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天佑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铁路巨擘与科技前驱。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关心国事、热烈支持保路运动、支持辛亥革命、支持中国政治改革、捍卫民主政治理想的伟大的爱国者。詹天佑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与贡献,就像他在中国铁路事业上的贡献一样,也将永远被我们后人铭记。  相似文献   

2.
詹天佑与清末民办川汉铁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中 ,不仅开创了中国独立造路的奇迹 ,建成了震惊世界的京张铁路 ,而且率先支持在 2 0世纪初兴起的民办铁路事业 ,并亲自主持艰险异常的民办川汉铁路。当清廷在1911年 5月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后 ,他勇敢地支持保路运动 ,进而支持辛亥革命。这是他对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凌鸿勋是继詹天佑之后,将西方铁路科技技术引入到中国,并逐步实现铁路设计与建设自主化的又一重要人物。在抗战时期,他不仅在艰苦环境中在西部建筑铁路,而且通过实地考察,对西部边疆铁路提出了系统而可行的规划,体现技术专家的智慧和爱国热忱,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
漳厦铁路是福建省的首条铁路,实际路段是从厦门对岸的嵩屿到距漳州市区16公里的江东桥,全长28公里。该路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九(1907年7月18日)开工修建,宣统二年四月(1911年5月)峻工营运,1927年完全停止通车,到1942年所存路轨全部被盗,前后只运行16年,存在35年。这一悲惨结局是旧中国的地方铁路命运的一个典型缩影。因此,考察漳厦铁路的兴建过程和夭折原因,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一、闽省首条铁路兴建的原因闽省首条铁路的兴建具有如下原因:(一)从全国形势来看。一方面,诸国列强在甲午战后加速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步…  相似文献   

5.
张绥铁路是内蒙古地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直接催生了集宁城,壮大了包头城,影响了归绥的城市格局,促进了集宁、丰镇、归绥、包头等城镇的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商业化,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人口大幅增长.张绥铁路对内蒙古地区城镇近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修建"中国-印度洋(成都-吉大港)铁路",开辟大西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对外交通线路.大西南运往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外贸物资经由这条路线比经由马六甲海峡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运费,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国防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时期关于修建铁路的争论中,刘锡鸿提出了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的思想,该思想不仅使他成为反对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也历来被学界视为封建顽固势力的典型代表.那么,到底应如何看待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的思想?从刘锡鸿个人的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君主专制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可知,一味强调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的保守的一面,而忽视其合理的一面,未免有失偏颇.刘锡鸿提出反对修建铁路的思想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我们不仅要看到当时无论反对派或赞成派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也要看到制度因素对晚清时期铁路建设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的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有过关于铁路建设的一场大论争,刘锡鸿作为反对派的代表,其主张颇具特色。他将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概括为八不可行、八无利和九有害,阐述得最为全面,影响也最大。透过刘锡鸿的铁路思想,我们可窥见晚清守旧思想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将要修建的精伊国铁意义深远,关注建设中及运营后的财务问题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该线的运量、运能、运输手段、运价、收入、成本、工程造价、建设资金筹集、竣工后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论证,吸取新疆北疆铁路、兰新复线、南疆铁路库—哈段修建和竣工后管理的成功经验,对该线的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对策提出了可靠的财务分析。这对于修建资金的筹集和节约投资、提高工程质量、加快进度、发挥铁路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胶济铁路与济南商埠的兴起(1904——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交通体系的建构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联研究是近年城市化研究新的生长点之一。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成为推动济南自开商埠与促进商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胶济铁路通车促进了济南商埠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济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之中枢,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  相似文献   

11.
60年代,陇海铁路线贯通到新疆,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这条大动脉的贯通大大缩短了新疆与内地经济发达省区的时空距离,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带动了新疆经济的发展。80年代,南疆铁路贯穿天山,贯通到南疆重镇库尔勒,使南疆有了铁路,1996年9月动工修建的南疆铁路西延工程,使南疆铁路横贯了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也是新疆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封闭的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滞后。因此,南疆铁路的修建将为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一、对南疆铁路为本区域发展带来…  相似文献   

12.
铁路是近代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李鸿章在甲午战前对修建铁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是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日益显露的认识。李鸿章把“海有铁舰、陆有铁路”视为求富求强的主要途径。甲午战前,在李鸿章的一再倡议下,清政府修建了名青铁路,津沽铁路、关东铁路、台湾铁路。甲午战后,铁路的作用日显重要,李鸿章兴修铁路的愿望更为迫切,并提出通过修路发展经济,建议提高关税、筹借外债、征集商段解决修路经费问题。在李鸿章的密切关注下,甲午战后,铁路修建成为清政府的一项“实政”。由此,并针对史学界存在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观点,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证,提出洋务运动并未因甲午之战失败而彻底破产,相反,因受甲午战争的刺激,获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要致富,先修路",这早已为入们所熟知。发展交通,修建遍布全疆的铁路网,这是新疆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梦想逐步在变为现实。60年代,陇海铁路延伸到新疆、新疆境内有了第一条铁路;80年代北疆铁路和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正式运营,新疆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从1996年9月份开工修建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将使南疆与全疆乃至全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如此,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下同)建设工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做为晚清政府重臣,清末倡办洋务运动和最早主张兴建铁路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已有不少论述,在此不论。本文试就当中国酝酿兴建铁路,中国大地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中国人兴建第一条铁路时期,李鸿章的思想认识发展变化轨迹,略谈几点看法。一铁路知识...  相似文献   

15.
先祖父詹天佑(1861-1919)被誉为我国近代工程技术界先驱,他幼年考中清政府选派首批幼童出洋,自1872年起,留学美国九年,1881年毕业放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归国后,怀着一颗热爱祖国之心,把在国外学得的知识与技能,贡献效祖国工程建设事业。他从事铁路建设三十年,奋发图强,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为发展我国铁路和开拓工程事业,奋斗终生。维护我国铁路修筑权利,致力铁路法规建设,是他一生业绩中之重要内容。一、维护路权,抵制列强侵略,发展铁路事业。我国近代铁路修筑史是列强侵略我国及我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历史。清末,…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是动员资本,集中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88—689页)对于股份公司股票的发行,证券交易所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因此,证券交易所是一个投资场所。但是大家知道,证券交易所又是一个投机场所,一个“赌场”。股票(证券交易所交易  相似文献   

17.
论东南自保     
北直隶局势恶化后,芦沟桥至保定的铁路线和比利时工程师们的生命安全开始面临义和团的威胁。中国铁路和轮船招商局督办盛宣怀因此而受到比南中国任何人都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一方面来自其部属(包括外国雇员),另一方面来自关心战事的有关各方。此外,由于盛宣怀为修建中国通讯系统长期同外国人打交道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再加上他掌管着上海通讯设施,消息灵通,因此,他很早即上书朝廷和有关官员,力主反对义和团,并且充当了东南督抚们为维持辖区内的安定而协同努力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18.
滇越铁路的修建及其通车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越铁路是法帝国主义者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掠夺中国人民而修筑的一条窄轨铁路。这条铁路的修通,从签约、察勘、动工,直至筑成,无不是我国外交史上极沉痛的事。作为法帝国主义者侵略我国西南诸省的主要工具之一的滇越铁路,对我省的危害尤其严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关系很大。因此,认真研究这  相似文献   

19.
【说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帝俄为了侵略中国,争霸太平洋和亚洲,诱逼清朝政府同意修筑一条横贯中国东北的铁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而被引进来的。西方侵略者用炮舰打开了闭关的清朝帝国的大门,为了扩大对华侵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俄、英、美等国把修筑铁路提到对华侵略的日程之上,它们对清政府接连不断地提出在华修铁路的要求,但都被拒绝了。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湖,而攫取中国铁路权,则是列强侵略中国计划中的首要一环,所以它们争先恐后地利用不同方式吞噬中国的铁路权。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九年,中国的绝大部分领土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各自划分的“势力范围”,中国一万多公里的主要铁路干线都被帝国主义各国控制着。与此同时,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由肤浅转为深化,刘铁路的态度由排斥转为接受。一八八一年,为解决开平煤矿运煤的需要,建成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一唐胥铁路。中法战争后,倡议筑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