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陪审制度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把美国陪审制与我国陪审制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论述完善陪审制度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结合我国的法进程阐述完善的必要性,以务实的态度对陪审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制度有利于加强人民参与司法活动的力度,正确全面反映人民意愿,确保司法公正.但是目前,人民陪审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较多缺陷.因此本文从完善立法、改革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方式、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人民陪审员的监督权、建立其他相关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爽 《管理科学文摘》2013,(19):106-107
我国过去对陪审制度重视不够,导致人民陪审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为此,本文阐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作用,分析陪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具体完善的对策。目的在于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人民陪审员制度,使人民陪审员制度有个宪法的依据,使司法改革与司法民主化能在宪法的轨道内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4.
陪审制度在国外历史悠久。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制度多年发展后已高度成熟。作者从其与一名曾担任过陪审员的普通英国清洁工交谈出发,站在普通民众对陪审制度的感受角度,探讨和剖析了陪审制度对于法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08,(4):76-76
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表面上具备了西方代议制政党的一般特点,但在实质上由于它对新加坡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施加重大影响,绽得人民行动党与立法、司法和行政体系一起构成了有效控制新加坡社会的完整系统,因此又与西方政党的地位作用不尽相同。人民行动党通过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智库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组织,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智库的影响力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智库在社会系统中掌握着相当的话语能力和话语资源,智库话语的有效传播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力。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智库话语传播已经形成了日臻成熟的运作机制,呈现出国际化大型智库的显著特点。本文拟从逻辑起点、平台建设、策略原则、舆论引导、内在目标多维角度对西方国家知名智库话语传播运行机制做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侦查程序兼具行政与司法的双重属性,同时侦查也具有自治性与独立性。我国侦查权的行使几乎没有司法规制,侦查权具有的行政性强烈司法性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实施的检察监督为主的侦查权控制模式由于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因而需要借鉴西方各法治发达国家侦查权良性运作的成功经验,以规制我国侦查权的行使,达到保护被追诉人的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判断权。在司法权运行过程中,认知、推理、判断等专业化思维过程,为司法的专业化提供了基础。但是,过度专业化便异化为"司法精英化",它本质是司法垄断。注重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反对精英化,应是司法的正确走向。  相似文献   

9.
正结合社会中产生的真实案例,分析影响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因素,为提高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实现可能,为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全方面研究奠定基础。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已经在规范和制度层面上日臻完善。但是,在目前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规范和制度的日趋完善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社  相似文献   

10.
王煜彦 《经营管理者》2013,(19):245-245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诉讼中任何被怀疑犯罪或者受到刑事指控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定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推定或假定其无罪,或者说不得认定为有罪之人。无罪推定原则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所推崇,是因为无罪推定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人权的基本体现,是一种进步,合理的思想。在司法诉讼方面,摒弃封建法制的有罪推定,实行无罪推定原则,使司法文明代替司法专政、刑事诉讼走向民主。  相似文献   

11.
论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西方三十多年来刑事司法领域的一种改革尝试,它一改传统刑事司法中以国家为本位,强调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来对犯罪人进行矫正的刑事司法理论,主张对受害人权利的关注,它为刑事司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通过刑事和解,能较好的使国家、加害人、受害人的利益得以均衡。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程序性机制,在尊重受害人,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了其优势。但是, 刑事和解制度是否会影响刑事实体法价值的实现, 也是人们担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除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被归入"第二决策圈",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司法审判活动向媒体公开并且接受媒体的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标志之一,然而新闻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却也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在新闻舆论监督和实现司法独立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制度建构是本文的论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依靠程度,是衡量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如何提升我国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但核心是司法公司。侦查是理事诉讼的重要阶段,最起诉和审判的基础,侦查人员出席作证,对保证公司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傩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法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不尽一致,其罪刑法定思想体现出来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罪刑法定思想的比较,反思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与司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马勇 《决策》2013,(1):86-87
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一个重要的诉求就是司法改革.一百多年之后回望这次改革,应该承认晚清新政为中国司法体系的重建贡献巨大.这场改革大致确立了现代法律体系,彻底改变两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得以存在的法律依据,为现代民族国家重建、新生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援和制度上的保障. 西方列强施压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巨额战争赔款的压力,西方国家其实也对中国是否有能力偿还这笔巨额款项持有某种程度的怀疑和焦虑,在《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和随后的商约修订谈判中,西方各国刻意诱导中国改善、改变自己的法律制度和政治架构,与世界接轨,与国际同步,鼓励中国尽早采纳在各国行之有效的自由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6.
西方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认识论思潮造就了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不同的风格.但是在司法证明方面,两大法系都认可了经验在证明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其实,在法学领域特别是在司法证明中,经验和理性应该是互补的关系,经验存在于证明评价过程的始终,而理性则控制着经验的运用,尽量使裁判者的证明评价过程客观化.  相似文献   

17.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刑法中具有阻却或减轻刑事责任的功能。它起源于德国,该理论目前被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由于该理论充分理解人性脆弱的一面,也充分考虑到了人性意志的自由,因此,该理论能比较科学合理地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本文从期待可能性的概念、产生和发展以及判断标准等入手,结合我国目前的刑事立法和司法现状,来探讨我国刑法理论借鉴该理论的意义以及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18.
自卫权与主权-军事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政府一直倾向于将恐怖主义活动看作一种刑事犯罪。所以,如果一项恐怖案件不涉及其他国家,各国基本上按照国内的刑法处理。如果案件涉及某一外国,则处理起来就相当麻烦。洛克比空难后,相关各国花费无数经费,调动各种外交、经济、政治、法律手段,耗时十几年,以期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当事国由于利比亚拒绝国际司法合作,司法手段便无能为力。在洛克比空难后,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长达十余年的各种制裁,最终迫使利比亚把嫌犯交由国际法庭审判。但这种对付恐怖主义的司法实践谈不上什么效率。人们只能慨叹正义来得太晚。如果再加…  相似文献   

19.
<正>一把手分权的思想基础是分权制衡,这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普遍运用的重要法理。分权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主张将政府权力分解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依法行使。一把手分权并非新规,我国从乡、县、省到国家部委层面都开展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的试点,通常由纪委牵头,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与"末位表态制度"相结合,形成"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决策导刊》2005,(3):i002-i002
城口县司法局是城口县人民政府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一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城口司法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发挥职能,从警为公,服务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开创了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该局的法制建设、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