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我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  相似文献   

2.
张瑶 《成才与就业》2011,(18):13-13
弹指一挥间,我已离开母校两年了。在这两年间,我没有忘记母校对我们都江堰学生的关心与帮助。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后,在政府帮助下,我来到了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在学校里,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是那么的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3.
儿时出于对老师的敬佩,我常常梦想有一天也能成为老师.16岁那年如愿以偿迈进了南安师范的大门;1986年8月,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满腔热情,带着走上那充满掌声和鲜花的舞台的深切向往,我来到了远离县城八十多公里的山区小学任教.然而,学校的现状一下子让我明白了要圆一个老师的梦,并不像当初想的那样简单、容易.……  相似文献   

4.
9月一到,我不能不想起我的老师。记得一次在街上,我巧遇我的中学老师。老师,我极不情愿地看到,20多个寒来暑往,无情的时光居然也在您的脸上谱写了道道的乐谱。记得那时,您面目端庄清秀,只想着怎样能使学生整体提高,却不在个人问题上留意,以至于快40岁了还没结婚,人们背地里称您为“老大姑娘”。您站在讲台前,腰板总是那样的笔挺,讲课时又是那样的耐心,语调是那样的平和且不乏力度。当您听说我的特长得到了发挥,在单位里日渐成为中坚力量时,您流露出的是那样舒心的喜悦。我又向您介绍了80届(我们这一届学生中考和高考的成绩都是较高的,这是与…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适应企业文化需要一个过程。毕业前夕,我进入学校推荐的上海医药公司实习。实习期间,我很快发现这家企业里的员工年龄比我大很多,班组里的大多数人可以做我的阿姨。我以为他们会照顾我,那样我也会和她们相处得很好。不料稍稍接触后,我发觉她们讲的外地方言我听不懂,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没有人教我怎么做。坚持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我向学校就业办的老师反映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掌声响起来     
走过芬芳的花园,走进曾经的记忆,渐渐地,那件事浮现在我的脑海,而且越来越清晰。那是夏日的一个早晨,天是那样蓝,空气是那样清新,鸟儿的歌唱是那样动听。我愉快地向学校走去。因为老师说了,六一儿童节中队演的课本剧《丑公主》,让我出演丑公主这个主要角色。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狂跳不已。  相似文献   

7.
写此文,使我仿佛回到了学校的时光。回想以前的日子,有欢乐、有忧愁,有收获、有失落。其实离开学校还不到一年,但一切却让我觉得是那么遥远。去年,我从海盐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毕业后进入了浙江毅林电子有限公司。第一次跨进公司,我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陌生与无助顿时消失了。5S(整理、整顿、清理、清扫、素养)像校纪校规一样激励着每一个人,我仿佛又踏入学校,车间就像是教室,只是以前相互竞争的同学变成了和蔼可亲的同事,老师变成了领导,校长变成了老板。但所有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  相似文献   

8.
青春十年     
32年前,也就是1982年,26岁的我做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工作了十年的上海市物资局机电设备供应公司,到上海市物资学校(现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当老师。这一年的4月25日,我第一天到校。途中一路泥泞,灰也很多;放眼所及,学校周边都是农田,没有其他建筑物;学校里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只有“台格路”和泥路,“台格路”的石头缝里都长出了杂草;校内建筑只有几幢平房和四层楼高的2号教学楼;2号楼是方圆几里内最高的建筑物……跑上2号楼楼顶的我,面对这一切,暗暗下决心:我要努力改变这所学校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负责任的老师让学生受益无穷“211名校”在资源、氛围、机会等各个方面都已经远远压过了其他学校。对于想努力考进名校却又难以如愿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当我没有能力考进名校的时候,怎么选择一个适合我的普通院校?这是一个很让人为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进入我们这所学校就等于是半个‘江南人’了。因为学校围绕一年成型、两年成人、三年成才的目标,从进校第一天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造船企业人际文化的灌输,直到实习期让学生接受这种企业文化。"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办主任杨惠强老师如是说。那么,这里所说的企业人际文化是指什么呢?杨老师认为,这得从造船的专业工作要求来看。为了达到国内和世界造船业的先进水平,企业需要船舶装配、船舶电  相似文献   

11.
买书     
我喜欢写作。1974年上中学后,便加入了学校的报道组,把学校的大型活动或好人好事写成新闻稿投到公社广播站。报道组长由一位老师担任。他也是个写作积极分子。他跟我说:“要想写好新闻,最好应有两本书,一本是《语文基础知识》,一本是《新闻写作知识》。”说着,他拿出了这两本书给我看。从此,要买到这两本书成了我的最大愿望。每天放学,我都要去一趟供销社的图书柜台,又托家住县城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卢阿姨     
黄珊珊 《成才与就业》2014,(17):103-103
来到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已经整整两年了。两年里,我成长了不少,得到了很多锻炼,还遇到了很好的老师,他们改变了我对老师的看法,让我感受到:谁说老师都是刻板严厉的呢?在这里我想说一说一年级时的班主任卢子莹老师,她是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卢老师很可爱,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新生军训到校报到时。我学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班上只有三个女生,心里正在感慨班里女生太少时,教室里又进来一个女生,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头发扎成一个利落的马尾辫。我们三个女生以为终于又来了一个女眭同胞,不禁对她招手,想让她坐在我们旁边,没想到她是我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前者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毕生对师长的哲学观和社会观虔诚不二;后者从师柏拉图20年,是这位老师的“高足”,但又非处处唯老师马首是瞻,以致老师抱怨地说:“亚里士多德象小马驹生下来对它母亲那样踢我”。结果,在如何改造当时已开始动摇的希腊奴隶制社会这个问题上,这师生二人提出的方案竟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那么,这种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它本身又说明什么?这就是本文试图研究的问题。柏、亚两人都认为,要医治当时社会弊端,决非一计半策而所奏效,而必须从总体上进行全面的改革,所以当他们勾划济世方案之时,就各自编制了一幅理想的社会模式。这种模式,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一、理想社会应由那些阶级构成?  相似文献   

14.
小调解员     
今年开春,我家邻居王大妈和张奶奶为了水沟占地争吵不休,很多人去劝说,可两位老人各不相让,我试探着前去调解,用老师教我的方法,果然奏效了。在场的人都说我神了,其实我并不神,我得益于学校开展的“带法回家”活动。王大妈和张奶奶为了水沟占地吵了起来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回去问老师,老师说“:这件事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二天老师给我讲了《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我镇内的道路公共用地,是集体资产,任何个人不得私自侵占。”当我将这些规定告诉两位老人时,她们一致表示,连孩子都懂得依法办事,我们这些大人真是羞愧难当。自我上小学…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曾经称当时一位深受敬重的人为叔叔。而今天,你们也称这人为叔叔。这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位叔叔在世上仅仅活了22岁。他有一个闪光的名字——雷锋。如今,叔叔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我像你们这么大时,在学校里认识了雷锋叔叔。是他教会我怎样认识世界,怎样对待人生。雷锋叔叔是那样地热爱  相似文献   

16.
小学四年级时,我像一棵豆苗被连根拔起,从中国“移植”到了美国。 学校里的“新鲜”事 我随着校长进了教室,老师和同学们都向我问好。当老师知道我不会英语时,就安排我坐在一个台湾小女孩儿旁边,说她会讲一点儿汉语,可以当我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一)孩子,你误解老师了。我叫你过来,只不过是想问一问你为什么要骂人!我没有丝毫想要惩罚你,更没有想要你下跪。可是你跪下了,动作是那样地干净利落,以至于我来不及说些什么,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时的你是那样的茫然,眼前是那样的呆滞无光,当你熟练地卷起裤腿,迅速下跪时,我好久好久没有回过神来。  相似文献   

18.
锦平老师     
正窗外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我一个人待在屋里,思绪回到了高中时光。似乎我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虽然高中毕业已经一年多了,但还是时常想起那段学习生活以及老师和同学,更时常想起我的恩师——陈锦平老师。我从一个小县城考到市区的高中,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第一次寄宿在学校,这一切对我来说无比陌生,也很不适应。锦平老师教我数学,她温柔亲切,给我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刚进高中,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再加上远离家乡带来的种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我和女友来到了河南,在安阳市的一所高中教学。来到学校时,学校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每个班里的老师都已安排妥当,我就成了一个闲人,虽然名义上已经成为学校的老师,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教课。语文组的十几个同事,对我的到来也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20.
我带蛋宝宝     
今天,老师为了让我们体验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每人带一个鸡蛋当“孩子”,如果你把鸡蛋打碎了,那就说明你的“宝宝”死了。一开始我想,带个鸡蛋还不容易,又不是像小孩那样要拉屎撒尿的。可一到学校,我就听说有两个同学的“孩子”壮烈牺牲”了。我赶紧把我的鸡蛋宝宝从盒子里拿出来,轻轻地对它说:“宝宝,你不要害怕,爸爸一定会好好儿保护你的。”上课时,我仍然积极发言,可心里又多了一丝牵挂。下课了,我急忙把鸡蛋宝宝拿出来,可是差一点把它碰碎,真是有惊无险。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时候,我担心一跑动“宝宝”就会从我半开着的口袋里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