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竞争能力差,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大部分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生产的产品无市场,银行贷款被占死,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金融业,使银行业不良资产增多,亏损面、亏损额度都在增大,陷入经营困境。银行的亏损、企业的不景气使银行不敢轻易对其贷款,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变得更加困难,企业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又加…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提出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组建资产管理公司。这是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高、竞争能力下降、金融风险严重的现实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这是治标之举呢?还是治本之策?本文认为,按照不同的原则和思路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其效果也就不同。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不良资产形成的主因是体制问题,化解不良资产需要从制度入手,只有把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体制问题: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主因商业银秆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在银行系统,而且突出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其具体表现形式是资产运营质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二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收息率低,欠收利息严重,从而使问题进一步恶化。这两个方面问题集中到一起,从经济实质上看,是银行资产的面值超过了实际价值,进一步说,是银行的债权人在银行系统的金融资产超过了与之对应的物质资产,其差额即是银行资产泡沫,其数额相当于银行的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实质上是严重的资不抵债。因此,有必要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化解…  相似文献   

4.
刘丙新 《理论界》2007,1(2):75-7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银行业的危机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产生了直接损害自身稳健与安全的巨额不良资产,导致了整个银行业的危机,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为了化解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解决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是一种最主要的手段。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路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热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迅速化解金融体系中的巨额不良资产,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8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而导致的众多国家银行体系的危机,严重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在过去的亚洲金融危机风潮中,中国经济并未受到过大的冲击,对我们来讲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大量不良资产的现实,表明我国的银行体系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隐藏着诸多的金融风险的引致因素。为此,处置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就成为当今金融领域的主要课题。对于如何化解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目前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推行债转股,似乎债转股是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经济转轨时期存在的各种现实的原因 ,我国的银行业主要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大量的不良资产已经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恶化、资金循环受阻、资本金逐年下降。这大大地增加了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目前金融界的热门话题之一。首次剥离的银行不良资产由于质量较差;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格局较为分散;证券化的法律环境不具备,特殊目的实体(SPV)建立的法律障碍较大,发行证券的条件较严格等原因,其证券化难度较大。第二次剥离的不良资产质量部分适合证券化要求,同质性较高;《信托法》等法律的出台为其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法律环境支持。尽管如此,当前的法律环境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应从整体上对不良资产的制度设计和外在法律环境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是一个社会正常发展的基本保障.银行不良资产是影响银行正常经营,以至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关注、监控并处理不良资产已成为目前各国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首要课题,在我国研究、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本文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层面入手,对银企行为、经济周期、银企关系、不当监管等对不良资产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机理做出较为系统、客观和本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振兴中银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障碍是不良资产的包袱,这一问题在东北地区尤为突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实现银行业的良性发展,是振兴东北金融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条件。东北经济振兴为今后繁荣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东北金融的振兴也必将为东北经济的腾飞注入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商业银行均面临着不良资产比重较大的问题,分析其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经营决策不力,造成企业亏损,挤占银行信贷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日趋活跃,但企业的竞争机制不完善,适应能力较差,产销不旺,经济效益下滑,造成企业亏损,从而挤占银行贷款,形成逾期、呆滞甚至呆账。二是盲目上项目,挪用信贷资金严重。企业在项目评估不准、准备不充分、资金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挪用银行短期贷款进行长期投资,从而造成贷款逾期不能归还。三是企业自由流动资金不足,生…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业的规模结构方面,传统观点认为中小型银行在为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上具有内在优势,但是新的研究观点表明大型银行通过产品、贷款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同样可以很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在银行的内部结构方面,银行降低内部层级和下沉贷款审批权更有利于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我国目前中小型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占其企业贷款的比例更高,但在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总量上大型商业银行有绝对优势,小微企业贷款零售化逐渐成为我国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的新趋势。构建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债权转股权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债权转股权是一种延缓风险爆发时间的暂时性应急措施。即将某种不可回避的风险由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集中表现在由其收购的、从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能否盘活。债权转股权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能否转换,经济效益能不能搞上去。因为企业对股权的回购是债权转股权的最好结果,即最终消化了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不良资产前清后增,表明银行贷款的投放缺乏科学性;如何确保贷款决策的科学性,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目前贷款决策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初,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银行业稳定曾是一些国家经验之谈,但尚缺乏理论模型的经济解释。基于此,本文创新性构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业稳定模型,求解不良资产证券化最优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业稳定关系。研究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若仅仅局限于银行业内部,则会导致银行业稳定性下降;若交易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个人,则会提高银行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良资产逐年增加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额度增大,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往来业务的正常营运。现通过深入调查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探求成因,提出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的对策。一、不良资产的成因通过调查,发现导致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政策性原因。受国家各项政策影响,某国有商业银行发放了一定数量的“清欠”货款,“安定团结”贷款和“公益性”贷款,这类贷款至今有的已形成不良资产。另外,行政干预也给该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近7,000万元不良贷款。例如,市政…  相似文献   

16.
杨卫恒 《阴山学刊》2009,22(2):105-109,117
日本经济强大,银行业发展却存在巨额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治理结构落后,经营管理模式制约,业务品种少,信贷风险集中等问题。通过分析制约其发展的银行制度、金融危机诱因、组织文化以及文化理念和教育制度等因素。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加强风险与资本管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新型银企关系,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是近年来各级政府、企业和银行业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此问题,宝鸡银监分局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我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制。银行面向市场,是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改革遇到了巨大阻力:银行拥用大量不良贷款。据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1990年以来处于呆帐状态的贷款已占各项贷款的近10%,从整体上看,我国银行的信贷资产中,至少有20%是难以周转或在短期内能够收回的,远远超过了银行的自有资本。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效益极差,其中不少已破产倒闭,而它们占用了大量贷款却无法按期如数偿还,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收益,由此也造成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因此,如何化解银行日益增多的不良债权,业已成为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对我国整个金融体制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当前金融界正在讨论的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方法——银行债权重组为背景,提出利用资本市场来重组银行债权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贷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货币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社会生产某一环节发生问题,都与货币直接相关。因此,银行经营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经营中面临着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等等,但最主要的是信用风险。银行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它是银行因不能及时满足顾客提存需求,或者债务人不能偿还本息,可能引起的收益损失。具体包括自身信用风险、贷款信用风险和投资信用风险。但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突出地体现在贷款信用风险上,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危害性之大已严重地阻…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和AMC 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业核心的商业银行,由于信贷资金的使用和偿还在时间上的分离及运营中的各种风险,银行业出现一定比例的不良资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转轨经济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