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小燕 《理论界》2010,(7):149-151
题壁之风,自古有之,兴于中唐,以元白唱和为典型代表。迨于宋朝,蔚然大盛,在宋代诗话、词话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题壁诗词的记载。在这些数量众多的诗词中,有一部分是女性创作的,真实地记录了她们的生活和情感;还有一部分是文人以女性为抒情对象而创作的,也从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本文拟从这两方面来谈谈宋代题壁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2.
朱松峰 《社会科学》2020,(4):108-116
学生时期的海德格尔是以反自由主义的形象登上学术舞台的,自由问题一开始就是他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现代自由主义相对,他所理解的真正的自由是有根据的、有约束的、有秩序的,它与命运内在地根本相关。这种真正的自由是现实的自由。海德格尔学生时期所讨论的其他主要问题虽然看似与自由问题无关,但实际上都为他走向现实的自由奠定了基础和方向。而且,他的自由问题一开始就与存在问题、生存问题、时间问题、真理问题根本性地关联在一起。他学生时期的自由思想是其后来的自由思想的"来源",从而也是其未来。在自由与命运"之间"寻求人的自由乃是其自由思想的基本理路,寻求一个既超越了个人乃至人类又与之有着内在的根本关联的约束或根据乃是其原初动机,反个体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则是其根本性立场。这理路、动机和立场也是导致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的思想发生"转折"的关键,是恰切理解他后期所谓的"泰然任之"意义上的"自由"的前提,也决定了对他来说虽然自由一开始就与伦理道德问题相关,但一开始伦理道德就是指向约束自由的命运的,而不是指向他人的。  相似文献   

3.
潘金莲,中国古代文人创造出来的文学人物,在几百年的传承与重复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学母题被不断地重写或再叙。但是,在封建意识形态的掌控之下,潘金莲故事巨大的阐释空间被压抑和束缚,人们的读解系统仍然局限在封建的伦理道德观之上,潘金莲形象只是朝着程式化的方向向前滋长。一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中国,在西风的涤荡之下,潘金莲才从一个舞台、民间话语中的符号化的人物中走出,以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的形象走向人间,参与不同时代社会话语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一词在刚进入汉语语境时就产生了裂变,成为两种暗含冲突的范畴:“个体自由”与“群体自由”。而前者是应该服务或服从后者的。这一改变对新文学影响深远。鲁迅则自始至终强调个人的自由与独立,不随声附和他人的意见。虽然在接受了钱玄同的鼓动之后,他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后来又加入了“左联”。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自由,坚持在“群体自由”的名目下不能取消“个体自由”,体现了自己“骨头最硬”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作家伊·布宁以其“严谨的艺术才能”获得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的大量以乡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中,短篇小说《莠草》非常集中而又典型地反映了他在这类题材小说的写作特色:通过多重时空交错下淡化的情节,以平静的情感和平淡的笔调叙写主人公悲苦的人生,在沉静中表达布宁对俄罗斯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强烈同情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体现出布宁对生与死的独特理解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徐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几部小说集中关注女性命运,有《女娲》中对传统社会女性作为繁衍种族工具以及自觉由被吃转向吃人这样一种女性历史命运的关注,也有《狗日的足球》等小说中对当下女性生存处境的描述,女性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在现实中总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徐坤对女性在男权社会命运的关注更多的是揭示一种现实.  相似文献   

7.
庄子认为,安命能够提供一种坚忍沉毅的生存理念,使人生三大痛苦得以消解.安命的意义,还在于实现心灵自由,为逍遥蓄势.因为安命,能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把世俗欲求从思虑中驱逐出去,为更高的精神追求预留心灵空间.庄子的安命说只能使世人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即通过心灵转换,将痛苦理解为不痛苦;却并不能真正解救世人,即彻底根除引发痛苦的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8.
贾元春既是一位具有"宫怨"之悲的政治联姻的受害者,又是开放大观园力求"情感补偿"的恋爱婚姻的支持者,还是劝诫家人"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的家族命运的忧虑者.贾元春虽然贵为嫔妃,但还是没有获得自由和幸福,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无法保全,她也是作者所同情的悲剧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婚恋叙事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世界,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缺席”状态,他们成为小说中展示女性命运的映衬之物。张爱玲婚恋叙事中的“不完全”父权家庭和“象征性”消失的夫权家庭中的男性形象,凸现出她对女性生存处境和历史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活动”把握为内在相联的二个基本研究向度 ,阐明了建立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上的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自由 ,是否定自己的否定物的自由 ,是根源于“痛苦”、“斗争”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重视物质生产劳动 ,就在于人只能在首先是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劳动这一真正的人的活动之中实现自己 ,如果将此视为“劳动拜物教”或是对“人”的否定 ,也就失去了与马克思交谈的资格  相似文献   

11.
12.
在海德格尔1928年夏季学期的讲座《从莱布尼兹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中,“自由”成了核心关注之一,对于他整个思想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这个讲座从自由与命运、必然性、合法则性、约束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出发来理解自由,把自由规定为超越性和成为根据的根据,用它来统一作为“元存在论”(即作为逻辑学之形而上学始基)的哲学和《存在与时间》中的基础存在论,并试图从作为绽出统一性的时间性来解释这种自由的源起。这样的自由观念一方面与《存在与时间》一脉相承,另一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差别,成为海德格尔突破《存在与时间》之困境的一条新路,从而与其思想的“转折”有着根本性的关联。也正因此,这个讲座中的自由观念一方面更彻底地突破了西方传统,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其“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都有留日学生的发动与参与,在日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建构了新文学作家的生存经验,也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心理。日本经验的矛盾与丰富,特别是有关民族国家的创伤性记忆,使新文学在反抗传统和建构现代的过程中生成了某种焦虑心态和激进主张。但是,留日学生并非都是崇尚革命或信奉激进主义,他们也有享乐、颓废和唯美化的倾向。新文学的激进与自由并不是不同事物的不同特性,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中,作家通过对市镇女性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生存问题的反映,揭示了底层女性和知识女性在中国现代市镇这一特定时空里的生存现实与生命意义。市镇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拉锯和抗衡中,既要承受历史传统对其的规约,又要遭遇来自现实社会的箝制。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的女性形象描写,是作家诠释历史成规与传统文学的一种叙述路径。对女性存在的关注与思考,是作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探求,是直抵女性生存真相和历史深度的叙述。中国现代市镇小说里的市镇女性书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却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众多的读者.产生这种艺术感染力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中国新文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性.不论是小说、戏剧还是散文、诗歌,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旋律.这也证明:文学和音乐在起源上是相结合的,虽然后来因为学科分割而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优秀的中国新文学著作在本质上还是与音乐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有神的命运观深深地影响、支配着很多人的思想、行为。从远古时代的自然宗教、多神宗教发展到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代表的一神教,直至近、现代的绝大多数思想家们,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从有神的角度解说“命运”问题,都无法解决人的自由意志与神的预定之间的矛盾,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命运的天命论或宿命论。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出一个科学的唯物的命运观,使人们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做自己命运的真正的主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精神自由的艰难追索与尘世超越的逍遥理想 ,是一部《庄子》的真魂。本文试图从“灵肉两分”入手 ,揭破“身的解脱与心的希冀”缘自“体道求真与天人合一”的心理、精神、思想依据及心斋、坐忘、悬解、见独的功夫序列 ,分析了《庄子》作为彻底理性批判主义者的感性色彩与诗家情怀 ,揭示其“安”与“不安”、“顺”与“破”、“无为”与“有为”、自由中的不自由及不自由中的自由所据的割裂社会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矛盾症结 ,发掘了其哲学运思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8.
通过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等级”的相关论述阐明了“等级”概念的具体含义。黑格尔在精神发展内在逻辑的结构框架下论述了等级理论,展现出理性的机巧。市民社会孕育分化出来的殊多等级由于在理念和现实上的缺陷,必须被纳入政治国家这一更高阶段,实现现实的自由。逻辑和现实的距离终未使伟大人物黑格尔的社会政治理想现实化。  相似文献   

19.
方旭东 《中国学术》2000,(4):279-282
对关心儒家现代命运的人来说,常常不能不面对以下问题:儒家在现代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儒家在二十一世纪将如何存在?前者是要求对现状作出一个判断,后者是要求对未来给出一个预测。预测当然离不开判断。毋宁说,对儒家现实处境的判断引导与规定了对儒学未来命运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关于哲学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哲学研究是求真、哲学必然要介入社会政治等问题的看法,既是马克思在整个《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基础,是破解马克思当时碰到的“三件难事”的发生及其往后的思想转变的钥匙;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点,有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及作为“实证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性.它对于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研究立场和方式上亦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该社论不能被简单当成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作品,而应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