是传播的重心。受众是电视传播的接收者,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无论传播者提供什么信息,信息所包孕的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和艺术的内涵,只有在受众的接…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媒介功能的经典论述中,"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四大功能之一。让观众在忙碌之余得到快乐放松,是电视节目娱乐秀的核心价值。中国内地电视的娱乐节目形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演进过程。20世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被大众传播媒介包围的时代,大众传播活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主体的媒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对于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起着怎样的作用,而这一功能优势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本文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电视将这一内容传递给成千上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大众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媒介和受众才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发行量少且主要依靠纸质媒介传播知识信息,传播信息的实时性和知识的可验证性较差,传播信息的受众数量较小,难以凸显高校学报学术交流的效果和影响力。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具有一般信息学的本质特征,符合香农(Shannon)的一般信息传播模式,由此构建高校学报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型。高校学报的信息传播也是一个大众传播过程,运用大众传播理论和物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体系结构,在感知层实现知识信息的可追溯性和验证性,在网络层实现知识传播的实时性和传播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在应用层实现多媒体手段的知识信息获取和高校学报的综合评估认证。因此,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学报信息传播对于高校学报数字化、网络化是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大众传播中的人际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电视将这一内容传递给成千上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由于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大众传播融合了人际传播,媒介和受众才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被大众传播媒介包围的时代,大众传播活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主体的媒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对于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起着怎样的作用,而这一功能优势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本文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传播无障碍指信息流能够到达每一位公民,每个公民都可以平等地接近、使用媒介,平等地获取信息。传播无障碍尤其要关注视听障碍人群这一特殊受众群体,通过改善大众传播的内容、技术,加强立法及扩大社会参与等途径保障其信息权益。在我国,聋盲者受众的媒介接近权与信息福利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推进传播:毛障碍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国内学者对于视听障碍人群的信息获取与媒介使用的研究也相对匮乏,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结合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有关群体压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网络受众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产生"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时代对编辑的素养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获取、分析和整理媒介信息的能力素养,运用媒介技术传播信息的能力素养等,传播环境变化、受众变化和媒介技术发展影响下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素养,影响着大众传媒时代的传播观念。大众传媒时代,必须加强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素养,加强编辑人员的思维意识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11.
尹淑君 《理论界》2010,(4):156-157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丰富的传播现象。电视谈话节目是在正常状态下,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一种节目形态,其追求的是以人际传播形式完成大众传播活动。倾听构成主持人与嘉宾、观众沟通的前提,表述说明主持人要有话语权,善解人意是指主持人对嘉宾的尊重和节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赵冠闻  郭玲玲 《理论界》2006,(11):136-137
本文通过对媒介发展历史的描述,分析了媒介演变的客观规律以及信息环境的特点,并通过对现阶段受众的信息接收形式的探讨,分析概括出分众传播出现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并讨论了分众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试论小众传播与新媒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出现,当今一个传播形式的新特点就是,由传统的"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转移深入,同时也就产生了与以往媒介文化有所不同的新媒介文化。对于当前的新媒介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机制极其规律的探索,必将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形态在藏区渐次更替和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藏区乡村"信息场"逐渐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偏移。本文在系统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众传播语境下宗教世俗化进程的加快与"信息场"的偏移、媒介话语的兴起与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乡村"公共空间"中"舆论领袖"的更替和大众传播时代藏区乡村秩序的重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在以电子革命、信息膨胀为主要特征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介面临着空前繁荣的景象。它以自己独特的功能,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传播时代的信息,沟通着不同民族之间跨文化的渠道。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媒介的普及,使人们在斗室之中即可借助荧屏与社会进行交流。一部优秀作品,常常能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反之,一部不良的影视、录像或书刊等,则会侵蚀青少年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情况的调查问卷》资料为依据,分别对西海固地区农村受众接触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村受众没有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稳定受众”,在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及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新闻媒介在西海固地区的功能发挥不容乐观,其问题的根源在于该地区的城乡新闻媒介资源分配和占有不均、当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收入水平较低及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对媒介自身发展有限制等,并就今后如何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在宁夏西海固农村地区的传播功能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57-258
<正>媒介文化是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体系的亚综合体,媒介文化正在从边缘文化逐步进入当代社会的官方文化体系,媒介文化发展的趋势研究将成为今后的重要领域。[英]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13年11月出版)一书对媒介、文化和传播的研究议题扩大到涉外文化、政治、大众媒介和传播历史及理论,阐述了媒介文化在不同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18.
简敏 《江汉论坛》2012,(2):115-118
文学与影视在信息传递、意义塑造以及对社会或其他媒介发挥影响方面,确实存在着媒介权力的不平等。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论从信息发布、影视改编作品评价,还是从媒介组织功能上看,文学都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影视相对而言处于被动地位。但到了1990年代,影视的技术革新和国家政策调整带来了影视传播效果质的飞跃,在这样的大众传播时代,影视成为媒介霸主,而文学则成为权力客体。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与社会分层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传播体制中,由于信息不平等导致社会分层结构不合理,阶层之间存在一定隔阂。改变当前阶层不和谐的现状必须进行和谐传播,通过革新传播理念、促进信息平等、提高媒介素养和加强媒体社会责任等途径促进阶层和谐,进而实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传播下的文化融合与文化自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卫星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两种情况,而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总体性趋势.在各种文化互相冲击、交流、对话、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不同质的文化若要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