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教育以其教育上的早期性、长期性。天然连续性、权威性和情感性的优势对人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是提高跨世纪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关键。一、跨世纪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问题跨世纪背景下家庭道德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如何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这是因为在跨世纪的大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将面临三大问题:(一)跨世纪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更加巨大。随着人口政策的实施和人口结构的调整,对世纪的中国将逐步进人老年化社会;青少年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二)现代家庭教…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培养积极品质的重要途径。传统家庭教育中对积极品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到现代则更为广泛。家庭培养青少年积极品质存在三个困境,通过实行积极教养、积极家庭文化和建构积极家庭系统可有效克服。要真正有效促进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需要考虑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较之其它功能更为突出更为重要.家庭与教育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是教育的基础,二是家庭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既是不完全的教育,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人的教育活动的主体.家庭的教育功能对  相似文献   

4.
王正荣 《东岳论丛》2000,21(4):67-69
教育是一个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系统工程,在培养人的现代素质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有 3.2亿多个家庭。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虽有进步,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缺位、教育方法简单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苏、鲁、豫、皖、京、浙、桂、川、陕、辽等省、市进行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实证调查显示:当前民众对家庭在社会建设、家风在家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对家风与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和个人发展的密切联系较为认可;父母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但其知识来源较传统社会发生显著变化;肯定传统家训文化的时代价值,传统美德仍是当代优秀家风的基本内涵。调查中也发现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缺失现象较为严重、成才教育重于成人教育、家风受到世风冲击、优良家风亟待培育和弘扬、家风和家训文献在现代家庭中的传承不够等突出问题。对此,应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家庭教育效果,日常生活中的熏陶是传承好家风的重要路径,营造和优化世风是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条件,要重视发挥家长、教师、亲友在孩子教育和家风培育中的关键作用,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凝成合力是培育优秀家风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颜氏家训》蕴含了丰富的家庭伦理思想。它涉及家庭道德观、家庭教育观、家政观等主题和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义。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传统儒家文化精义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胜 《南方论刊》2007,(5):77-78
本文通过对智力障碍定义与其家庭教育的认识,提出在为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实施工作时应该遵循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符合现代特殊教育及国际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包括生理、心理发展需求原则,家庭环境生态化原则,家庭生活质量导向原则,家庭与学校合作原则,家庭支持原则。  相似文献   

9.
秦明瑞 《学术研究》2002,(11):133-134
广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骆风副教授是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近年他主持国家和省级家庭教育研究课题4项 ,出版过《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艺术》、《新世纪家庭教育指南》等专著。2000—2001学年他在北大社会学系从事家庭社会学方向的访问研究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北大学生成长中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项成果《成才与家教———北京大学学生家庭教育探索》一书 ,我乐意推荐给广大家长、青年、中小学教师和有关研究工作者。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早已形成这么一个共识 :即个…  相似文献   

10.
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风 《学术研究》2005,(6):121-125
本文分析了制订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所组成的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显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策略,隐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长生活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和家庭生活方式。最后,对各项指标的涵义作了界说。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初级群体,对儿童的人格自尊、社会适应性、教育成就、职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的本质在于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离异家庭在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过程中与完整家庭存在一定差异。当前黑龙江省离异家庭的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中,存在观念困惑与方式困难并存、关注过度与关注不足并存、父职缺失与母职密集并存的特点。为此亟需完善家庭教育地方立法及其配套制度,强化家庭教育的公共属性,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提供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以及倡导男女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让更多的父亲享受亲职权利、履行亲职责任,在家庭教育领域发挥积极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都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石,然而家庭成人学习力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三大教育潮流涌动的现实背景下,不能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严重影响到家庭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和谐社会的发展。家庭成人学习力缺失的浮现,从不同的方面折射出对成人学习力关注不够。当下亟切需求的是,面对问题既要有理论上的诉求与诠释,更要找出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不同家庭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是否不同?本文试图运用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1994年上半年所做的“上海市五种家庭的家庭教育调查”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这项调查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初上海家庭结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择普通家庭(作为参照系)、个体户家庭、留守家庭(出国人员家庭)、离异家庭和返沪知青子女家庭为对象,采用立意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8个区共抽取500个样本单位(每种家庭各100个样本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城市贫富差距扩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弱势日益明显.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低收入家庭摆脱困境、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因此,对城市低收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以青岛市X社区低收入家庭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等方法获取资料,分析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发现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荣 《社会科学论坛》2010,(14):166-170,203
社会的转型给彝族传统家庭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以余丁坝村为个案,将家庭的变迁纳入社会变迁的视野来考察。本文认为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彝族农村现代家庭的生产和消费功能、家庭教育功能、家庭赡养功能以及家庭的生育观念均发生了明显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张军 《理论界》2005,(6):100-101
我国教育虽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更新了学校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质量。但是,我国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对滞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体系尚不完善,不能形成有效的相互依托、资源互动。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难以抵挡家庭、社会一天的消极影响。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家庭教育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家庭教育凸现的世纪,是面临种种挑战和机遇而迅速演变发展的世纪。我们站在跨世纪的起跑线上,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学习化和信息化社会,我们家长,家庭教育工作者,都怀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也就是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把孩子送入新世纪?该如何设计和规划未来的家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则是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其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令人担忧的是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少偏差和隐忧 ,如不能引起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广泛关注 ,小则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大则伤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家庭教育偏差面面观我国家庭教育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家庭道德教育滑坡 ,二是智力培养倚轻倚重 ,尤以前者最为突出。家庭道德教育滑坡表现在 :(一 )淡漠崇高 ,培养冷酷。追求崇高道德境界、向往高尚精神生活 ,是一个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发动机 ,也是社会进…  相似文献   

20.
在造成青少年犯罪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中家庭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几乎每一个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都能找到家庭方面的原因。因此,研究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对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一代健康成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生活的细胞。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社会是用一小块砖、一小块砖——家庭组成的巨型大厦。只有砖头结实,房屋才能坚固。如果砖不结实,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危险的。”聂荣臻同志在谈到家庭教育时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