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次年,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随即在学院设立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各族学生100人,首开新中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正>1950年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六十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次年,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随即在学院设立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各族学生100人,首开新中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预科教育是民族院校的特色之一。中央民族大学的预科教育自1953年创办以来,已走过了48年的光辉历程。近50年来,伴随着学校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预科教育为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3年1月,按照《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规定,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学校决定举办预科教育,把它列入当年的工作重点。并明确了预科办学目的是培养边疆少数民族青年,帮助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提高文化。学生来源是当年未完全达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而且具备长期学习条件的边…  相似文献   

4.
民族学院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创办的社会主义新型高等学校。远在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就建立了一所民族学院,为少数民族人民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建国初期,毛主席指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950年,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此后,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民族学院办干训,是它的一贯传统,也是它特有的优势。早在解放初期,毛主席就曾说“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950年,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从此,民族学院即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新型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20多年来,10所民族学院,尽管遭受林彪、“四人帮”的十年浩劫,但为我国各民族培养的干部仍占现有民族干部的10%以上。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有的已经成为区、州、县(或盟、旗)的领导人。他们在  相似文献   

6.
一解放后,党在民族工作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并获得了重要成就。党在进行一系列的巨大工作时,會及时而坚决地抓住了这一重要环节,即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并依靠他們来进行民族工作。早在1950年,前政务院就頒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試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試行方案”。几年来,党和国家會在中央和各地区开办民族干部訓練班,民族干部学校和民族学院,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全国先后开办了中央、西北、西南、中南(注)、云南、貴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系列简介(之一)吴志恒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高学府,是全国重点院校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民族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1950年6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原名中央民族学院附中)是我的母校。这是一所在国家民委直接关怀下附属于中央民族大学而又相对独立、面向全国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中学,以高中教育为主,也有少量的民族初中班。较之国内各民族高校而言,她更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中央民族学院建校已经三十周年,这是很值得祝贺的。古人说“三十而立”,试问中央民族学院“立”了什么?她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方面“立”了大功。中央民族学院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高等院校。它是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下创建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少数民族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办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本文从回顾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创立出发,阐述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而提出提升黑龙江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专门创立的高等学校,成立于1951年6月11日。半个世纪以来,学校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拥有56个民族师生井进入国家“211工程”的民族院校,形成了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具有了研究国内民族问题、宏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及高水平的民族科学知识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百年大计。为了这个百年大计,许多人殚精竭虑,许多人奔走操劳。法制则为之提供一种特别服务,它把教育对于社会、国家机关、公民个人的要求变成行为规则,并要求人们普遍地加以遵守。民族教育方面的立法,是新中国民族法制园地最早开放的花朵之一。1950年政务院便颁布了《筹办中央民族学院方案》等行政性法规,其后陆续制定了一批法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明确提出了“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工作”,出现了以法制手段推动教育发展的可喜局面。若干原则民族法制就民族教育的发展设立了若干原则,主要有: ——各民族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儿童不分民族、性别,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在新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预科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变革。针对民族预科教育模式的过渡性、层次性、特殊性特征,以及目前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特困生多、学习基础差、教材不统一、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未来的民族预科教育模式应设定一年制教学模式和二年制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原则、培养特色、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等方面切实适应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要求,达到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朱为鸿  胡炳仙  胡绮轩 《民族学刊》2021,12(7):30-38, 105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从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色形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在改革中前行,在发展中改革,经历了初步发展、停滞发展、自主发展、多元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创新了集中办学、以预为主的广西模式,分散办学、“预本衔接”的内蒙古模式,以补为主、重视语言的新疆模式。民族预科教育形成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多元化培养模式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成为造就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金色桥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中央民族学院建校35年来,共培养出两万余名各民族干部,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央民族学院创建于  相似文献   

16.
丹珠昂奔,藏族,青海省人,1955年生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民族学院藏学系教授、主任、藏学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科院专业技术职称评委。主要编著有《藏族神灵论》、《藏族文化发展史》、《藏族大辞典》等。  相似文献   

17.
中央民族大学宋才发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整合民族法学与民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汇集近些年来持续研究的成果,撰写出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少数民族经济法的著作———《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该书65.5万字,分上、中、下三篇,共29章。通读该部著作,可以将《通论》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四点:1.彰显学术性。《通论》以学理研究为基础,反映学术研究前沿成果,致力于学科体系的搭建,是该部著作所体现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该部著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学…  相似文献   

18.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9.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20.
民族学院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社会主义新型的高等学校。它是根据毛主席关于“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指示和周总理主持制订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