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秩序是指国家通过政策、法律和伦理道德对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所进行的规范,以及在这种规范下的政治运行状况.政治秩序具有显著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以及国家所代表的一定社会阶级利益,决定相应的政治秩序.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所代表的是全体人民大众的利益.正是由这些不同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利益所决定,国家必然从所代表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活动进行有利于其利益发展的规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里,存在看不同内涵的政治规范.在某个时期、某个…  相似文献   

2.
论物质利益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利益问题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深入研究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全面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物质动因,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利益的实质列宁称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马克思则提出了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那么,利益的本质是什么呢?1.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前提。任何利益都是从素要产生的。“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了生物个体、个人、社会集团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依赖…  相似文献   

3.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价值范畴,是反映历史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主体选择的价值取向,则是指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指向能最大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利益的特定客体;与此同时舍弃那些不能满足甚至危害自身需要、利益的客体。 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不管其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存在,都是社会的、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人。在考察主体选择的价值取向时,必须以对主体的这一正确认识为前提。否则,就会得出有悖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结论。据此,我们至少应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基础和形式问题,是本文的方法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主体的利益要求的不断生成和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了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沟通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就在客观的利益追求中得到了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过程就是社会主体及其活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目的和结果、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转化所实现的从实践活动结构向社会关系结构的转化,构成了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的一般形式,从而使社会发展作为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找到了真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需求所驱使的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行为,作为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性的一种具体实现,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在一定条件、一定意义上具有道德性,市场活动的社会性、市场共同体价值、主体自我道德约束对市场行为的道德性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物质利益原则的角度出发,提出和阐释了社会结构的利益分析方法及多元综合衡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点,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农民利益群体经济利益需求与基本特征,物质利益原则与农民积极性发挥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会学校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教士的活动整体上是为殖民侵略眼务的。但办教育与其它侵略活动不同,它有侵略的一面,也有与中国利益文台的部分.教会学校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它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把新的教育模式带到中国来,为一些人创造了学习条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一些主观原因,以往对教会学校的认识有偏颇。我们重新研究这个问题,是研究历史的科学态度,不是逢迎一种社会潮流或者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世纪后期,英格兰议会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大宪章的请愿活动,涵盖公共请愿与私人请愿。这些活动对于大宪章在议会乃至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生动的揭示。事实上,大宪章是国王与臣民通过议会请愿实现政治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这种沟通交流充满张力,体现了双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所进行的政治博弈。一方面,请愿者广泛地使用大宪章,并结合各种策略来强化诉求的合理性,以实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君主对请愿诉求的回应并非消极被动,而是会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和具体情况加以处理,并表现出总体的支持态度。整体来说,大宪章请愿活动所展现的政治互动机制具有合作共赢的特点,体现了以议会和大宪章为代表的制度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突出作用。此格局的出现是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国家从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向集权君主制转变的历史需要。  相似文献   

9.
历史主体能动地探索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是价值的客体基础;以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其本质力量为基础,探索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是价值的主体根据;历史活动主体根据客体对象的特点、本质、规律,根据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本质力量的创价历史实践,是价值的源泉;历史活动是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并发展出一个国家利益的层次理论;进而提出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定位原则及“发展国内、稳定周边、扩展贸易、走向世界”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晚明的科技翻译是我国系统地翻译西方科技的肇始,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西学翻译高潮。以徐光启的科技翻译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国家翻译实践的视角来审视其科技翻译实践。晚明时期,内部社会的变革和外部科技的发展是晚明国家翻译实践产生的两大背景。翻译学术群体的形成和中外译者之间的合作,保障了晚明国家翻译实践得以实施。徐光启的科技翻译活动具有国家翻译实践的典型特征,这一翻译实践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并促进国家的振兴与发展。本文通过以徐光启科技翻译为中心的历史探赜,探究与阐释晚明国家翻译实践的主要特征、核心内容和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进步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利益问题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和重要领域。利益是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主观需要与客观条件相契合的社会价值范畴。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是利益的主要形态,同时具备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关乎利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利益与思想的逻辑关系来看,利益直接制约、影响和引领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人们思想的目的和导向;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利益的关系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可帮助人们进行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和利益权衡,有利于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保罗·利科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他的《历史与真理》论文集从历史认识和历史活动两个方面讨论了历史与真理的相关问题,对历史、哲学史、神学、语言、政治权力、存在主义等论题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考察,重点论述了西奥多·罗斯福、塔夫脱和威尔逊三届政府关于东北亚,特别是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外交决策和外交行为,勾勒出其从有限实力和有限利益导致有限卷入到努力扩大在华投资,积极推进美国资本利益的历史演变过程。力求揭示出这个时期美国外交的帝国主义本质及其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论实践活动的文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的实践行为、实践创造活动,从直接的表层上看,好像是由实践主体的思想观念直接指导的,其实,在实践主体的思想观念的背后,却隐藏着更为稳定、更为本质的某种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构成了实践活动的最为深层的思想文化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文化模式在实践活动发展中的历史形态、文化模式对实践活动现实意义的分析并探讨在新的实践环境下的文化模式的应有形态,将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实践活动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体现了人民作为历史创造主体、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辩证统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思考、探索、决策当代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7.
人们从事各种济活动都是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首先都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然而,在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形态下,利益,特别是个体或群体的利益往往被抽象的“义”或社会整体利益所掩没,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形态下,利益,特别是个体或群体的利益被凸现出来,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1利益差别是市场经济前生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就其广义而言,就是指商品经济,吴敬班说:“市场经济一词,从一开始就是从经济运行的方式,即资源配置方式立论的。它无非是货币经济或商品经济从资源…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向人们揭示,妇女运动是作为人们改变社会现状的重要手段而兴起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与传统社会中的群体利益、行为规范、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冲突。经过激烈斗争,取得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成果。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两性关系的错位逐步得到纠正,性别群体利益不断得到调整。二是妇女运动在整个社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影响,使人们逐步接受某些新事物,产生某种新共识。妇女运动的影响,往往从局部展开,由点向面扩散,从量变发展到质变。这是一个社会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是关乎现今中国治乱兴衰的大事。利益秩序是社会中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规范化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政治控制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主体对因利益效用所产生的政治效应实施操纵从而保证利益秩序协调稳定发展的活动过程。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利益秩序的表现形式、时空性以利益秩序与其它秩序的关系,政治控制的范围、形式以政治控制与其他控制的关系,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20.
理欲、义利之辨是理学伦理观的中心课题,胡宏给予了新的思考。提出理欲同体异用,主张从价值评价而不是客观事实上进行分辨;弘扬孔颜乐处,突出精神的追求;倡导以义为利,注重道义和利益的结合;指出利益和事功也是评价历史的重要尺度,由王到霸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因此,道德标准和功利标准可以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