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在诠释异化劳动四种表现形式的过程中运用了价值介入的研究方式。价值介入研究方式旨在将价值预设与经验材料有机结合,克服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分立。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的价值预设,凸显了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特质。这种批判特质不仅被法兰克福学派所继承,而且对认识当今社会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政治哲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蕴涵着事实批判与价值诉求的双重生成本性。马克思政治哲学诉求人类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诉求与对资本的统治的批判同时展开。在从政治与经济的立体结构中展开对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为人类解放找到了一条超越现代性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研究中,对道德的研究处于落后状态,这与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的争论有关。通过分析三种典型的观点可知:马克思道德观具有批判的力量,在于其本身具有现实必然性;马克思道德观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不道德现象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马克思道德观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道德。马克思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道德观进行解读,是从道德层面向马克思主义的回归。马克思道德观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不道德现象的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是马克思的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统一。研究马克思道德观对于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党从现实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虚无主义直接关涉人的生存根基。中国日益严重的价值虚无主义精神状况使马克思的批判显示出极为重要的当代意义。对于马克思哲学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之间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本身就是一位虚无主义者,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致力于批判和克服虚无主义。国内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对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不仅提供了思想资源,而且提出了克服和批判的方法和路径,但学者们对于马克思如何致力于批判和克服,却见仁见智。近十年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展示出丰富的有创见的理论成果、新的研究维度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是以对商品的价值概念的分析作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起点的。其价值概念与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原为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关的纯粹定量的经济范畴的价值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首先,马克思在对李嘉图的“价值唯实论”和贝利的“价值唯名论”的双重批判中,对价值的性质和内涵进行了重新考察,实现了价值概念的“术语革命”。其次,马克思将价值概念理解为一种“历史性”的范畴,通过揭示现代商品社会劳动取得社会形式的特殊方式,从而揭示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第三,马克思将价值概念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对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人受资本统治的异化状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由此构成了《资本论》价值概念深刻的存在论意涵。  相似文献   

6.
事实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不平等批判的内在张力。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真实揭露,指出资产阶级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僵化认识导致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意识形态性质。因为社会历史的运动必然使事实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适用于简单事实的价值原则必然随之逐渐失效而退化为虚假意识,所以只有有事实支撑的价值才是科学的和值得欲求的。马克思进而在准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层次地阐明了共产主义平等原则,重构了平等的价值内涵。马克思还根据事实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将无产阶级确认为实现普遍平等的主体。主体所经验到的事实决定了其价值目标的性质,只有不享有任何特殊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普遍平等的要求。而事实不会自动趋向价值,马克思在对危机的分析中认识到实现平等需要主体性力量的介入,只有对现存社会抱有最为坚决的革命态度的无产阶级才能与危机这个资本自我否定的事实结合起来推翻资本统治,消除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把握马克思不平等批判的内在张力,不仅有助于形成对马克思平等思想的正确认识,还能有效回应部分西方学者的误解与质疑。  相似文献   

7.
波普把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方法进行批判,他用以批判的武器是假说法;他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以事实、价值的分野和科学分类为基础;理论科学关注普遍规律,历史科学关注独特事件的解释。他认为历史决定论错误地使用了物理学的概括法,历史只是价值领域,历史没有规律,历史科学的方法是零点法。然而他的批判形而上学性明显,不能驳倒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8.
对伍德来说,理解"马克思与正义"关系的关键在于两个前提:马克思持有一种狭义的法权意义上的正义观念,这是内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为了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道德的善"与"非道德的善"之间的区分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由此,他的结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虽然不基于法权的正义,但却基于非道德的善的"积极自由"和"自我实现"。问题在于,他所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排斥价值维度的,他所理解的善的二元划分也是不成立的。然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指明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历史性统一,而且暗示了一种把正义作为统摄性价值的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为我们具体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内在关系提供了关键线索。  相似文献   

9.
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层次,二者在相互作用、各有侧重中,共同体现了马克思科学的实践批判理论。辩证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总体的维度是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不可忽视、不可偏颇的三个批判维度。马克思的实践批判理论包括总的价值尺度和具体的现实的批判尺度,前者指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后者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空间的尺度,等等。该理论对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对社会工作学科本质的整体判断,更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以实证论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主张要用价值中立的客观态度去理解外在世界活动。而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全然价值中立。价值相关性的价值介入观承认选题上的"价值相关",但仍把研究过程看作是不含价值成分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强烈价值介入观则强调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非是一个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它在实践中涉入了强烈的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判断,而社会工作者在实务社会工作中的实践,其实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传统哲学认为,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这既不符合逻辑又不符合事实。古希腊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伊壁鸠鲁能动的唯物主义哲学才是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批判旧思想家、创立新理论最有力的武器。理解《博士论文》将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获得革命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不仅实现了科学认识的变革,也实现了价值取向的变革,这集中体现于其批判继承了近代人道主义的优秀价值取向,体现于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追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双重变革使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成为完整严密的社会历史观,也使之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这就是关注人、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追求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价值意蕴的当代体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价值意蕴,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当代建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中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是最光辉之点。它对“劳动”范畴的丰富内涵、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科学知识是否创造价值、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是否违背劳动价值论、私营企业主是否创造价值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科学的回答。它为党的现行的经济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必然会引发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化。从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出发 ,可以看出剩余价值也属于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从马克思的商品二因素原理出发 ,剩余产品的价值即可称为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引入剩余价值范畴。剩余价值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5.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其理论前提和基础就在于要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明确其研究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因而无法给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价值目标,这也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仍能在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理论位置的原因所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方法的当代价值在于:用历史生成性的眼光来研究社会的发展;从世界历史的宏阔视野来看待和研究某一国家的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和途径;只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坚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批判性方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把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单纯是出于学理上的需要,更是为了在当代条件下不放弃马克思哲学的真理价值,以便更自觉地把针对关于世界之原理的批判导向针对世界本身的批判。根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近代读法,从生产力的技术特征到它的经济学规定性的直接转换,被看作是对于历史的真正的唯物主义解释。由这种读法出发,剩余价值学说在当代状况中必然地被看作是过时的理论。因此,重新揭示"剩余价值"作为对现代性的生存论批判的意义,以终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近代解读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命题,而社会分配关系本质是社会生产资料私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正确地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 ,也是在认识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下不断发展的 ,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其阶级性 ,而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只有在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下 ,才能与未来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从事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 ,应批判地吸收各种学说 ,创建属于劳动者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对于自然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到人类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方式.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价值问题的争论,不仅与各个理论特有的研究范式密切相关,而且这些研究范式又与其特有的关于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目前正在形成的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和研究范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价值理论与市场经济的实践共同发展,西方价值理论的演化轨迹,反映了市场经济从产生到成熟的历史进程,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做出了伟大贡献,两者在对市场经济的理论反映上具有统一性。本文认为现代市场价值概念是联系西方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价值理论精髓,发展现代市场价值论,才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