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藏传佛教曾在内蒙各地有着深远影响,是藏、蒙两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内蒙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正是这一文化交流的直接产物。但内蒙临近中原,受汉族文化影响亦深,且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以内蒙佛教寺有着独特的风格,与藏、汉寺庙相比,个性鲜明。在此对内蒙与西藏佛教寺庙建筑的异同简析一二,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清王朝时期,藏传佛教成为阜新地区蒙、满、汉民众的灵魂主宰与精神归宿.因此,这一时期寺庙众多.壁画作为寺庙殿堂装饰的重要部分,亦承载着教化民众、宣扬佛法的功用.蒙古族藏传佛教寺庙圣经寺壁画融合印、藏、汉等地的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以其丰富的内容、精巧的构图、绚烂的色彩、高超的技法,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作品既有印藏佛教壁画的端丽、妍美,也有中原画风的潇洒蕴藉和平朴精细,更饱含着蒙古族蓬勃、昂扬、粗犷豪放的民族气韵,充分体现出艺术与教义的完美结合,堪称清代东蒙地区藏传佛教壁画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民主改革前四川藏传佛教的寺庙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至本世纪50年代中期,四川藏区和国内其它藏族聚居区一样,仍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初期,大部份地区虽然已经实行封建领主制,但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奴隶制的残余。当时的藏传佛教寺庙,以地租、高利贷、差税、经商、代牧牲畜、化缘、收取布施、吃绝业等多种方式剥削广大农奴,形成了资本雄厚、规模可观的寺庙经济。这种寺庙经济与汉区佛教寺庙经济有显著的区别,其性质实际上是极少数上层僧侣操纵的一种特殊的农奴制经济。寺庙,是以神权的外衣包裹着的农奴主经济实体,具有典型的阶级压迫、剥削的特征。在社会封闭、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缓慢…  相似文献   

4.
扎呷 《西藏研究》2000,(2):1-12
一、土地制度(一 )寺院的土地和牲畜寺院分为一般寺庙和政教合一的大寺庙 ,其不同处是后者设有拉让。因此 ,这里分作寺庙和拉让两个部分来叙述。1 寺庙部分 一般寺庙的土地来源有 :信徒的布施、捐献地 ;僧尼的奉献地 ;占有或受赠的死绝户的遗地 ;当地最高领主的封赐地 ;寺庙初建时 ,由藏政府拨给的部分差地 ;差巴的投靠地 ;差巴因缺种子或其他原因无力经营而租给寺庙的土地 ;差巴因欠债抵押给寺庙的土地 ;寺庙利用权势 (如利用调解纠纷 ,强占当事人的土地 )或假证据、假账等 ,霸占差巴的土地 ;寺庙自行开垦的土地等多种。以上各种情况中 ,…  相似文献   

5.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承德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00年前,清朝康熙皇帝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还是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随着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群的崛起,承德成为清代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城市和经济都迅速发展起来。 到2002年,承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财政收入16.4亿元,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6.
走进山门     
凡到过中国的人几乎很少有不到佛寺去参观;凡中国的老百姓,也很少有没到过佛寺的。中国大地上这么多佛教寺庙,本身就已经给我们显示了佛教的影响。其实,“佛教征服中国”这种现象并不是如今才有的,自从古代佛教进入中国以来,中国文化中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佛教痕迹了。就说寺庙吧,南北朝时代就已经遍布中国,我们只要看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伟大祖国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边缘绿洲地带,有一块七万二千多平方公里的美丽富饶的地方,这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这里山川瑰丽,河流纵横。有肥沃的良田和宽广美丽的草原,也有茂密的森林和极其丰富的地下矿藏。物产丰富,牛羊遍野,人们都称这里是南疆的“宝库”。这里有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汉、回、乌孜别克、  相似文献   

8.
双山寺猜想     
没想到立春一个多月后,又下了第二场大雪。雪前一个特别阴沉凝重的日子,与几位挚友来到离恩施城约40公里的白果乡两河口,沿山驱车盘旋而上,经过约两、三公里的村组路来到楠木坪村踏访古迹双山寺。听上辈人传说,这寺庙是先有和尚,后有尼姑。开始是一个云游四方的和尚,到这里后就不肯再走了,说是看中了双山,在这里修庙建塔。圆寂后,弟子就把他的舍利子埋在塔里了。寺庙香客不断,香火缭绕。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庙里都还有和尚。后来,外面来人,说是牛鬼蛇神要彻底铲除,和尚无处安身,就远走他方了。庙宇也在一夜之间夷为平地。因为庙门与舍利子石塔修造得坚固,捣毁太费劳力才有幸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9.
墨竹工卡宗在拉萨之东约百余华里,过去属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在这里有近两万个农奴,在大农奴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黯无天日的牛马般的生活。农奴分住在九十个封建庄园内,随同庄园土地一起,分别属于寺庙、贵族和地方政府(噶厦)三大领主。封建庄园(藏语称“溪卡”)是农奴主管理农奴的机构,又是进行生产的一个经济单位。宗内的十个寺庙和五个上层喇嘛占有庄园六十六处,八个贵族占有十七处,其余  相似文献   

10.
寺庙经济活动的问题是寺庙问题,也是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民信教的藏族聚居区,由于寺庙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寺庙经济活动的内容、形式、发展方向,对宗教职业者和信教群众的经济生活,对藏传佛教自身的兴衰,以至对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调查、研究藏传佛教寺庙的经济活动的状况,分析其发展的趋势,应当是当前研究藏传佛教的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美丽富饶的阿拉善,是镶嵌在祖国西北边疆晶莹闪烁的明珠.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和汉胡文化的交汇之处,在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蒙、汉、回、藏、达斡尔、朝鲜、壮、土、维吾尔等17个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这里,曾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穿过境内,漫长的历史为她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清雍正年间,阿拉善和硕特旗建成,王府定远营(今巴彦浩特)的寺庙、街道、住宅群体建筑风格酷似帝都,故阿拉善经济文化交通之中心——巴彦浩特,久享"小北京"美称.畜牧业是阿拉善经济的一大优势.畜种较全,品质优良.尤以"金驼"、"银羊"为最."沙漠之舟"——阿拉善双峰驼产量占全国40%,属名贵三大双峰驼种之一.传统出口商品"王府驼毛"曾获国际"阿米卡驼毛奖".阿拉善白绒山羊绒丝色泽亮,纤维长.其细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大多难以对社区和农村的寺庙进行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其根本症结在于对寺庙社区角色的认定.本文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诸寺为例,以功能主义视角,总结当代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农村城市社区中的寺庙,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民俗传承以及社区层面上公共活动空间两大功能上是怎样起作用的,继而对现代社区中的寺庙进行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大多难以对社区和农村的寺庙进行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其根本症结在于对寺庙社区角色的认定。本文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诸寺为例,以功能主义视角,总结当代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农村城市社区中的寺庙,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民俗传承以及社区层面上公共活动空间两大功能上是怎样起作用的,继而对现代社区中的寺庙进行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4.
浩瀚长江,世界的黄金水道。京广铁路,被称为中国南北的动脉。素有“九省通衢”的式汉就雄踞在这十字交汇的地方。长江和汉江将其分成汉口、汉阳、式昌三镇。这种“一体三位”的自然格局,使这里的少数民族分布得散而又散。辖内的13个区县居有回、土家等42个民族近4万人,全市没有一个聚居的民族行政村或街道。针对“散而又散”的状况,式汉市民委“面向式汉三镇,服务各族同胞”展开自已的工作。城市民族工作中重要问题的解决需要各部门支特协同。 1990年5月13日正式成立的式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由市有关委、局、区、大型企业负责同志和民族代表28人组成。实行专职和兼职委员相结合,既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和协商制度,也规定了各委员单位所承担的民族事务。重要问题现场办公,集体“会诊”;一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史上畲汉关系比较紧张,互相极少通婚.1987年,我们到浙江省建德县调查畲族的文化习俗,发现这里的畲汉关系已有很大的变化. 从调查情况来看,在里叶乡小泉村的已婚男女中,第一二代人(第一代人指现年80岁以上者)里有2个畲族男子娶汉族姑娘,1个畲族女子嫁给汉民.在第三代人中,由于他们到达婚龄时已生活在新社会,畲汉人民之间的关系已有明显改善,故有4个畲族男子娶汉女为  相似文献   

16.
说起牛街,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座中外闻名的千年古寺——牛街礼拜寺,在穆斯林兄弟的心中,这是一座神圣的殿堂。同时,这里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回民居住区,汇集了回、满、朝鲜、维吾尔、汉等23个民族。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五万四千多名各族兄弟姐妹辛勤劳作,创造了美好的新生活,谱写了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夹山悟禅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满身禅味的夹山。 一走进夹山灵泉禅院,便发现这禅院与我曾经到过的一些寺庙大体相同,不外乎红墙金瓦、雕梁画栋,不外乎经声琅琅、烛烟袅袅。但也有不同之处,一般的寺庙都建在一山之顶,譬如五台山的菩萨顶,张家界的宝峰山都把寺庙修在山顶以“笑傲群山”。然  相似文献   

18.
1962年初冬,我和拉萨市文化工作队,沿澎波河(在拉萨北部,为拉萨河支流)的村村寨寨巡回演出。这里靠近藏北草原,天空不时扬扬洒洒的飘着雷,我们白天在打麦场和寺庙广场演出,晚上分散住在老百姓家。他们_给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哪里有空房,我们就睡在哪里,很像一群浪迹江湖的流浪艺人。  相似文献   

19.
在汉地佛教寺庙中,除了北京雍和宫享誉盛名以外,佛教圣地五台山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黄教寺,庙名为十方堂, 也称广仁寺。十方堂,位于五台山寺庙群,这里古松掩映,四面梵宫, 旅游朝圣者一踏上台怀镇杨林街,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景致典雅的十方堂。所谓十方者,在佛教中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十个方位。意为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全部包括了。 2004年5月,十方堂管委会主任卓尼·格桑热杰与全体喇嘛经过精心准备,成功地接待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相似文献   

20.
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代燕云地区崇佛信教者不分民族(汉、契丹均有)、不分阶层(贵族、平民均有)、不分性别(有男也有女),呈现出普及性和大众化的趋势;广大僧俗信徒组邑社、建寺庙塔幢、刻经讲经,佛事活动呈现多样性和繁复化倾向;佛教流派以密宗为主,并吸纳其他宗派教义“有用”成分及契丹原始萨满教中与密宗教义相类部分,同时杂采西域和中原佛教,文化内涵呈现兼容性和地域化特征。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之所以出现繁盛景象,尽管成因错综复杂,但却有它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要与唐及五代两次灭佛、契丹皇帝支持、社会民众需求及经济利益驱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