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储银行大庆分行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大庆市银行业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该行秉承"根植城乡,服务大众"的经营理念,以其"网点分布广、储蓄市场占有率高、资产业务增长潜力大"的优势,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特别是在支持"三农"业务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作为网点最多、覆盖面最广、历史最久的农村金融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中,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服务"三农",增加支农资金投放,改进支农服务,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作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主渠道的邮政储蓄,有责任充分发挥农村邮政储汇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支农资金投放,积极服务"三农"。邮政储蓄以支持"三农"为指导思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使农民得到更为优质和便利的金融服务,以实现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积极探索邮政金融服务"三农"的新路子,争取更多的资金返还大庆、返还农村。  相似文献   

4.
在农行商业化进程中,如何协调好服务"三农"与商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农行成功改革的关键."三农"的金融需求有其特殊性,只有首先找准农行定位才能化解矛盾.从农行和国家两个角度出发,提供一些农行在服务"三农"定位下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珍爱 《云梦学刊》2013,34(1):71-74
在加快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进程中,农村金融肩负着为"三农"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重大使命,特别是农村小额信贷对激励和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发挥着互为补充和互相替代的服务功能。因此,建议政府在对农村正规金融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的同时,应尽快制定民间融资管理的具体办法,使非正规金融规范化、阳光化,以便构建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服务"三农"的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既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在我国面临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战略任务的背景下,邮储银行作为全国联网网点最多的一家银行,更应承担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南方论刊》2012,(5):142-143
江苏银行深圳分行自成立以来,秉承着江苏银行百年来"服务为先"的经营理念,紧贴市场、持续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小微企业特色的金融产品,使小微企业的户数、贷款余额等主要指标每年以倍数速度增长,努力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始终面临着如何化解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使命.从实现持续发展和回应外部挑战的角度看,化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问题的本质是农业供给能力的持续提升,农民问题的本质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农村问题的本质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持续推进.就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因而言,"三农"问题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思路来回应"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特征,特别是应着力通过体制完善来努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常规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庆市农业银行基层网点撤并在给自身发展带来较好效益的同时,也对服务"三农"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反哺"三农"的金融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哺"三农"的过程中,资金是关键性要素.但目前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建立的农村金融体系起到的是将资金从农村抽出的反作用.因此,要实现对"三农"的反哺,仅仅依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构建是不够的,必须在一体化的层面上建立反哺"三农"的金融支持系统.反哺"三农"的金融制度不应该简单地通过补贴进行,也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进行资金的注入,应该在主体建设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市场化的政府干预形成一种有利于资本要素流入"三农"的金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化解中的制度缺陷与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山 《东岳论丛》2007,28(3):170-172
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不仅有赖于政府宏观财政投入,而且也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现实层面中金融支农存在着四大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为此应从三个层面进行路径创新:一是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金融支农体系;二是优化政府宏观导向功能,消除金融市场运作失灵;三是强化三农自身发展,提高吸纳资金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继康  钟钰 《齐鲁学刊》2007,(2):138-141
“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不仅有赖于政府宏观财政投入,而且也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现实层面中金融支农存在着四大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步履维艰、商业性金融市场失灵、合作性金融发展迟滞、非正规金融发育失范。为此应从三个层面进行路径创新一是整合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金融支农体系;二是优化政府宏观导向功能,消除金融市场运作失灵;三是强化三农自身发展,提高吸纳资金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三农”贷款难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农村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以提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深层根源及改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是农村金融与西部农村经济大系统中的其它子系统特别是农村实体经济系统、农村公共财政系统关系失调的一种反映。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需要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从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两方面加以促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金融机构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5.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三农"问题,把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放在新型城镇化的视角下去审视和谋划,围绕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解决"新三农"(现代农村、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问题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科学协调加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定位及业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对资本的吸引具有明显的低水平特征,致使近几年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不足.在"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新的市场定位下,农业银行怎样才能做到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的有效结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地创新措施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借助电子政务平台来服务于"三农",是政府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工作热点.本文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服务"三农"的方式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借助电子政务构建服务"三农"的有效渠道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县域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县域金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可以说,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三农发展迫切需要有效的合作金融服务,但是按合作制建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质上早已背离了合作金融的特性,正朝向商业性的现代化社区银行演进。认真分析和反思我国合作金融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合作金融成功经验,我国的合作金融应该创新思路,走存量改革、增量发展的新路,并遵循国际惯例坚持立法先行、依法改革的战略,尽快制定《合作金融法》,在新的制度规范引导下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金融这一关键要素的支持与保障.文章依据统计资料,揭示出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运行中存在着农村资金系统性流失巨大、商业性金融逐步淡出、合作性金融规模小实力弱、政策性金融业务面狭窄、民间金融活跃但缺乏规范和保护、财政支农力度不强、"三农"风险保障机制缺失、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几乎空白等八大问题.提出了以"三农"金融需求为依据、财政资金为扶持、政策性金融为引导、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商业性金融为后盾、大金融为视角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