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是公共关系进入中国整整30年,中国的公共事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已经拉开帷幕。30年对中国公关行业意味着什么?案例大赛对于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意义何在?《国际公关》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  相似文献   

2.
徐小平 《21世纪》2009,(2):16-17
2008年11月27日《羊城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1300名硕士竞聘30个卖猪肉岗位,年收入10万》:“年薪8万-10万,只招研究生,不限专业,不限性别,职业:卖猪肉,招聘名额:30名”这样的招聘条件,会有多少人前去应聘?答案是:1300名!  相似文献   

3.
书讯     
《国际公关》2009,(2):96-96
《第十八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论文集》 作者: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编著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本书收录了来自政府官员,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及公共关系资深从业者、教育者在世界公共关系大会上的精彩发言,内容涉及公共关系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4.
养蚕“总动员” 本学期四年级《科学》教材的第二单元是《养蚕》,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四年教这个内容了。以往我总是布置孩子们养蚕,而自己却是“旁观者”,心想:凭自己肚里这点“墨水”,还怕十岁左右的孩子?今年在上《养蚕》的第一节科学课时,我由谜语导人,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是蚕。于是我问孩子们:“关于养蚕,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研究蚕的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4年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可谓成绩斐然。首先,集体奖励有:年初学报获得了“全国华文出版物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此奖是全国出版物封面设计的权威奖项;9月学报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这是学报连续第四次蝉联该奖项。其次,个人奖励有:主编尹玉吉获得了山东省优秀出版人物政府奖,这在山东省大学学报界尚属惟一;学报副主编李逢超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经过层层筛选,荣获了“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称号;同样,编辑杨爽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经过层层筛选,获得了“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称号;主编尹玉吉因大学学报编龄逾30年及其业绩在国内的影响,获得了全国“玉笔奖”。再次,科研奖励有:尹玉吉的国家级课题相关成果《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发表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多种二次文献全文转载,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术期刊审稿史回眸》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期刊审稿理念及中西比较》获得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二维评估制度研究》获得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新诗形式的营造及贡献———从《死水》和《再别康桥》看闻一多、徐志摩对新诗形式尤其是新“格律诗”的贡献要了解《死水》和《再别康桥》的意义,我们需首先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历史上“新格律诗”的产生及其背景。从多种意义上来看,如有人所说,诗歌都是一种“在自由和限制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从早期白话诗运动兴起时胡适所提倡的“诗体大解放”(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与“旧传统”决裂,“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胡适《谈新诗》),到郭沫若的火山爆发式的自由反叛诗歌,中国现代新诗在其…  相似文献   

7.
《诗言志说》是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初期成果,1944年他“重写”此篇为《诗言志》。《诗言志》除补充新证而增大篇幅外,有两处术语的改动值得关注:“意念”的术语凝定,这是借鉴西方“新批评”文艺学观念的结果;术语“缘情”取代早期的“抒情”,体现了中国学术研究本体化的追求。“诗言志”研究在抗战中相隔七年的“重写”,反映了朱自清文学批评研究的学术历程,也体现了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自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史有三次大的中国潮:17-18世纪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与《图兰朵》、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禅宗诗流”进入欧美,在文学接受与改编创作等多种雏度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欧美文学的一次重要转型,从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进程中的思想与艺术贡献,正是在这种文学交流中,才真正实践了歌德与马克思所提倡的“世界文学”观念。作者从辩证理性层次进行阐释,认为东西方文学的互相融合是世界文学新阶段的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9.
对《论语·乡党》末章的理解,历来分歧很大,共、嗅两个字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共”应与“拱’’相通,“嗅?’应当作“臭”,为张两翅之貌。要正确理解此章需要几个前提:第一,必须了解孔子的思想;第二,必须了解子路的性格;第三,必须了解《论语》一书的特征。《论语》一书有内在的逻辑,是按照孔子一生的出处进退和思想学说精心编辑而成,故《乡党》篇不可能是子路一人集录。  相似文献   

10.
《申报》副刊《自由谈》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革新的一个典范和旗帜。孤岛时期,王任叔主编时期《自由谈》实现了以“不违背民族国家的利益”宣传抗战救国;胡山源主编时期《自由谈》在贯彻抗战精神上有明确的意识,在传播风格上具有温和性;黄嘉音主编时期《自由谈》转向关注“社会与人生”,提供知识与趣味。  相似文献   

11.
创作《经上》的目的是什么?《经上》是干什么用的?目前的“课本说”“百科全书说”“哲学体系说”以及“字典说”都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通过对道藏本《墨子》的《经上》和《经说上》做新的断句和分段,发现《经上》中藏有《原经》。《原经》正好100字,共20句,每5字一句,易于背诵。这种“《原经》说”还认为:最初版本的《经上》就是由对《原经》中所有的 词逐个进行阐释而形成的。它较好地解释了《经上》的形成原因。这一发现为研究《墨经》提供了新的思路,甚至为理解《墨经》提供了新的线索、新的视角。此外,我们还给出了一份《原经》的现代汉语译文。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公关》2012,(1):14-21
2011年12月30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11年度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前驻美大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李道豫主持了会议。会上.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对《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11年度工作报告》作了说明.就协会领导机构及理事成员调整征求了意见并对协会加12年的工作重点及方向作了说明。国家外文局常务副局长、协会副会长郭晓勇,《经济日报》原总编辑、协会副会长冯并.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原秘书长郑砚农,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郭惠民以及协会副秘书长马志斌、章兰、徐润东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什么?诗是羽化的灵魂,诗是心灵的独自,诗是精神的宣示。诗歌是语言与精神的合契,诗歌是诗人眼中之世界与现实之世界碰撞的灵光一现。正如著名学者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说:“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又浸润渗透着作者的性格和情趣,它与实际人生世相的关系妙在不即不离。”同时,诗歌又是一种“形”与“质”的统一。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诗的定义可以说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女儿临睡前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生死疲劳》与朱天文的《巫言》在2008年“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终审时对决。《生死疲劳》从人畜六道轮回的观点,写半个世纪中共政权下的农村变化;《巫言》则由一位深情却孤意的女性娓娓诉说生活与创作经验。决选的结果由《生死疲劳》胜出,《巫言》的成就其实可以等量齐观。若以1949年标志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至2008年适为一甲子的结束,60年来的中文小说精彩纷呈,以朱天文和莫言各自所占的位置为探索的起点,可以探讨他们各自所承袭的写作渊源和所延伸的谱系,并且进一步借着这两位作家的创作,反思当代中文小说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公关》2023,(6):187-189
<正>(本文根据2022年6月1日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主任郭惠民教授接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的访谈整理)张:中国大学生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学生公关大赛或大赛)已经举办了8届,这些年它有哪些变化?郭:“不忘初心”,大学生公关大赛当年的推出要从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另一个品牌活动说起,那就是1993年协会创办的行业最佳案例大赛,它的成功举办对于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的创办,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夜莺(中)     
《阅读与作文》2007,(6):20-23
根据《北京晨报》报道和人民网转载,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报道说:“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8.
王晓秋 《中华魂》2014,(14):38-39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戊戌政变记》)意思是说,中国人做了四千年“天朝大国”之梦,从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后,开始被唤醒了。甲午战争究竟是如何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呢?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1,(7):35-35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想,很有意思。它想的是什么呢?它在想:怎么才能喝到水呢?这里的“想”,不是单纯的“想”,而是在“看”中“想”——  相似文献   

20.
《市民》2006,(9):1-1
不少读者询及本刊定位——为什么《市民》定义为“全球社区人文杂志”? 这确实关乎杂志安身立命之道。《市民》承诺关注三个议题:关于全球化,关于社区。关于人文。在我们看来。这是改变中国的三个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