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市场发展的不健全和社会发展的滞后决定了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引导。与旧型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推动空间、经济、社会结构变化过程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创新上。政府是城镇化政策的制定者,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也是市场良好运行环境的维护者,在城镇化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型城镇化中政府治理转型需要从转变理念、转变模式、转变方式、转变职能四个方面着手,实现由"发展"向"服务"、"一元"向"多元"、"主导"向"引导"、"全能"向"有限"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一、人——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和核心何谓城镇化?其最初来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西班牙工程师赛达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利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国外多称之为城市化。对城镇化的概念,学术界分别从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理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过阐述,但无论哪一种角度,都离不开人的视线——人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在赋予乡村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孕育了乡村治理的转型.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及其引发的乡村治理难题的分析,从影响乡村治理转型的4个维度,即组织建制、乡村精英参与、党的全面领导以及基层治理体制,探析乡村治理的转型路径,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转型战略提...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将直接推进我国城市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的系统转型,并由此带动科学城镇化体系的形成.面对未来近20年的新一轮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城市必须超前谋划转型发展之路,特别是一批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竞争优势的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所带动的城市群,理应树立国际标杆,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生活体系为基础,朝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宜居型的现代化都市目标迈进,探索出一条以城市转型发展来引领国家和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的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模式进行转型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土地整治的整治对象、目标效益和路径模式,探讨中国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结合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的改进建议。本文认为针对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亟需以"田、村"为重点,注重存量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力推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扩展资金渠道、推进公众参与、注重差别化调控,构建国土综合整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城市管理通过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管理来具体实施,以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城市发展。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管理的变革方向由物本向人本转变。以往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结果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被人为割裂。因此,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管理必须实现由重物到重人的根本转变。除满足城市物质空间要素外,更要关注人的行为心理、不同社会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12月召开的福建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领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五位一体、四化同步、三群联动、城乡统筹、山海协作,走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事项,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理论问题是重新认识和定位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这种新目标主要由普遍的同一性目标和协调的差异性目标两类组成。本文主张走一元发展之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走结构协调之路,重构现代新型城乡关系体系;走平等共享之路,推进城乡共同建设;走多样性和谐之路,重构城乡协调性差异系统;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合力推进的城市化道路,最终实现和谐一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东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政治推动、文明构建、技术进步、观念更新等多方面挑战,加之转型本身是一个渐进过程,故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因循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循序渐进地推进实施。可采取如下对策:政府主导的城镇化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全面推进城镇化的绿色转型;重视文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并将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这是新时期破解发展矛盾、促进城乡融合、激发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从哪里来。其中,资金是城镇化面临的最大难题。长期以来,财政投入一直是河北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受到基层政府财力薄弱等因素影响,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一直较大。加之国家对各地城镇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加强,河北省城镇建设融资难度不断加大,破解融资难,成为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投融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周兵 《学术探索》2015,(4):85-91
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果中华民族丧失了传统文化、失落了“乡愁”,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新型城镇化”与“人、社会、自然”的生态和谐。新型城镇化之“新”、生态之“和谐”,应体现在其“人文内核”上,就是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才能实现“诗意的栖居”。文章从理论上,论述了“乡愁”文化的产生和界定,提出“乡愁”文化的概念,并从其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比较和探讨了与传统文化的区别、联系,就此论述了在新型城镇化中留住“乡愁”文化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以土地为支撑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弊端和风险开始显现。在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及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融资机制有助于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避免征地模式造成的种种弊端,同时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其中,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土地债券两种模式对融资平台的构建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遂 《理论界》2020,(3):78-83
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城镇化必然以乡村家庭城镇化形式展开,并产生诸多乡村家庭城镇化问题,而社会工作基于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在对诸多乡村家庭城镇化转型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作出高效的、针对性、实践性专业回应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水平地域差异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发展方式粗放、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等问题。为改变现状,广西应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实现城市群"扩空间"向"提功能"转变,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并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搞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职业农民素质,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根本和关键。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职业农民具有进城与留村两个去向,职业农民教育具有二重性特征,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应该包括对进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留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双重任务。其中,进城职业农民教育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构筑教育体系: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资金的投入、教育平台的建设、教育内容的设置和教育管理的强化;而留村职业农民的培育则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立法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过程本是农村向城市靠拢,城市向农村渗透的双向过程。我国曾经的城镇化之路却过分侧重于前者而忽略了后者。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向农村渗透的方式,其既作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存在,亦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积极因素,其产生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性。遗憾的是,逆城市化并未在我国积极发生,并非因为我国社会基础条件不充分,而是由于特殊的制度障碍所妨害。如何利用这一客观力量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是现有制度改革应该关注的重点。宅基地使用权革新是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54-256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让人耳目一新的此番表述,既是对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向的纠偏,也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新型城镇化要求背景下,以建筑遗存、街巷布局、地景地貌、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为特征的涵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等在内的"乡愁符号"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求人们对其内涵要有清晰的认识,更应在认识理念、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做法、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