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代宋诗选本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宋诗选本现可考者约有十三家,它们一方面是对时人过度轻视宋诗的反驳,另一方面又没有从根本上超越崇唐抑宋的时代风气,而在选诗标准上多持以唐存宋的态度。明代宋诗选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献上,一批珍贵的宋诗文献通过其整理而得以保存至今,同时,它们也是清初宋诗选本的文献来源,对于清代宋诗的复兴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其文献上的诸多缺陷也因此给清代选本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诗歌选本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文学批评形式。透过清人所编宋诗选本这一重要窗口,可以观照出清代宋诗学的历史进程。辨体是诗界、选坛的首要命题。在唐宋诗之争的大背景下,清人主要从性情之真伪、源流之正变来辨宋诗之体,追求"真"宋诗,最终趋向分体各师,折中融通。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宋风行,带来了宋诗选本的繁荣.据笔者仅见,现存可知见者共有59种.其大量出现,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宋诗文献,反过来也促进了清代宋诗及宋诗学的复兴,并成为后人选宋诗的重要文献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诗歌选本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文学批评形式.透过清人所编宋诗选本这一重要窗口,可以观照出清代宋诗学的历史进程.推宗是诗苑、选坛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清人大抵从渊源正变、学识境界以及思想性情来推举苏轼、黄庭坚、陆游诗.  相似文献   

5.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能对比不同选本所录王诗的篇目,大体还原王安石名诗在清代的形成过程,又能通过一些在清代影响深远的编选者对王诗的评价,了解清人对王诗进行取舍的依据和要求,从而明确清时期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概况。  相似文献   

6.
有清一代,学宋蔚然成风,宋诗总集的编选亦随之兴盛.考其编选动因,盖可分为四种:对唐宋诗之争的回应、弘扬诗教以改变颓靡的诗风、指导初学、辑存文献,这与当时的世风、诗风、学风都是有关系的.清代宋诗选本,如实地记录了宋诗文献的原貌.有些选本,尽管没有提出明确的诗学主张,也没有蕴含指导创作的具体法则,但只要它们能流传至今,客观上即对宋诗文献的保存发挥了重要作用.繁多的宋诗选本、多元的选录标准、不同的诗学价值,正是清代宋诗运动兴盛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7.
清诗承明制,复古习气不改,此其同;明人喜言唐,清人则多尚宋,此其异。清人编辑宋诗选本,作为对清代宋诗运动的一种回应,也打上了极其鲜明的时代诗学思潮印记,并成为选家诗歌审美观念的实践载体。然究其实,此种行为,并非仅体现为编选者单纯的文学活动,它还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地域文化、选家素养、刻书水平、藏书条件等因素关系密切。受这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清代宋诗选本的编刻上,则呈现出鲜明的地域不平衡性特征,即编刻活动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8.
宋诗选本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宋代的始兴期、元明的中衰期、清代的复盛期,这与唐宋诗之争中宋诗历史地位的变迁是一致的。而综观宋诗选本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宋诗总体上不如唐诗,宗唐、宗宋派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对立冲突之后,到清代逐渐走上了融通唐宋、不拘一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宋诗百一钞》版本至少有16种。它以"原本忠爱,温柔敦厚"为选诗宗旨,在题材上强调宋诗的伦理价值和盛世气息,在诗史叙述上具有扬"初"抑"晚"等倾向。这是清代宋诗选本庙堂化的产物,也是乾隆时期盛世文化的反映。沈德潜格调学亦深刻影响了《宋诗百一钞》,选诗主近唐远宋,但另一方面,编者又对宋诗体派流变保持了较大的尊重。《宋诗百一钞》的理学气息并不浓厚,认为它选诗依从理学标准的看法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0.
<宋诗百一钞>版本众多,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它的出现是乾隆盛世文化在宋诗选本领域的反映,也是清代宋诗选本庙堂化的必然结果.<宋诗百一钞>以"原本忠爱,温柔敦厚"为选诗宗旨,诗学思想一方面受格调派影响,主宗唐,另一方面又对宋诗体派流变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其近唐远宋的诗学思想主要通过差异化的诗史叙述得以实现.另外,认为它选诗"从理学标准"的传统看法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王运是晚清较有影响的诗人 ,其《八代诗选》代表着他对汉魏六朝诗的诗学倾向 ;夏敬观《八代诗评》在《八代诗选》的基础上对王氏评语进行阐发与辨证 ,且更多的从诗歌史的角度讨论八代诗史 ,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两代学人的学术传承  相似文献   

12.
六朝的文学观念,无论诗赋乐府还是实用型文章都属于"文",都要讲究与文体要求相符的语言美,任昉的骈文即代表着梁代实用型骈体文的最高水平.由于文学观念的差异,历代对任昉骈文的评价分歧较多,主要集中于用典特点及其有无逸气两方面.明清时期有多家评论,但大多为评点式的,难免以偏概全.至现代学者刘师培、骆鸿凯,才较为全面、深刻和细致地分析和概括了任昉骈文的艺术特色与语言魅力.而当代学人对任昉骈文普遍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3.
南朝咏史诗不仅数量较多 ,超越前代 ,亦有像颜延之这样的优秀咏史作家。更为重要的是 ,南朝咏史诗表现出前代所无的新特征 :怀古诗的形成与成熟 ,“赋得”题咏史诗的出现与创作 ,咏史乐府创作题材的女性化与趋同化。南朝咏史诗的贡献在于 ,确立了咏史诗以悲为美的美学特征 ,在贯穿古今时空的古迹场景的描绘中去追寻历史古人的咏史怀古模式、否定结构 ,对诗作形式作了自觉探讨 ,为唐代咏史诗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自有唐至清,李白诗歌均有着广泛的接受者,他们中既有文坛名流,如唐宋之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元明之杨维桢、萨都剌、高启、王世贞,清之屈大均、黄景仁、龚自珍等,也有众多普通文人和下层民众。唐宋人重其奇思壮采,元明人学其傲岸个性,清人更注意其风雅传统、经世思想。历代对李白诗歌接受的普泛性,除杜甫之外,无人可与之比肩。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一书,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探研词的源流正变、体制特点,新意频出,在词论史的研究上,填补了前一阶段的理论空白。该书有较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鲜明的主体意识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评《诗归》     
钟惺、谭元春选诗的特色是剔肥拣瘦 ,批豪纠俊。评诗的特色是抉隐阐幽 ,望道有见 ,触处洞然 ,评诗在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版刻图录》是一部反映了中国历代版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书对版本鉴定工作、书籍印刷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当注意《中国版刻图录》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以《中国版刻图录》(1961年第二版)为依据,对其宋金元刻本部分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18.
梁廷柟是清代著名的南汉史学家,也是一个岭南文学家。在诗歌题材方面,他的写景诗、赏艺诗、鉴古诗较有特色,成就较高,但作为一个由清中叶进入近代的诗人,又处在抗英斗争的前列,却缺乏时代的强音,让人不无遗憾。他的诗歌艺术主要处在模仿唐宋诗歌的阶段,既有古人面目,但也有我之性灵,这是梁诗取得成就的一个要素。梁诗主要学韩、苏,字法、句法上有得有失。作为岭南文学的一个部分,梁廷柟的诗歌,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岭南文学史上应该给予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张志和 《南都学坛》2001,21(1):65-68
《史记·孔子世家》首先提出孔子删诗之说,其说在汉魏六朝以前无疑问,到唐代孔颖达首先提出异议。嗣后,主删诗说与非删诗说便成为孔子与《诗经》研究中的聚讼之一,对先秦典籍中诗的流传与使用以及古代的所谓“采诗”、“献诗”之说进行分析,考察孔子与诗的关系,可知司马迁所言的“古者诗三千余篇,乃至孔子,去其重……”这个“三千”是概略言诗歌之多,不是指孔子之世有现成的诗三千。非删诗说和主删诗说的错误都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宋代诗歌最著名的选本之一,钱钟书的《宋诗选注》论诗很有特色。他运用了诙谐与幽默的行文方式,让人们在笑声中去感悟与思考宋诗的内蕴。同时他还运用了“车轮战法”及比较与打通的方法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使问题的来龙去脉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宋诗选注》之所以为人们津津乐道,其独特的论诗特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