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西方国家在文化深层次结构的一场革命。文化哲学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哲学的文化属性,并利用人类文化学理论成果的哲学概括对当代人文科学进行普遍性解释。而哲学对隐喻的研究则成为文化哲学现实转向的风向标。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学和修辞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和文化学问题。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隐喻研究揭示了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以德国哲学人类学家卡西尔为代表的文化哲学为文化诗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和落脚点,因为无论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巴赫金的文化诗学还是国内的文化诗学,其共同的、最终的追求都是人类意识的成长与人性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一点正是文化哲学所集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诗学的哲学精神和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两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化哲学的理论焦点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文化哲学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 ,它超越了思辨哲学对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执著 ,企图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去审视当代人类的各种文化矛盾。文化本体问题、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文明与冲突问题、大众文化及其批判问题、人的存在问题 ,这五大问题成为其理性思考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卡西尔文化哲学经历了从文化批判走向哲学批判的独特道路,存在着从认识论到人类学的立场转换,发生了一场哲学观的变革。首先,符号形式哲学在认识论立场上实现了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现代转向,推进和深化了现代哲学的文化转向;进而,文化批判从文化的理论问题转变为文化的实践和伦理问题,文化哲学从实践诉求转变发展为人本主义转向。由此,人类文化哲学在人类学立场上实现了从文化批判到哲学批判的变革,从文化视角提出并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卡西尔文化哲学体系作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形态,除了先验性、唯心论、精神性之类的基本问题外,根本问题在于以文化视角作为文化哲学不自觉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理论研究的语境选择是任何理论生存的最基本前提,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在于对文化和文化哲学的理解.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人们通常在三种层面上理解文化学:关于文化的科学,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哲学的文化哲学.哲学的文化哲学是反思近代科学哲学的产物,其基本问题是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作为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化哲学专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虽已在许多领域中展开 ,但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存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就文化哲学和文化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中国文化哲学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虽已在许多领域中展开,但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存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就文化哲学和文化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中国文化哲学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8.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多次提及"自信"问题:一是德国人对德国现存专制制度的自信,二是黑格尔对自己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自信,三是资产阶级对自己所从事的政治解放道路的自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这三个"自信"的批判,以"高卢雄鸡的高鸣"这一借喻向世界昭示了对无产阶级所从事的人类解放道路、理论以及制度的自信。而在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道路、理论以及制度自信中,又蕴含着人类解放的共同体伦理精神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在当今的凸显使得哲学研究对象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理性文化转向了当代社会理论范式的文化。这不仅表明了文化哲学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批判和审视,而且也表明了文化哲学存在的"有限性"视域,但它并不局限在某一种"有限性"视域之下而是要超越其"有限性",这是文化形而上学本性使然。文化哲学批判的"有限性"视域以及在此视域中的"无限性"特征表明了文化哲学的"实践品质",这一品质在马克思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先进文化理论教学如何对待和处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狭义看 ,这个问题为“先进文化理论”本身所蕴涵 ,这就是先进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文化具有理论上的渊源关系。从广义看 ,这个问题广泛涉及所有“两课”课程教材、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文化地位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之一是凝练价值理性,这是文化生产力的思想态因子。“文化生产力”理论在当下中国的直接意义不仅在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而且其现实诉求还在于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在统一,并将其价值理性的主旨内化于现实飞速发展的高技术实践之中。纳米制药技术在保障人类健康的事业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而从价值理性的视角审视纳米制药技术设计者的使命意识,客观上必然需要将其置于“文化生产力”这一现实和深远的语境之下,因为只有从价值理性的高度,人们才会更加清晰地看到纳米制药技术设计者所关涉的使命意识即生命伦理意识、环境伦理意识和社会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与“什么是哲学”的答案始终悬而未决一样,“什么是政治哲学”这个问题也为学界争论多年而从未有过“公论”。可以明确的是,尽管政治哲学是具有深远历史传统和丰厚思想资源的研究领域,但将这种研究领域命名为政治哲学却是现代学科构建过程中的晚近事件。以现代政治的现实视角对古典政治哲学的回顾和归纳大致界定了政治哲学的本性、研究对象与致思方式,也在古典与现代的贯通中明晰了政治哲学的当代性。可以说,  相似文献   

13.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文化传统源远流长。通过对活在人民口头的"历史文物"—山东方言俗语的研究,可以看到作为华夏文明基础的齐鲁文化对山东人民的性格塑造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山东的方言俗语中,"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修身养德"、"忠孝之道"、"以礼为范"、"和谐中庸"和"重本轻末"等思想都明显地表露出来。对根植于山东人思想深处的"齐鲁文化"探本溯源,深入了解山东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等,可为山东和谐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深受文化性格的影响。文化性格是人的内在的文化基因,它因各区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性格,而一定的性格又往往会对人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和该区域的文化特征产生作用。荆楚文化传统、自然社会环境和血缘因素铸就了晚清以来两湖地区士民最为核心的文化个性:刚劲尚勇、机智灵巧。历经长时间的风雨洗礼和明清移民的加入,逮至晚清、近代,两湖地区士民的这种文化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5.
阿多诺的新音乐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社会学(哲学)批判,其特殊性在于他是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分析了作为文化生产的音乐。在阿多诺那里,作为精神生产的音乐文化的出发点仍然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文化社会学(哲学)批判不能与社会现实分离开来,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立场,阿多诺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音乐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一是音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音乐商品的生产、再生产、分配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成分,因此既不能把握住新音乐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核心范式,也未能理解阿多诺对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交流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学巨匠林语堂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更是有深远的影响。林语堂自幼受到西方式的教育,成年后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深,他也由此获得对两种文化的深刻理解。一方面,林语堂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的描述、对幽默闲适之风的推崇、对翻译文学理念的革新,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作品中的不实描写使得西方人对中国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  相似文献   

17.
以儒家“民本”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远神近人,以人为本”的人文基调,包含了“人民的利益构成君主权力的基础,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的意思,还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的个别性权利的思想主张,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接引与体认西方人权理论的文化支点,更是西方人权理论在中国获得本土诠释与理解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8.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not a simple "output-input" process. For foreigners, they undergone a process of "reception-cognition-mirror-recognition-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encing the Chinese culture. After introducing the mirror theory, it can be clearly found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dynamic regarding its way, understanding, acceptance and re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e can underst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ir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y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apers in this field,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identification. Starting from what kind of cultural mirror on the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formed in their minds, we can put forward m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and disseminate Chinese cultural image and build an ideal Chinese cultural view.  相似文献   

19.
族群认同通常包括族群认知、族群情感和族群行为等三个维度。土族青年在族群认同的维度上存在着不同差异,对他们的族群认同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族群认同与文化习性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相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深入了解土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融合中的良好心理适应能力。该调查研究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