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茜 《中国民族》2013,(7):22-25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八《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一位官员在回忆他参与申报山庄为世界遗产时回忆说: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承德避暑山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后,设立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委员会,建立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单。每年委员会从各国上报的保护项目中挑选一部分补入名单。自1987年起,当时中国已有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和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文化遗产;武陵源、九寨沟和黄龙列入  相似文献   

3.
<正>当1972年10—11月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17届会议,最终出台《世界遗产公约》;并由此出世了"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概念之时,不幸神州大地正在挥舞着"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大旗,暴风骤雨般地掀起一场大革文化之命的全民动乱。自然,那时我们是不会理睬联合国这等"劳什子"的。然而,13年之后,1985年11月22日,我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的简称。 1972年10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的组织全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我国在内的缔约国,迄今已达140多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全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一方面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故共同签约…  相似文献   

5.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年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的范围。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9年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 ,建议各国把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纳入保护范围。3 日本———1882年发布了《关于保存古器旧物的布告》。 1898年制定了《古社寺保存法》。 192 1年颁布了《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 192 8年颁布了《国宝保存法》。 192 9年颁布了《国宝保存法施行令》、《国宝保存法实施细节》。 1933年制定了《关于保存重要美术品等的法律》。10 5 0年颁布了《文化财…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的范围;1989年又在《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中,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纳入保护的范围。世界各国大都制定了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法律规定,我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立法正在抓紧进行,开发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快对民间文学艺术等遗产的立法保护,积极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7.
正在失落的"人类文化的金色童年"怒江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中最宝贵且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就是江山壮美、山河秀丽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此外,傈僳、怒、独龙、普米、白、彝、景颇等民族的文化独具一格、异彩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七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通过,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以“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民讯)我国又增二项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13日,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第30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这一消息被宣布之日起,殷墟——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文化”囊括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全部人类遗产,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生产用具及生活用品有了使用性能需求的概念,有了外观舒适与性能协调一致的理念。五溪流域各民族人们通过造物活动,以物化的形式使农耕文化演化成一种凝固的视觉艺术形态,铸成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丰富的审美意蕴及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联合国及某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主要包含四方面 :1 文化遗产———有形的 :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无形的 ,即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戏剧、音乐、文学、艺术、工艺技术及其无形的文化载体 (国画、京剧、书法 )等。2 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科学、美学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自然景观、天然名胜、珍稀动物生态区等。3 综合性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混合物 ,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4 民俗、民间文化———也含有形与无形的一切民间民俗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众多世代传承、守护至今的文化遗产,日语把这些文化遗产称为"文化财"。在日本1992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国际公约》之后",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近普及开来的词语与"文化财"一词在含义上基本相通,但也略有差别。本文将在对有关概念作解释的基础上,从法规的发展历程、具体分类、管理保护机构、宣传活动、遗产教育、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综合介绍日本文化遗产体系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人口约1600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术界认识到伊斯兰教等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注重了对它们的研究,并陆续发表了一批专题论文、著作译作、资料集录。1990年问世的《伊斯兰教历史百问》和《伊斯兰教文化百问》是关于伊斯兰教的最新成果之一(以下简称《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很早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这是瑶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瑶族民间珍藏的《评王券牌》、《盘王大歌》、《密洛陀》、《盘王书》、《千家洞流源记》等有关资料,对瑶族先民的哲学思想进行一些探索。瑶族先民的宇宙观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关于宇宙的起源,历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神创的。如基督教的《圣经》就说:上帝用六天的时间造出了天地日月,一切植物和动物。我国西汉的儒  相似文献   

15.
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文化模式》,作为人类学中文化心理学派的重要经典著作,认为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人类行为始终处在所属文化的制约当中,只具有很小的发挥空间。这种探讨人类行为和文化模式之间的互动研究,具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喜读《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林松最近,看到周谷城、田汝康先生主编的一套《世界文化丛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已有30多种在书市涌现。这套以介绍和研究域外文化为宗旨的大型丛书,“以文化的视角,评析世界历史上有影响的各时段、各地域、各族别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部分和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江源地”,西藏在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地位突出.当今,世界遗产不仅关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遗产事业相对落后、遗产资源丰富与遗产数量偏低构成了西藏自治区遗产事业的基本矛盾.区域遗产战略构建对自治区世界遗产的遴选、申报及生态文化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居住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观地说,从无意识地在岩穴山洞栖身到有意识地选择、建造居所,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它不但标志着人类从此而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更标志着人类的居住行为从此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开始具有了较强的文化意味。因此,从文化的视角去对人类的居住活动进行全面的审视,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仅就此而言,罩彩銮君的新著《广西居住文化》的出版,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一、鲜明独特的民族性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  相似文献   

19.
《民族学刊》2014,5(6):2-F0002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之一,现有经堂馆、藏族馆、彝族馆、羌族馆、白族馆、纳西族馆等六个展馆,已收藏国内30余个民族的文物12000余件。本期推介的藏族馆有手工艺厅、世界级文化遗产展厅和世界级自然遗产展厅三个展厅。手工艺厅通过18个工艺门类展示藏族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其中包括泥塑类、铸造类、雕刻类、书法类、乐器类、车磨类、陶器类、马具类、纺织类、首饰类、家具类等手工艺品;世界级文化遗产展厅通过壁画和模型展示9个主题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热贡艺术、天文历算、人类起源、藏族面具、藏族戏剧、藏医藏药、藏族木刻印版、《格萨尔王》文化、布达拉宫模型等文化遗产;世界级自然遗产展厅展示藏区的圣山、圣水、圣湖。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是人类建筑文明史上的瑰宝,是伊斯兰文明的物化象征标志,它以千姿百态的多样风格,广布世界各地的空间格局,成为地球村上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伊斯兰建筑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总结并描述中外伊斯兰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的风格及特征,通过列举并分析一些伊斯兰建筑实例的形态特点,可以把握伊斯兰文化艺术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