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语言是思考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总是承载思考的内容,体认思考的路径。语言在“言说”的过程中成为话语,对话语的倾听与回应构成对话,人们的思考正是在不同的对话之中交流。纵观西方哲学的演变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言说”中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富有个性地反映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延伸独特的人文坐标。当人们对语言的关注超过对理念的领悟,“言说”的内容以自身为成立的依据和居住的家园。当这种“言说”回归生活世界,并以创新的姿态产生智慧的力量时,人类的理想境界与现实追求契合,形而上学转换为扎根于日常生活而体认应然…  相似文献   

2.
法与法律的关系为内容与形式关系之说似是而非,违背逻辑同一律而不科学,应纠正为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比较方法被人们广泛地运用于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实践中。其优点即在于通过比较,研究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被比较对象的性质与特征。比较文学在我国尚属一门年轻学科,它更注重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而还无暇用比较方法对文学理论与批评进行观照。然而,做好比较诗学的理论建设工  相似文献   

4.
重意轻言、重质轻文一直是先秦语言哲学的主流,对佛经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从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中可以推断出,“本”是指原文内容,道安认为形式即“本”(内容),主张“案本而传”的“质派”译文,并讨论了翻译中可能涉及的形式损失.“形式即内容”的语言哲学体现了佛经翻译对内容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5.
奥特的位格“上帝”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均展示的是世界的本原和奥秘,老子“自然”之本体论涵义与奥特的“位格化”的世界观位之本意是完全契合的;面对不可言说的“上帝”与“道”,奥特、老子均采取了“非连续的具象性”的象征性方法,从而展开其不可言说的言说;奥特指出了人与上帝相遇的根本方法是“象征言说”,其实,老子同样如此。对于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语言的诠释的方式,我们以前忽视的正是老子的语言的象征性。在奥特和老子看来,我们通过象征言说就可以与“上帝”或“道”相遇,就会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形式与内容两者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在学界久争不绝。其根本原因,一是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与界定过于粗略模糊,无意中造成两者含义的重叠;二是各方因考察视角不同而导致相悖的结论。这是由于人们习惯性的单向度思维方式造成的。当我们采用多元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时,就会发现其实悖论不悖,两个命题在其相应的视角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客观实体,必然有其存在的方式,这就是音乐形式,包括外在形式,如声乐、器乐、与内在形式、如音乐语言、主题、形式结构等。音乐的内容是作曲家企图通过音乐媒介传给听众感知的具体音乐信息。 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历来音乐美学家都极重视,争论也极为激烈,还形成了音乐的形式美学与内容美学两大流派。前者认为音乐形式就是音乐本身:后者认为内容是第一性的,形式完全从属于内容。如何正确理解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前人关于音乐形式与内容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形式美的法则,结合具体作品进行音乐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探讨与剖析,这对把握音乐美的整体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加深音乐爱好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学引起人们既兴致勃勃又忧心忡忡甚至是恐慌的“矛盾情结” ,但这一“矛盾情结”所依据的前提却是未经反思的。本文通过科学作为话语系统的言说功能的反思 ,认为 :理性科学不可能穷尽人的存在与价值的全部奥秘 ,现实世界有理性科学“不可说”之处 ,科学技术走着与自然造化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对“内容”与“形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谓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内容与环境共同决定系统的形式,生产系统的形式也是由内容与环境共同决定的。目前关于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的理论要点乃是:"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内容的发展乃是内容各要素的一种变化。一个系统中的任一要素或任一子系统都处在与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因此任一要素或任一子系统的变化都必然要受到其余各要素的影响(促进这一变化或阻碍这一变化)。反之,任一要素的任一变化也势必要对其它要素发生影响。为明确起见,今以HCL系…  相似文献   

11.
思维的维度分为两种:语言维度和非语言维度。这两个维度都可以通过表达方式在人际阎进行沟通。语言维度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非语言维度通过非语言符号来表达。语言符号的表达称为“可说”,非语言符号的表达称为“不可说”。“可说”和“不可说”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达方式,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人类思维的表达。同时,“可说”和“不可说”具有共同的性质。“可说”和“不可说”是人类的共性表达。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的统一性及其互补性所表现出的递归和自返特征体现了语言的非工具性质。  相似文献   

12.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拜伦"言说,成为后来在中国传播和接受拜伦的重要基础。它所建构的拜伦思想、精神、文本及意义,影响到中国对拜伦的言说及其价值评判。沿着鲁迅的思路,近百年来对"拜伦"的接受历经了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化,再回归到文学经典的过程。"拜伦"言说也受制于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说主体的牵制。由此可见,鲁迅的"拜伦"言说及其被言说,隐含着当代中国学术向度与政治限度的博弈,拥有学术阐释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哲学贫困说”已为众多论者肯定与接受,“摆脱困境”、“繁荣哲学”已成为哲学界时髦的口号。在“救救哲学”的呼声日益强烈的背景下,思考一下哲学贫困与繁荣的问题,无论对哲学现状的认识,还是对21世纪哲学发展走向的把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与经济的繁荣相比,哲学显得寂寞、冷清,那倒是事实。然而,这不能说是哲学贫困的表现。哲学与经济学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毕竟有一般与特殊之区别。经济理论研究由于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较直接,理论表现形式较直观,功能发挥较明显,因而呈现丰富多彩的画面。从经济活动,经济利…  相似文献   

14.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重点阐释了中国传统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范畴和命题 ,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朱熹的理气关系说,虽然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倾向,但由于朱熹看到了“理”这一精神本体的既“尊严”又“无能”的二重性,因而在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时所阐述的理气关系学说,无论从理论和方法、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发展和更新,也是对人类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 ,国内有些学者声称修辞中并不存内容 -形式的对立。本文从内容与形式配合每每比重失衡 ,从二者之间常常表现为一对多的关系 ,以及从它们分别有着自身的组织规律等几方面 ,对前述观点进行了证伪  相似文献   

17.
在形式理性与辩证理性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曾出现过许多误解。作为人类思维的两大基本工具,形式理性和辩证理性之间是互补互益的关系。正确区分两种“矛盾”是认识两种理性的关键。辩证理性以确定性为基础讲求变化、发展;形式理性暂时将形式与内容区分开来,研究变中之不变,最终目的是达到更全面的认识。两者统一于思维对确定性和全面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妥善地解决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之时曾经指出:“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提出:“我们对香  相似文献   

19.
就其问题意识即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而论,生活儒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形下哲学”的建构,重点是作为基础伦理学的“中国正义论”及其所奠基的“国民政治儒学”。这种“哲学”通常是指某个学科领域的原理部分,如“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甚至包括作为分析哲学的所谓“语言哲学”,其所思考的乃是形而下的某个存在者领域。但更严格的“哲学”概念,按照海德格尔的界定,乃是形而上学,主要是传统的本体论,其所思考的是存在者整体,最典型的是黑格尔式的以“反思”为特征的哲学。在生活儒学,这就是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以及针对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的建构。这种“形上哲学”与上述“形下哲学”的关系,即“形上→形下”的奠基关系。然而按照海德格尔的“双重奠基”思想,形上哲学与形下哲学都是存在者化的思考,即都面对“存在者何以可能”的追问;再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思想,上述关于“存在者”的哲学都需要关于“存在”的思想来为之奠基。这种存在之思不是哲学,而是海德格尔所称“哲学终结”之后的“思的任务”。在生活儒学,这就是关于“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或“生活论”。因此,生活儒学不是哲学,或者说远不止是哲学。然而正如海德格尔之“思”也被称为“海德格尔哲学”,这种最宽泛的“哲学”概念所包含的存在之思亦可称为“存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儒学亦可称为“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教育所教授的是儒家的思想观点,其教育哲学所强调的是"质料";古希腊教育注重的则是并不包含具体思想观点的辩证法与逻辑,其教育哲学所强调的是"形式"。"质料"与"形式"的差别不仅是中西教育的根本差别,也是中西传统知识状态的差别所在:前者和王权结盟,而后者则基本保持独立。进入现代语境之后,中国现代文化理念体系决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哲学必然从"质料"转向"形式",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