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司的农产品统计数据,运用CMS模型分析了“入世”前后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增长源泉及其变动。分析发现:1995-2001年和2002-2005年两个阶段果蔬产品和水产品的出口增长源泉主要在于需求因素、竞争力因素,但趋势是世界进口需求拉动贡献不断提高,而竞争力因素对出口增长的贡献下降;结构因素中市场结构影响很小,而产品结构则是抑制出口增长;肉类产品前一阶段出口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而后一阶段则转为需求因素和结构因素。这表明“入世”以来世界需求扩张对三种产品的出口增长拉动效应明显,但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均在下降,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于世界需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测度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实证检验了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虽然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产品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蔬菜出口8强国家蔬菜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动态测算,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蔬菜出口8强国家进行了综合比较,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探讨了中国和其他国家间蔬菜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蔬菜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蔬菜出口优势较强,蔬菜产业竞争力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出口对象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对中国蔬菜产业的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双边贸易国间的距离对蔬菜出口具有逆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戴翔等 《统计研究》2018,35(6):56-67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出口存在着名义增长和真实增长两种情形。面临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当前中国制造业名义出口面临“天花板约束”,而破除约束的路径之一就是依托制造业服务化提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实现真实出口增长。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在整体和细分层面上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样本经济体2000-2014年制造业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行业层面,以出口内含服务增加值为表征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深入发展趋势,但中国在样本经济体中排名较为靠后。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与制造业出口内含国内服务增加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含国外服务增加值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破除出口“天花板约束”,依托制造业服务化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具有广阔空间和余地,也是可行的路径之一,但需要区分制造业出口内含的服务增加值来源结构。即通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弱化制造业发展对国外服务业的依赖,对确保上述路径可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统计指标,结合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结果发现,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主要是跨国企业的出口所致。结合钻石模型,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
要素价格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ISIC的跨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静  路瑶 《统计研究》2010,27(8):56-65
 基于ISIC两位数分类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对于OECD国家相对实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纺织服装、造纸等低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低技术、中高技术行业的相对实际竞争力较低。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影响,2000-2008年中国与27个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相对提高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明显带有行业差异性,低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这两大类产业竞争力受原材料价格提高影响更为明显,而中低和中高技术产业则几乎不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除了炼焦和精炼石油制品以外的其他几乎所有行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低技术产业受其影响最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技术能力的提高才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而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出口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基于对茶叶品种的细分,运用出口单价、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测算了1992—2009年中国不同品种、不同包装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并通过与其他茶叶出口大国进行对比,找出中国茶叶的主要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大包装绿茶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茶类,但这种优势在下降。大包装红茶竞争力最弱;1992—2009年间,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国际环境因素主要有加入WTO以及2007年的次贷危机,其中加入WTO的影响比较持久,次贷危机的影响较为短暂。  相似文献   

8.
运用结构突变理论对1978—2007年中国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产业就业量数据为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过程,说明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出现了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增长沿着确定的轨迹增长。进一步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长期稳定关系,结果表明协突变关系在各产业就业量与其对应增加值之间均成立,说明外生性冲击对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林晨等 《统计研究》2020,37(6):93-105
在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背景下,本文将技术结构意义上的“基本”性和技术进步潜力结合起来,归纳出重点产业选择的内在逻辑,并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本文进一步给出了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辨别重点产业的数值方法。基于矩阵三角化方法的数值分析发现,我国的重点产业包含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本文也同时计算出了我国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并开展了国际比较。测算结果表明: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强,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生产性投入品的竞争力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田源 《江苏统计》2002,(8):34-36
入世以后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进一步升级。制造业企业应立足子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 ,利用我国特殊的市场特点 ,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竞争中 ,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并使之成为其进军国际市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美频 《统计与决策》2017,(19):129-132
文章结合Antràs与Costinot的研究,从产业上游度视角出发,给出了一种比较出口产业竞争力的新方法.利用OECD_STAN数据库,通过测算1995年、2000年、2005年及2011年中、美国两国21个出口产业的上游度,验证了上游度指标的稳定性.并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出口产业上游度差,指出了中、美两国出口产业相对竞争力的差异及变化情况,得出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落后于美国,且存在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纺织工业系统的复杂性的特点,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建立了纺织产业安全分析的DEA模型,并对入世6年我国纺织产业的安全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纺织产业整体上产业安全度呈不断上升趋势。提高纺织产业竞争力、兼顾规模效益与技术有效性是纺织产业发展与安全并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入世后我国彩电业面临的机遇。(一)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彩电出口。目前我国彩电向国外市场的出口量仅500万台左右,而整个国际市场对彩电的需求量每年上亿台,因此我国彩电的出口潜力还较大。从国际市场上看,我国彩电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低的产品。入世后,我国的彩电企业可以直接到世界市场采购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元器件、原材料,这将降低彩电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彩电出口量。尤其是我国彩电业经过20年的发展,国内一批规模较大的彩电上市公司已成功度过产业保护期,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如康佳、长虹等),入世使其产品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拓展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技术变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虹  王红霞 《统计研究》2008,25(4):40-44
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第二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增长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本文使用DEA- Malmquist 指数法,测度了中国制造业中20个行业1997—2005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把制造业分为非耐用消费品、中间投入品和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三个部门,比较部门间技术变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TFP平均增长率为3.76%,其中技术进步是 TFP 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三个部门中,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快,资本品及耐用消费品工业整体表现最好,低水平的规模效率抑制了中间投入品工业部门技术效率的提高,从而阻碍了该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3—2018年UN Comtrade贸易数据,通过比较优势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综合指数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际产能合作建设的主力军;中蒙俄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能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是中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初级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中国形成产业互补;中巴经济走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能够与中国深化合作;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势瞩目,中国应与其协同发展该产业。  相似文献   

16.
姜琳  窦炜  潘雅琼 《统计与决策》2012,(24):119-121
文章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来测算和评估自1999年我国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各产业之间的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0年东部地区的制造业绝对优势依然明显,甚至还有所扩大,东中西部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有所扩大,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入世”给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巨大机会,而我国绿色食品企业也已具备开拓国际绿色食品市场条件,因此,积极实施国际绿色营销,努力开拓国际绿色食品市场,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绿色食品产业就成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呈显著增长趋势并在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据绝对优势,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工业制成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实证分析,详细考察了近10年来出口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并提出贸易结构优化的合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新近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需要3年或更长时间进行中期调整。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是高速增长之后的一个中期调整过程,这主要因为:由于企业改革不到位和宏观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支持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微观基础竞争力减弱,要重新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短缺环境进行数量型扩张而得来的,留下了许多高增长后遗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使中国出口竞争能力相对下降。高速增长如果不是建立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前后也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说明了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呈现出优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