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则是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一致和相互融合,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两种精神的融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是一种社会力量。近代以来科学精神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传统文化转型不同层次的约束。继承“五四”精神,消除文化的深层结构与科学精神传播的内在紧张,构建以科学精神为主体的新型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在社会中的弘扬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现阶段科学精神的严重缺失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为此,基于传播学视角,应用系统科学方法,从科学传播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历史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转变科学传播观念,调整和疏通科学精神的传播渠道,加快教育改革,积极营造适于科学精神传播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人类从长期的科学探索和科学成就中积淀衍生出来的精神气质的集中表征。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应加强科普工作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要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 ,使科学精神得到弘扬 ,中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5.
国内科学精神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科学中的"灵魂",它贯穿于科学实践中、凝结于科学建制中、体现于科学方法中、内化于科学家的"范式"中。国内关于科学精神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科学精神的本质与内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中国科学精神的历史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对科学精神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缺乏从科学史、科学与经济、科学政治学等维度对科学精神进行解释;忽视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对科学精神进行具体微观分析;研究结论的抽象性导致对科学实践缺乏真正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人文二者自产生以来,就是相互伴随、互相融合,构成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本文试图应用逻辑与历史的线索,从理性、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三个角度来分析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性精神所开出的两条向路,而科学与人文最终的融合也是人类理性精神的回归;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的变更相互关联,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民族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背后的深层是民族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败, 这是我读<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科学精神不败, 在于探索者一如既往, 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也正是钟南山院士对科学的大胆探索精神, 推动着他科学人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再向上.科学、科学精神不败首先源于社会对科学的需要, 源于不断进取和永葆科技活力的创新环境, 源于社会对科学投入与应用的合理回报.科学势必会战胜SARS这一人类面临着的共同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人类的基本精神,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牟宗三先生认为道统、学统、政统三位一体,方能构成完整意义的人文世界。他欲以此疏导出中华人文的道德宗教、民主政治与知识科学的基本精神,进而倾心于家国乃至社会的整体改变。他清楚地意识到,整个社会尚未确立文明的两个基点即人性与理性,社会民众对于科学与民主的感性触及与功利期许并不能换来真正的科学精神与民主制度,通体朴素的民众愿望换来的只是科学与民主的畸变形态,其结果不但无益于中国的社会民生,甚至还有可能伤及民族的文化生命,丧失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从而导致整个民族在文明中的式微和缺失。  相似文献   

10.
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弘扬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理工科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与模式.理工科高校加强艺术教育,对于形成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的作用表现为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在学术和工程技术领域取得成就;理工科高校加强艺术教育,对于塑造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功能表现为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能够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今后,我国理工科高校如何选取积极有效的路径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关系到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及未来,还关系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树立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开拓创新、独立思考,培养敢为人先的科学气质;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为指导,重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进程中,社会治理、社会管理正经历市场经济的严格选择。由于科学发展规律的作用,旧的、根深蒂固的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相吻合的控制型治国理政理念,必然转向以科学精神、市场竞争为核心的法治德治相结合相统一的崭新理念。随着整个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推进,道德伦理信念的养成,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交往中人的自由自觉本性及其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体的自治自为,将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不容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作为培养和创造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高等院校 ,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创造能力 ,还包括创造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科学素质的创新教育难以完成 ,人文精神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高等院校应进行博雅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物质价值高扬了,而精神价值却在失落,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人的严重异化。对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基本现状和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作了价值分析,从学校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提出应把人文精神的修复和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重点从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德育理念、方法、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并侧重从道德底线的构筑、从基本人格的培养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医学教育特点,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是医学人文发展的基础。医学的本质以及新时期人类对健康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大批具备高尚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意欲取之,必先予之。医学院校在培养、训练医学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用人文知识去浇灌他们,用人文精神去熏陶他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用人文的精神去关怀、滋润、影响在校医学生,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在不确定性的约束下,科技创新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科技创新文化中可以透视出主体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精神,包括科学精神、社会精神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而表现出来的共生文化,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有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和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意义上科学与人文分别表征着人的生物性肉体和精神性灵魂的两重文化存在样式,人文文化所彰显的精神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存在.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内蕴着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即人文价值、人文意义、人文理想和人文批判.因而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的是人文文化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相似文献   

19.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当代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 ,人文素质较差的现状 ,详细剖析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进而阐述了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途径。以期能够利用科学精神及基于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培养和造就具有健全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理想信仰教育为基础、争先创优教育为核心、组织纪律教育为关键.可通过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加强研究生党性培养;励志成才和科学教育增进研究生专业素养;生活激励和工作指导强化研究生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