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外期货价格与国内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反映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国际CBOT豆类期货市场与国内DCE豆类期货市场的传导关系、传导路径、传导效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国际豆类期货价格对国内豆油期现货传导作用比国内豆类期货价格更强;DCE豆油现货价格与CBOT豆油期货,DCE大豆1号期货价格与DCE豆油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与CBOT大豆期货、CBOT豆粕期货、DCE大豆2号期货以及DCE豆粕期货价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溢出视角,利用DCE与CBOT豆油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数据,实证分析了夜盘交易启动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夜盘交易的启动,未能有效提升DCE豆油期货对CBOT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效应,CBOT豆油期货对DCE豆油期货的收益溢出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夜盘交易前,CBOT对DCE豆油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夜盘交易的启动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夜盘交易启动后,DCE与CBOT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综合来看,夜盘交易影响DCE向CBOT信息溢出的主要渠道为波动溢出而非收益溢出,夜盘交易未能有效提升以DCE豆油期货为代表的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定价权。  相似文献   

3.
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变化是近年来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借助纽交所原油期货和大连大豆期货、玉米期货周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大连商品期货市场的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传导方向和路径以及传导效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呈现同向波动,原油期货价格每波动1%,则国内玉米价格波动0.186%;从短期来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并不显著。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大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比玉米期货市场更为有效,国内大豆的定价权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石油价格新一轮的大幅上升和剧烈波动引起各方对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广泛关注。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四种WTI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估算出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揭示了期货市场在国际石油价格发现中的作用。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期货价格单方面引导了现货价格,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美棉花期货价格引导和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棉花期货上市至实证结束期间796个价格数据,运用Eviews软件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和美国棉花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棉花期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两者具有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中美棉花期货价格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引导关系;短期内美国棉花期货价格变动是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变动Granger意义上的原因;中国期货价格虽受到美国棉花期货价格的影响,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大连商品期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及现货价格数据为例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度 ,发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进一步分析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 ,发现期货滞后价格对现货价格没有引导关系 ,现货滞后价格对期货价格也没有引导关系。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即时的双向价格引导关系  相似文献   

7.
商品在期货市场上的期货价格与在现货市场上的现货价格由于受共同的因素的影响,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又由于独特因素的影响,具有短期的动态差异,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是分析其关系的有效工具。以上海期货市场的期铜为例,依据协整理论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其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为例,对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对价格进行建模时,结构突变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忽视结构突变将得到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无关的错误结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而得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间存在价格发现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风险溢价条件下的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溢价理论框架下,借助协整分析法和似然比方法对我国农产品期货的代表品种大豆期货市场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豆期货价格与未来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距最后交易日四个月以内时,大豆期货市场支持风险溢价假说,在风险溢价条件下具有长期效率;同时弱外生性检验显示大豆期货市场仍存在短期失效的情况,因此市场交易者需要注意短期内大豆期货价格并不是其未来现货价格的良好指示器。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以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品种聚氯乙烯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ECM等技术方法分析我国PVC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VC的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具有单向传导关系。短期来看,PVC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动态修正作用;长期来看.PVC期现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脉冲冲击效应函数图表明,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的冲击强度低于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1.
期货市场国际关联性主要通过同一期货产品在跨国跨市场的期货价格互动关系上体现出来。通过利用协整检验、动态预测、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技术对中美豆油期货市场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大连、芝加哥交易所豆油期货价格和中国豆油现货平均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总方差中来自于大连、芝加哥期货市场舜口中国豆油现货市场分别为52%、38%和10%。在世界豆油期货市场中,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影响力与权威性都比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更大和更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早籼稻期货的推出引发了社会对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粮食定价中心、能否拥有世界粮价话语权的关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郑州期货市场(CZCE)、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及泰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AFET)3个最主要的稻谷期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三者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且郑州期货价格引导芝加哥期货价格。此外,世界稻谷期货市场总方差中来自于CZCE的方差为39.43%,来自于CBOT的方差为26.58%,来自于AFET的方差为33.99%。鉴于现有的市场影响力和地位,我国要努力通过完善国内市场和健全期货市场等方式获得国际稻谷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豆自给率低于40%,大豆价格波动剧烈,尤其是受到进口大豆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损失严重。导致我国大豆产业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激增,二是管理制度缺失。为了实现我国大豆产业安全,必须确定生存、调整、发展等三个层次目标,并要提高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制定大豆补贴政策,扶持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约束外资行为,控制大豆进口规模,充分发挥优势开拓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产品金融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和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的联动,农产品的金融属性日益明显。基于2000-2012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的月度数据,从农产品金融化视角分析玉米期货价格波动情况,选择货币供给量、货币价格和投机情况三方面可量化因素分析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和投机资本对农产品期货价格有推动作用,而美元指数对价格有抑制作用,金融化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防范过度投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GARCH(1,1)模型、Engle-Granger两步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对汇率波动对中国从美进口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从美进口长期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存在且较弱、汇率波动效应不存在;中国从美进口误差修正机制存在且较强;中国从美进口短期价格效应和汇率波动效应存在且较弱;美国政府通过人民币升值和增加浮动性来增加对华出口和向中国转嫁次贷危机不利影响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态势及周期性特征,以期为稳定农民的市场预期,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提供参考。在对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的基础上,以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周指数为样本,采用TARCH类模型,分析了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周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其波动具有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和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和相关主体可根据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期的大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密切关注价格上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8.
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其波动对居民的经济福利会产生影响。运用中国1995~2010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IDS需求系统模型估计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借鉴Minor&Goletti福利效应模型,测度了粮食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福利效应,粮食价格下跌10%,城镇居民低、中、高收入组的福利平均变动分别为0.52%、0.32%和0.19%。而粮食价格上涨10%,城镇居民低、中、高收入组的福利平均变动分别为一0.14%、一0.74%和一0.4%。基本结论是:粮价上涨,城镇居民福利损失,粮价下降,城镇居民福利改善。由于粮食需求收入弹性随收入等级增加而逐渐降低,粮食自价格弹性随收入增加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粮价波动对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影响大于中、高收入人群。因此,政府应更加关注粮价波动对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影响,通过完善价格补贴制度等措施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构建包含预期因素的银行间利率向银行存贷款和债券利率的传导机制,运用NARDL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即期银行间利率向市场利率谱系的传导效率取决于其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传导效率;中国银行间利率向短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与美国、欧元区相似,但向中长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相对较低,部分利率传导存在短期正向非对称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国银行间利率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影响衰减较快,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建议增强即期银行间利率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影响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银行间利率的波动性、提升银行间利率传达货币政策意图的能力和对未来利率走势进行前瞻指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