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指向与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 50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随着区域经济政策指向几经巨变 ,在每次大的变革之后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 ,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经济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同于发达国家 ,面临着发展、公平和效率三个主题 ,其中发展是最重要的。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指向与调节机制进行研究 ,阐述经济发展主题的转换 ,有助于我们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 ,利用好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 ,加强对西部的支持政策的力度。一、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重点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区域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状况,以及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这里笔者就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调整、优化的目标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作如下探讨。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元的。但是在多元目标体系中,通常总有一个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萌芽期、体制改革期、规划引导期、国家战略期和高质量发展导向期六个发展阶段。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在演进特征上不仅包括对中央文化产业政策的纵向跟随响应,地方政府之间还存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横向模仿竞争。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政策还存在"东多西少"的区域差异特征。从区域协同出发,"十四五"时期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优化应完善宏观与微观运行管理机制,健全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文化产业跨区域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和多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4.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总结反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经验: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市场调控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经历了逐步恢复、体系初步确立和完善创新三个阶段,呈现出科技人才外延逐步扩大、政策对象不断调整、政策与实践紧密结合、科技人才政策类型多样四个特点.经济发展需要始终是推动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的核心动力.在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方面,需要让企业人才需求、区域人才需求等多重因素成为科技人才政策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我国国家大,人口多,必须赋于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必要的权力,使其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制订地区性的法规、政策和规划;通过地方税收和预算,调节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充分运用地方资源,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表明,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加强地方经济管理的权限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方对经济的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属于区域经济调控行为。本文拟就区域经济调控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区域经济调控的函义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基于对国民经济运行形势的基本判断而采取的强力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特殊行动。宏观调控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现象,是中国经济的特有现象。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中,理论界关于宏观调控理念的研究稍显不足,对宏观调控的基本认识也缺乏共识。基于此,未来宏观调控理念的建构应注重以下几点:宏观调控应重点谋求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应重视和强调结构优化的调控目标;应从原来注重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转向经济增长质量的调控;要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平衡,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8.
曹娟 《江汉论坛》2003,(9):16-17
分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发现,自1996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特点出现了若干重要变化已开始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经济发展目标及政策的制定、宏观调控方式的运用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很难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开放省市和经济特区的发展,采取了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经济效益最优化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适度倾斜和非均衡发展,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发展经济学的要求来观察,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存在着弊端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对区域发展政策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根据国民经济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倾斜型区域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乃是消除当前区域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优化今后区域发展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5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计划经济型的向内地倾斜战略到双轨制型的向沿海倾斜战略的转变;前者未能实现效益与均衡的统一,后者则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今后的区域经济发展应选择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型和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国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应从传统的筹资性国债向调控性国债转变,国债法是宏观调控的专项法,不能简单地将国债法作为财政法的部门法。当前我国国债立法存在缺少基本法,重监管、轻调控,综合协调性差等问题。完善我国的国债宏观调控立法,应当朝着法制化、协调化与可操作化的目标迈进,并按照“主体——行为——保障”的制度框架进一步健全国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行业是总资产负债率很高、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并且深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特殊行业,本文基于资本结构理论,选取我国沪深两市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样本2001-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F检验和Hausman检验构建了混合回归模型,对资本结构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及短期偿债能力负相关,与公司规模、议价能力、运营能力等因素正相关,与实际税率、成长性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总体上看,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难尽人意。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房地产市场主体的预期行为的负面影响也是致因之一。市场主体的预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预期有助于宏观政策效果的发挥;反之,不合理、不稳定的预期将在一定程度上冲抵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同时,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政府本身的可信性和可行性又将影响市场主体的预期行为。因此,要想有效调控我国的房地产业、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务必要对房地产市场主体预期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以稳定市场预期,并提高调控政策本身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张燕  魏后凯 《江海学刊》2012,(2):78-85,238
以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为地域单元,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指数,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体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区域发展综合协调水平经历了先持续下降(1985~2003年)、后逐年提高(2004~2009年)的"U"型演变。不过,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未来区域协调化发展任重道远。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调整优化国家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区差距与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中国地区差距形成的历史原因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与地区差距的阶段性特征 ,对计划经济时期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和市场经济时期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绩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力图对中国地区差距的历史变迁进行总体评述  相似文献   

16.
应慎言“以产业优惠代替区域优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齐祥  尹合伶  尚红敏 《学术界》2012,(3):100-108,284,285
在促进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普遍将税收区域优惠政策作为刺激投资的主要措施,我国在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初期也不例外.在区域税收优惠方面,按“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梯度递减的方式体现,使东南沿海地区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远高于其他地区,形成了我国税收区域优惠政策的格局.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开放,已造就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增长极,其发展态势和增长速度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税收区域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刺激作用,造就了一批民族品牌,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目前,在我国应实行税收区域优惠政策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而不应简单的“以产业优惠替代区域优惠”或“淡出税收区域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区域内地方政府问的财税政策从传统的财税竞争转向财税合作。政府间财税合作成为合作机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间财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要从建立合理的区域税收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区域共同财政、区域内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区域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入手。地方政府间财税合作的有效实施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效应与未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税优惠政策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政策调节手段。10年来,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从财政体制、投资导向、税收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未来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关注五大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市场规则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矛盾、税收优惠政策与财政收入不足的矛盾、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利益分配矛盾、东西部经济差距与税负统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河北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文夫 《河北学刊》2007,27(2):219-221
周文夫从珠长渤地区的比较中看环渤海,从京津冀区域的比较中看河北,从津青连港区的比较中看秦唐仓,提出了河北在环渤海经济圈崛起中的发展定位长远目标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期目标是进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位,近期目标则是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宋树恩就河北在环渤海发展的近期目标,具体阐述了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八项内涵、四个实质内容,以及六大构成要素。武义青、张云认为,河北在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中,应借力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大力推进津冀产业的全面对接,在天津滨海新区的示范带动下,消除区域壁垒,实现体制创新,加快河北改革开放的进程。张波则对河北建设沿海强省中的若干政策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学设计,提出了河北省在有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开发政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0.
宋树恩 《河北学刊》2007,27(2):221-223
周文夫从珠长渤地区的比较中看环渤海,从京津冀区域的比较中看河北,从津青连港区的比较中看秦唐仓,提出了河北在环渤海经济圈崛起中的发展定位长远目标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期目标是进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区位,近期目标则是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宋树恩就河北在环渤海发展的近期目标,具体阐述了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八项内涵、四个实质内容,以及六大构成要素。武义青、张云认为,河北在建设沿海经济强省中,应借力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大力推进津冀产业的全面对接,在天津滨海新区的示范带动下,消除区域壁垒,实现体制创新,加快河北改革开放的进程。张波则对河北建设沿海强省中的若干政策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学设计,提出了河北省在有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开发政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