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华民族是举世公认的勤奋好思、人才辈出的伟大民族,具有尊重知识、崇尚创造的优良传统。古代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明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发明种植五谷和草药治病的神农氏、发明文字的苍颉、发明指南针的轩辕氏、发明陶器的陶唐氏、发明八卦的伏羲氏等,不是被尊为黄帝,就是被尊为圣人,因为“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发达的智力”。在人民群众中,尊重知识、崇拜技能的风气更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人们把有知识、文化的人尊称为“先生”、“老  相似文献   

2.
祖冲之根据前人对木牛流马、指南车的描述 ,重新设计了指南车和“木牛流马” ,这是机械的再发明。他可能改进了旧式的水碓、水磨 ,建造了千里船。功能相同的装置往往有不同的机构设计。关于祖冲之制造的几种机械 ,没有留下任何具体的可靠的记载。在缺乏基本技术记载的情况下 ,后人提出的不同设计都是难以被证实的推测 ,只是接近当时技术条件的设计较为可信。但是 ,这并不损害祖冲之在科技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有关制造指南车的记载颇多,最早有黄帝造指南车在大雾中击败了蚩尤的传说;其后,东汉张衡(约公元110年)、魏马钧(公元233年)、刘宋祖冲之(公元477年)、后赵魏猛和解飞、后秦令狐生等均造过指南车;再后则有宋燕肃(公元1027年)及吴德仁(公元1107年)。在《宋史》卷一百四十九《舆服志》和岳珂所著《愧剡录》中,对燕肃、吴德仁造的指南车的结构记述较详,对其他人造的指南车则仅记载了制造过程及其性能,从中看不出指南车的具体构造。制造指南车的记载较多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指南车比较难造,一经战乱,其器不存,就失传了,后人又需重新发明创造。有成功的,有似是而非的,也有造不出的,如《宋书》卷五十二《祖冲之传》记述:“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后秦)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  相似文献   

4.
假如古代也有诺贝尔奖的话,中国古人谁最有可能获奖? 最可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选: 墨翟 物理学一直是诺贝尔奖的重要奖项。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斐然,在热学、力学、光学、声腔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过重要的发现和发明。为全球人熟知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只是其中“小技”而已。  相似文献   

5.
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先秦和汉代“游侠”的实质作了考索.认为“游侠”是广结宾客、不顾个人利害地拯其困厄、并由此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和强大力量的人.同时也探讨了从“游侠”演变为“武侠”的过程,认为“武侠”文学是唐代开始逐渐兴盛的,在这些作品里的“武侠”与“私剑”有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的侠文化是从写“游侠”的历史作品进到写“武侠”的文学作品,而在写“武侠”的文学作品中,又经历了一个汉代的“游侠”精神从保存到丧失,到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获得发展和质的飞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汉代在吸取前代蚕桑业经验的基础上,将蚕桑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汉代蚕桑业的概况。一、发达的汉代蚕桑业汉代的蚕桑业十分发达,当时不仅有“环庐树桑”式的小规模经营,而且还出现了“千亩桑麻”式的大面积种植。汉代蚕桑业的区域也很广泛,在南至海南岛、北到内蒙古、西至新疆、东到齐鲁的广大地区内均有蚕桑业。特别是在黄河流域的齐鲁冀豫地区,蚕桑业更为发达和普遍。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班固称之为“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戴衣履天下。”齐地出产的丝织品,有产于定陶  相似文献   

7.
<正>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壹。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到其他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再批判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有着四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界文化历史上作出过重大的贡献,这是一不容否定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科学,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别的不说,那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至今仍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已用了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物质条件.马克思也曾论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传统的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历来都认为汉代是“经学时代”,认为儒家思想是汉代学术思想的中心,认为儒家由“子学”发展为“经学”并最后堕落为“神学”是汉代学术思想发展史的主线,而对于在整个汉代自始至终存在着的众多的其他学术派别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思想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摆脱这种以经学概括汉代学术思想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对于儒家之外的学术派别尤其是道家学派在汉代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作一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还发明了最早的医药等,为远古渔猎时代进化至农耕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备受先民推崇,被尊为三皇之一.后人称颂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将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称为炎黄,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汉代已经有了祭祀炎帝神农的活动,而且有专门的祭祀场所,如“神农社”之类.汉代画像中常见有对炎帝神农事迹的描绘,虽然这些事迹具有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却形象而又生动地表达了对炎帝神农的崇敬.现代各地对炎帝神农的纪念活动,便继承了汉代以来的优良传统,将寻根问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张扬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核心是雕版印刷术原理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发明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之末的汉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件雕版印染品,已经完全具务了雕版印刷术的基本科学技术原理。汉代雕版、套印、用色、连雕带套带敷、镂空版套印以及“夹缬”诸项具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包括了宋元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术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各项主要的技术。雕版印刷术原理分别在纺织品和纸张上先后呈现出灿烂的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12.
聪喆先生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二期发表《古代羌人的一项重要发明——也论“皮筏”的历史及其它》一文(以下简称“聪文”),批评邵永强、魏通二同志关于皮筏自元代始有的误说,认为皮筏是东汉时期生活于青藏高原的羌人的发明,且由此铺陈这一发明  相似文献   

13.
印刷术是人类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手段。我国最早发明印刷术,并传播到许多国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我国很早就有印章和拓石,后来,有人把印章和拓石结合起来,扩大印章面积,在木板上雕刻文字,然后蘸墨铺纸刷印,我们祖先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汉代说、隋代说、唐代说、五代说等等。主张汉代发明印刷术的人,主要依据元朝人王幼学《纲目集览》卷一二对东汉人张俭因反对  相似文献   

14.
吴晗同志的《海瑞罢官》,邓拓同志的《燕山夜话》……都曾被“四人帮”加上“借古讽今”、“影射现实”的罪名,一棍子打入十八层地狱,作者也因此受到残酷的迫害。现在这些同志的冤案已得到平反昭雪,但是“借古讽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却还没有恢复名誉。即使在为这些同志平反的文章中,也多避口不谈甚至矢口否认他们有借古讽今的动机,认为说他们“借古讽今”是“欲加之罪”,是“莫须有”。文痞姚文元硬把“借古讽今”和“反党”,“反社会主义”联在一起,现在自然是没人信了,但在我们一些同志的心目中,总还觉得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借古讽今未免有点不得体。 现在应该是为“借古讽今”恢复名誉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羽人”是汉代艺术中一种特殊的人物造型 ,在汉墓装饰中频频出现。文章通过对考古出土羽人造型艺术品进行的类型分析和艺术形象分析 ,并结合文献资料来揭示“羽人”造型艺术品的内在含意。汉代艺术品中“羽人”形象正是汉代人们认为能通过“羽化升仙”实现其成为“神仙”梦想最有效途径的明证 ,羽人形象本身所体现的升仙思想 ,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6.
俞强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作为“发明”的诗和作为“发现”的诗两大类,文章从优雅的基调、深刻的生命意识两个方面来论述俞强的作为“发明”的诗的特点。认为这些“无中生有”的诗因为直抵事物的内部而产生强大的关学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 “举谣言”与“行风俗”是汉代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这两项内容,却往往被研究汉代官吏考核制度的同志忽略了。本文拾遗补阙,略陈己见。一“举谣言”“谣言"一词,在汉代的意义,并非如我们今天所理解和使用的“凭空捏造”之意,而是指民间流行的歌谣。“曲合乐曰歌,徙歌曰谣”,与乐曲配唱的韵语便谓歌;不配乐曲的韵语,则称谣。汉  相似文献   

18.
周辅顾同志所著《论董仲舒思想》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9月第一版)把董仲舒的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批判,内容丰富,论点也基本正确。例如他指出仲舒思想是儒家思想,“他想建立一道统,使他成为地主阶级政权的永久大法。”①又认为仲舒思想是代表“白衣”地主阶层利益,“反对特权贵族”,而且在这方面表现了较多的积极意义。周同志并同时指出,仲舒思想,“就其对后世言,其反人民一面,实是主要的。”这些基本论点我都同意。我认为周同志这本书,基本上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一读。不过,在这本书中有一些论点,我却不大同意,现在提出来向周同志和其他同志请教:  相似文献   

19.
是采取集中还是分散经营的方式,这是研究汉代封建庄园经营方式需要解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史载匮乏,学术界对此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同志认为是劳役制和奴隶制结合下的集中经营方式;另一些同志认为是租佃制下的分散经营方式。笔者认为,是一种以租佃制为主、劳役制和奴隶制残余为辅的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它是汉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黄老最初出现于汉代,黄老之学亦形成于汉代。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一次使用了黄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中第一次使用了道家,但这些都是汉朝的学术称谓,并非指先秦已有了“黄老”或“黄老之学”,先秦既无“黄老”,亦无“道家”。因此,主张先秦已有黄老或黄老之学,或者认为先秦黄老乃道家的观点,是不够准确的。所谓先秦黄老,实际仍是老庄哲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外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