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侠义奇女传》是中国侠文学发展到晚清时期的新展现,是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与人文主义思潮的涌动而呈现出的侠文化新走向。不仅发展了唐以来红拂女慧眼识英雄,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鲜明个性与智侠风采,而且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儿女柔情与英雄侠义同在的情侠观,为20世纪以来的情侠小说开辟了道路,树立了典范的情侠品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中,侠义小说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侠剑传》和《续侠剑传》两部文言短篇侠义小说集,则是研究古代侠义小说的渊薮,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侠文学主题片论──侠义复仇对象及练技雪恨王立侠,在中国古代是一类具有传奇性的特殊的历史与文学人物。他们那不凡身手、传奇想力、行为准则与人生信条,给复仇主题增加了不少正义之气和迷人风采。侠义与复仇两大主题有许多相通互补处,以致于若没有复仇,侠之...  相似文献   

4.
在《水浒传》出现之前.中国侠义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侠的出现和侠义观念的流行;侠义文学的出现;侠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侠义小说《水浒传》。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水浒传》都为中国侠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创作模式诸方面.对后世侠义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水浒传》出现之前,中国侠义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侠的出现和侠义观念的流行;侠义文学的出现;侠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侠义小说《水浒传》。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水浒传》都为中国侠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创作模式诸方面,对后世侠义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侠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侠之骨、侠之气和侠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侠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侠"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晚清知名小说家徐念慈的《星期日》出于多方原因一直未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阈。其实,该作就文学价值而言,是中国目前所见之第一篇原创性日记体小说,在文体学上具有开创意义;它还是第一篇原创性科普小说,不仅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在中国近代科普文学的发展史上亦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斯年先生的《侠的踪迹》的出版,是通俗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这既是就其贡献言,也是就其境界言。首先,《侠的踪迹》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侠观念的变迁历程和武侠小说从萌芽以至现代的演变历史。在此之前,刘吉恩的《中国之侠》全面考察中国文学中的侠,从诗歌、小说以至戏剧,涉猎广泛,并且兼及中西比较,可惜于历史演进线索并不关注,而且民国时期只有极其简略的举例。韩国崔奉源先生有《中国古典短篇侠义小说研究》.如题所示,他研究的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个专题。台湾叶洪生多年关注武侠小说,其近作《武侠小说谈艺录》中专设…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侠文化结缘已经成为历史事实,许多古代和现代以侠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侠文化内容。但长期以来,侠文化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侠义题材作品或通俗文学中的武侠小说,而相对忽略了非侠义题材的纯文学作品和新文学作家。以侠文化为视角来透视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唐诗的任侠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侠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早在战国时期,它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势力。韩非在《五蠹》篇里首次提出“侠”的名称,所谓“侠以武犯禁”、“国平养儒侠”等,有时或称之为“带剑者”、“游侠私剑之属”。韩非之后,在《史记》和《汉书》里,又出现了诸如游侠、豪侠、节侠、气侠、轻侠、伉侠等名目。侠和中国古代文学有着特殊的关系,从秦汉的史传散文到清代的侠义小说,它不时扮演着各种角色。到唐代为止,在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所产生的诗文作品中,对侠及其节概风义曾有过两次最引人瞩目的礼赞:一次是西汉司马迁写的《游侠列传》,他以传记文学的形式,第一次把“儒墨皆排摈不载”的“布衣之侠”列入史册,并对“侠客之义”加以热情的赞颂;另一次则是唐人在诗歌中对任侠精神的讴歌。达两次对侠的礼赞,恰好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汉唐两代,并非偶然。而唐代对游侠的赞颂,从规模到程度又更胜过汉代。探讨这种文学现象,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唐诗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以及考察唐诗的渊源和流变,都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晚清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呈现出中国文学与西方科幻小说因素的交织,对追溯与理解中西科幻文学早期相遇具有意义。文章分析荒江钓叟对儒勒·凡尔纳的接受、改造和吸纳,聚焦荒江钓叟作品中出现的科学元素和新的时空观,辨析生长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对中国传统文本特征与手法的继承,从叙事模式、幻想性、人物形象和主题方面探讨基于中国民族文化土壤开放出来的晚清科学小说花朵中,绽放出的与西方科幻文学迥异的异质性和民族性。从中国科学小说起点出发,丰富中国特色科幻小说的历史逻辑,探索中国传统文学通向现代的更新轨迹。  相似文献   

12.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面对外邦的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奋起反抗,在戏曲上,许多作家开始在剧作中表现他们的"强国梦"。《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中所收录的31篇剧作中就有7篇与晚清时期"强国梦"相关的剧作,在这七篇作品中,有对女权的提倡之"女权之梦",也有对整个国民之梦想阐述的"国民之梦",它们的创作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好逑传》一书具有重要价值。但学界梳理小说史时对《好逑传》的类别归属问题却颇具争议。判别《好逑传》的类别归属,应以作品中主要题材的归类和作品的结构布局方式为判断依据。《好逑传》中的公案性与侠义性题材均有明显体现,并与才子佳人小说、英雄儿女小说有较大不同。将《好逑传》归为侠义公案小说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谴责小说:涵盖晚清小说之大宗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晚清小说是个重要的阶段。所谓晚清是指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一年伟大的辛亥革命前的六十多年。这一时期的小说丰富多采,繁盛可观。阿英在其《晚清小说史》中说:“晚清的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最繁荣的时代。当时的小说,就著者所知,至少在一千五百种以上。”这是就晚清小说的数量而言。就其内容来看,有封建主义小说,如狭邪小说、公案侠义小说等;有改良主义小说,主要是谴责小说;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小说,如陈天华等人的小说。晚清小说的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现状、民众生活、民族斗争、维新立宪、华工生活、妇女解放、官场生活、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等等。小说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中国人形象以道光、咸丰、同治三位晚清中国皇帝最具代表性。道光皇帝面对濒临崩溃,处于夕阳余辉时代的晚清帝国,勉强支撑危难局面;咸丰时代的晚清帝国已是大厦将倾,他只能苦心维持,艰难度日;同治皇帝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很有限,更多地作为国家象征符号出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大而傲慢、无知而自作聪明、创新中又守旧,想有所为而无所作为;忙碌地出现于婚礼、祭祀、觐见等各种仪式中,成为某种符号象征而非具有自由意志的个人。《伦敦新闻画报》在对中国皇帝的报道中综合运用了图文互补、对比参照、立体动态等新闻报道和文学叙事手法,从而拓展了作品的意义空间,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展示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6.
晚清出版的外国女杰传中,明治日本的影响相当大。其中由著名作家德富芦花编辑、1898年印行的《世界古今名妇鉴》比较特殊,属于隐身文本,不为中国译者提及,却有多篇传记经过反复译介,广泛流传,因此值得重视。本文从介绍《世界古今名妇鉴》的原文本入手,分三节作了探讨:将最早由梁启超译述、并一向被视为梁著的《罗兰夫人传》放在女性语境中,揭示其与晚清流行的"女子为国民之母"说法的关联;考察充满革命激情的《世界十女杰》,如何经由有意识的改写与添加,使传主因切合晚清国情,成为中国女性寻求独立、解放取法的楷模;最后再就《女报》(《女学报》)、《女子世界》与《中国新女界杂志》三个晚清女报的"传记"栏,分析其选取、隐括的译文同各自杂志宗旨的密切呼应——从而呈现具有"百变身"的《世界古今名妇鉴》参与晚清"女界革命"的实绩。  相似文献   

17.
《田七郎》这篇文章中蕴含着深层的悲剧意蕴。思想禁锢使读书人没有以前的儒士乱法的侠义之气 ;田七郎行侠仗义之举却有着自己无奈的悲哀 :旧时的“儒”与“侠”侠义精神的难以再现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晚清画报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读图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其中以《图画日报》刊载之《新茶花》为代表的晚清画报文学作品体现了近代转型期中国读图文学的基本特征,其一是画报的大众定位和报刊化写作带来了叙事的时事化和情节化;其二是晚清的读图风尚和画报的图像旨趣推动了图像叙事的强化与文图关系的突破,以及连环故事图画基本体式的奠定;其三是画报关于西方意象的表征所再现的西风东渐中的晚清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想象、接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冲击和观念变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按照时间的流程,以晚清风云变化为线索,对晚清及"五四"一代的文学发展的某些方面--晚清充满"侠士气"的诗人与"五四"散文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前人谈及徐枕亚《玉梨魂》及其改写之作《雪鸿泪史》,大多纠缠其浪漫多姿的情感,而这段爱情+革命历史寓言所表露的感时忧国情绪却较少被人研究。其实两部作品包含诸多个人与国家、文学与历史的张力,是清末民初一代作家身世之感情与家国之感情交叉感染的强烈流露。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它们传达出诸多转型、过渡的信息:它们上接晚清表现男女与英雄的新小说理想,下启现代爱情+革命的革命文学模式;发生在两部作品之间清洁情感突出革命的改写行为,显现了近现代中国文学不断向民族国家这一主流话语靠拢的驱力。而作为大苏州区的作家,徐枕亚延续了这一地区文人的个人抒情与感时忧国相结合的文学传统,正是这种传统使他作品中的个人命运与民族主义话语形成合流。前人多指认《玉梨魂》、《雪鸿泪史》为鸳蝴派代表,但二者其实有鸳蝴文学没能包含的意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