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美敏 《南亚研究》2009,(2):140-150
安妮塔·德赛是现代印度著名英语小说家。妇女心理问题是德赛小说的重要主题。她的小说主要描写了女性角色的心理,从敏感、神经质到内心的独立,反映了印度现代社会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群体的心理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德赛女性小说的艺术特色,重点阐述小说的叙事结构模式、意识流叙事手法和女性化写作。  相似文献   

2.
蔡建萍 《社科纵横》2006,21(3):107-108
方方小说题材广泛,在思考及描画城市平民、知识分子两大类题材的同时,并没有搁置对人类其他生存主题的思考,如女性主题。方方通过几个中篇对女性———知识女性、农村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命运进行了书写,继续着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她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贺苗 《学术交流》2006,(5):163-166
陈染是20世纪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领军作家,她将个体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以其前所未有的孤寂、凄美、绝望,传达出女性个体所独有的身体、心理体验。她思索着人的孤独,憧憬着死亡的美丽,并将其指向人的生存价值。可以说,孤独和死亡意识是贯穿陈染小说的两条主线,也是其小说所要展现的更为深远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8):131-134
张秀亚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女性书写,最初以英雄女儿的形象汇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中;去台初期,经历感情创伤后,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痴心女子负心汉成为张秀亚小说创作模式;痛定思痛后,她重新将目光投向芸芸众生,借助爱情主题,挖掘人类内心的幽黯世界,其女性书写具备了鲜明的性别反思的自觉性。张秀亚的文学实践,既是对上世纪50、60年代政治思潮的反拨,又向读者阐释了一个现代女性觉醒与独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是一部女性主题的小说.小说表现了女性(尤其第三世界女性)在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三种生存状态.女性要走出这三种悲惨境地,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与异性的关系问题、与同性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女性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生存状况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奈保尔对当今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李 《社科纵横》2013,(1):95-98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小说《占卜者》中通过讲述女主人公作为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深入地探讨了女性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小说的女主人公赋予了女性自主的话语权。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女主人公莫拉格在历经了觉醒与反抗之后寻求自我、发现自我、追求女性自我属性的成长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占卜者》是一部反映女性意识,关注女性生存的女性艺术家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旅荷华人女作家林湄小说创作中的妇女问题。文章指出,林湄关注的是当代妇女实际处境和生命体验,她的小说揭示了时代在妇女问题上的本质特征,严厉抨击摧残女性、不把妇女当人的腐朽观念;同时,她更看到传统男权观念依然深深内化在许多女性的心灵深处,成为女性的心理障碍,使之陷入生命的误区。这里,作家表现出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林湄的作品表现了当代女性追求人生意义的刻骨铭心的感受,创造了有着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温静  卢苓霞 《学术交流》2005,(5):165-169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女性书写是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张爱玲的小说以婚恋题材为切入点,对“女性神话”进行颠覆,对生命本真进行思索,展示了人类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达到了对现代人种终极意义上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王影  张晓琴 《社科纵横》2010,25(10):94-96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她的小说主要反应的是底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繁琐杂事,带有一种镜像式的描写,也可以说是生活"原生态"的表现。本文通过分析池莉小说《生活秀》中女主人公来双扬的女性形象,进而反映当代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寻求,进一步有力地凸显了女性的生存意义。像来双扬这样的当代女性,既传统又现代,她们的性格中具有冷静刚毅、务实耐劳、自立自强、注重实际的精神品质。她们能够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面对社会人生的种种艰辛磨难坦然视之,奋勇前进,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王立春 《学术交流》2008,11(4):150-152
凌叔华崛起并成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当时的冰心、庐隐等齐名.她以准确描写社会转型期中国女性的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而赢得美誉.30年代她又作<女人>和<小哥儿俩>两本小说集,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描写的新女性更是引起了无数研究者的探讨.从这些新女性的命运角度探寻,我们把她们分成两类:争取独立的新女性和复归故道的新女性.在这些新女性身上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又体现了女性争取独立话语权过程的艰难性.与同时代的女作家相比,凌叔华关于女性的创作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她的创作体现了五四以来对"女性解放"问题思考的延续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代文学史并没有给其公正的评价.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其小说,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红梅 《学术交流》2005,(8):172-176
伍尔夫是一位现代小说艺术的自觉实验者,女性化书写是其艺术实验的一个自觉追求。她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对传统小说的艺术规范进行了大胆的突破,通过内隐叙述者、女性的意识化展示和话语的诗化等策略,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女权主义作家对性别书写问题的独立思考。而与此同时,其独具特色的现代叙述艺术也使她的创作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女性书写的一个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12.
冯庆堂 《社科纵横》2009,24(4):108-110,116
虎妞没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是中国女性的另类。她没有美丽的容貌,也没有温柔、贤惠的性格。但她却有男性的阳剐美。她身材高大而粗壮有力、聪明智慧、泼辣大胆、遇事果断。她有女性少有的侠义之美。她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和非凡的领导能力。她对爱情积极主动,体现了两性平等意识。虎妞形象折射出老舍小说创作中女性观的两难。  相似文献   

13.
贾浅浅 《唐都学刊》2005,21(2):131-135
萧红作品的主导思想就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与重新审视,她作品中所反映的现代性与超前性,通过其个性化、女性化的生命体验与广大人民的切身痛苦结合起来的这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使其作品独具魅力,这使她的小说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对现代小说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女作家,也是一位有着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以独特的方式书写女性,呈现出在历史和现实情境中,在男权意志操纵下女性的真实生命本相和生存图景。这些小说里的女性所遭遇的悲剧,不仅来源于畸形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乱,更来源于男权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对她们的戕害。同时,铁凝对两性关系的悲剧性书写,显现出当下女性生活的真实情境,而这种对爱情神话的颠覆无疑构成了对宏大叙事、男性权威话语的冲击和消解。  相似文献   

15.
杨东 《学习与探索》2012,(8):129-132
菲利普·罗斯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现实的极大关注,作品都是以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为背景,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潜在的生存危机。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对传统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创新,把时空穿梭和叙事浓缩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这一时期也是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作的重要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6.
谢延秀 《学术交流》2007,(1):174-177
青年女作家池莉之所以引起当代文学评论家的注目,就在于她的小说创作诱发了“新写实主义”的文学潮流。在分析池莉小说的审美特征后,可以发现,池莉的”新写实”小说既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又有别于现实主义创作流派,在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叙述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格。池莉用平民意识关注现实生活,描写世俗百姓在物欲压抑下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苦闷,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莱辛的长篇小说<金色笔记>展示了20世纪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历史画卷,并重点论述了"自由女性"与小说的其他四本笔记的主题关系,"自由女性"是从客观的外部世界叙述了女作家安娜痛苦、迷茫的精神和情感生活,而黑、红、黄、蓝则从人物的主观世界描述了这种精神挣扎的现场过程,以多维立体的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于洋 《学术交流》2007,(6):173-175
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女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美国女性作家队伍的壮大,相应的女性文学作品也不断地受到青睐。女性作家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揭示已不局限于男女两性的关系,而是沿着女性生活的枝蔓,延伸到家庭教育、青少年身心变化、阶层地位、移民问题等各个领域,旨在唤醒女性的麻木意识,鼓励她们不要迷失自我,敢于抉择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表达了理想情爱与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不可调和的主题,中国女性作家王安忆的《荒山之恋》等作品,也反映了这个主题。虽然国籍与性别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性爱”与“死亡”的关注,揭示了人类反抗社会压力、寻求自我救赎的美丽而又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汉娜·阿伦特是一位当代著名的政治哲学家。虽然她不是女权主义者,但作为犹太人和女性,双重的贱民身份使她的思考一直关注着女性的生活、体验和自我理解。本文阐述了阿伦特有关女权主义的观点和态度。她对她那个时代的妇女运动持矛盾态度,因为在她看来,妇女运动提出的目标主要与需求和经济解放有关,而真正的解放是妇女作为女人的解放。她的思想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为女权主义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