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汇储备作为开放经济国家的一项重要国际储备资产,是一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重要工具.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经常项目长期盈.经常项目的长期盈余,是中国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决定的,这是高额外汇储备来源背后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外汇储备是一国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判断一国经济内外是否失衡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系到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的能力。我国自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十分迅速,截至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95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过量增长,有许多不利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外汇储备过量,造成了我国货币发行的外汇占款过多,央行发行货币冲销总量过大,央行的独立货币政策受到了较大的挑战,经济的外部失衡引起了内部的失衡。因此对于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的判定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测算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考察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尤其自2002年以后呈现超速增长态势.根据国际上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我国外汇储备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量来说,都已超出国际公认的常规标准.分析了我国这种高额外汇储备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不利于宏观经济平衡,增大了储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提出了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完善公开市场业务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引发了学术界对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的激烈争论.根据外汇储备需求理论,在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长期均衡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外汇储备相对不足,而2000年以后外汇储备超出适度规模,而且过剩差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对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短期动态调整过程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在短期中主要受到上期实际规模与长期均衡水平差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国际收支变动率和汇率浮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于是储备规模到底多少比较合理,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理论上是通过对传统因素的分析来确定的,然而由于制度的不完美和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外汇储备还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为减少储备规模不确定性,必须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当前已经积累起巨额外汇储备。巨额外汇储备来自于中国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外部不平衡,而造成经济外部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又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不平衡。要从根本上解决巨额外汇储备问题,应该对经济发展的内部不平衡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出口导向模式,转变过度依赖外需和外资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储备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超额的外汇储备蕴含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其规模的急剧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现状及特点分析出发,探讨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外汇结构的单一所蕴藏的巨大风险。并对如何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再探索"一文的进一步发展。在已经建立的基于内部均衡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框架下,引入外部平衡约束,进而将模型拓展到基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的长期均衡汇率模型,即"尖峰模型",并给出了尖峰模型的运用原理。  相似文献   

9.
外汇储备是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为确保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必要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趋势作出确切的判断。在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利弊影响基础上,对我国1981年以来的外汇储备数据构建ARIMA(1,1,1)模型,并据此进行短期预测的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内,我国外汇储备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高额的储备余额对国内经济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为此提出了"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均衡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内外各种研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先对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实际持有量进行回归,探讨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再采用非均衡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动态调整模型,推导我国外汇储备基本需求模型,并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需求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已超出了最优规模.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大部分以美元形式持有,在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产生大量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损失,而且超额储备对经济也有不利影响之处.为了克服这种不利影响和避免损失,有必要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积极管理,使其在保值升值的同时,发挥更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外汇储备规模、汇率与货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本币汇率水平和汇率的波动率负相关,外汇储备规模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取决于外汇储备的相对规模,当外汇储备规模低于最优规模时,外汇储备规模增加降低了该国货币国际化程度;当外汇储备规模超过最优规模时,外汇储备规模增加能够提高该国货币化程度。日元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假说,且日本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降低了日元国际化程度,本文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对日元国际化的抑制是由于日本外汇储备"不足"而非外汇储备规模"过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国际储备规模合理与否,应当以最优国际储备存量和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稳定汇率能力为标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国际储备和汇率稳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长期看,中国的国际储备需求主要由国民收入、进口倾向、储备的机会成本、债务风险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因素决定;从短期看,中国的国际储备需求还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实行经常项下强制结售汇制,与不存在强制结售汇制国家相比,同样水平的国际储备稳定汇率的能力要低.取消强制结售汇制,让外汇资产积富于民,可提高中国国际储备稳定汇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近年来大幅度增长。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储备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与分析,根据目前我国国际储备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得出当前我国的国际储备规模过大的结论。并通过对适度规模的界定与计算给出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于强保持适度的国际储备,对于一国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资信、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一国金融政策的重要辅助手段。对国际储备问题,我国历来十分重视,但国际储备规模应保持在...  相似文献   

16.
贸易、汇率与经济增长——对中国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储备和对外贸易摩擦的增加,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中反对贸易扩张的呼声此起彼伏.本文从理论与历史的角度分析与回顾了贸易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绝对重要性,贸易不仅可以促进分工、冲销报酬递减效应、促进城市化发展,而且还决定了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兴衰.历史的经验还告诉我们,促进贸易发展最为重要的方法是选择一个有竞争力的、能够保持汇率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可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但是却不能用来平衡贸易差额,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贸易差额是由结构性问题造成的.本文的研究表明,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有竞争力的固定汇率是贸易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放弃对外贸易,试图用刺激内需的方法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可行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内部需求只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与国际经济大背景相适应,外汇储备规模理论发展很快。从目前来看,较为有影响的外汇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其一是进口额说,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于1960年在其《黄金和美元危机》一文中提出。其核心为:一国外汇储备主要用于支付进口,而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相当于一年中3个月的进口额或25%的年进口额。其二是机会成本说,由J·阿格沃尔等一些经济学家于60年代末提出。其核心为: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是国内投资的收益率;一国持有的储备超过国家的需要,就意味着一部分投资和消费的牺牲;…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高额外汇储备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有利影响,借鉴其他国家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应追求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及促进内需,需进一步改革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及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等。以期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收益性,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文中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构造一个基于代表行为人的跨期均衡模型,将持有国际储备的交易性动机、预防和保险性动机以及"重商主义"动机集中到同一个框架中加以分析,探讨了国际储备需求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估计我国国际储备需求的最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在当期的最优国际储备需求量与历史上若干期的产出、资本流动以及国内信用等因素有关,直接反映了持有国际储备的前两种动机,而国内居民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偏好系数则决定了"重商主义"动机所带来的国际储备规模.基于国际储备需求理论解的数值模拟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国最优的国际储备额应为7732.27亿美元,而事实上,我国实际持有的国际储备额却达到了10704亿美元,过度储备占到总储备量的27.8%.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汇储备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规模很小,但自1994年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1975亿美元.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以及高额外汇储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最后给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问题的两类对策:一是控制外汇储备規模,二是加强外汇储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