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一例典型儿童强迫官能症的整合主义心理疗法理念和治疗过程,及其治疗的有效性,探讨整合主义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向和综合成因。结论:整合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符合一般发展规律,在减轻患者强迫症状,增强社会功能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悖论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心理学在实践中把悖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悖论心理治疗。传统的心理治疗努力减轻或消除当事人的症状,而悖论心理治疗则是要引发或扩大症状,通过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相互转化来达到治疗的目的。Adler与Frank率先将悖论思想运用于心理治疗中,而Bateson等人则进一步对悖论治疗加以技术化、策略化,使得悖论治疗更易于操作。不过,关于悖论的机制和效用则需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元记忆损伤是近年来探索强迫症病理性因素的新视角。笔者通过分析强迫症元记忆损伤方面的已有研究发现:在强迫症是否具有元记忆损伤问题上尚存在分歧;强迫症元记忆损伤的领域和材料特殊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强迫症元记忆损伤发生的记忆监测阶段需进一步明确。未来研究应当在考虑认知风格等因素基础上探讨强迫症元记忆损伤的问题,从改善元记忆角度入手进行强迫症临床治疗实践,并指出强迫症元记忆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救9法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扩展,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强迫症病人可以自救吗?可以的。强迫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让它再也"强迫"不了你。如果你有此决心,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以下几种自我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学科中一直存在着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之争,这种争论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心理治疗中。基于人性观的不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在很多方面与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对立。从心理治疗标准认识上、治疗方式上、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挑战,寻求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治疗的方法;分析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的特点;对网络成瘾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及比较,为网络成瘾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存在——人本主义疗法种类较多,发展时间较长,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也比较大。了解其心理治疗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存在——人本主义疗法对心理治疗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扬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强调人内在体验和意识的重要性,强调现在。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晦涩和偏激、反对理智主义、现象学方法的模糊性、对评估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忽视以及研究的缺乏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如心 《社区》2012,(2):52
强迫症,也叫强迫型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是做事犹豫不决,思虑甚多;做事苛求完美,反复核对,注意细节而忽视全局;过于严肃、认真、谨慎,缺乏幽默感;循规蹈矩,缺少创新与冒险精神;坚持己见,要求别人按他的意愿办事;焦虑和悔恨的情绪多,愉快满意的情绪少。强迫型人格的人,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由于对人对己都感到不满而容易招致怨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绝对化与灾难化信念和强迫症状的关系,考察信念间的相互作用,选取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99例强迫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进行两次纵向追踪调查,间隔3个月,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量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绝对化信念量表与灾难化信念量表评估信念水平;强迫信念问卷(OBQ)测量强迫信念。Bootstrap结果显示,灾难化信念在强迫障碍患者的绝对化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02(95%CI:0.01~0.03)。交叉滞后回归显示,前测与他人相关的绝对化信念对后测的灾难化信念中自我评价(β=0.238,P<0.05)与他人评价(β=0.278,P<0.05)两因子的预测效应均显著。OCD患者的灾难化信念可能在绝对化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绝对化信念中他人相关因子能够预测灾难化信念中自我与他人评价两因子的信念水平。  相似文献   

10.
如心 《社区》2012,(3):52-52
强迫症,也叫强迫型人格障碍,主要特征是做事犹豫不决,思虑甚多;做事苛求完美,反复核对,注意细节而忽视全局;过于严肃、认真、谨慎,缺乏幽默感;循规蹈矩,缺少创新与冒险精神;坚持己见,要求别人按他的意愿办事,焦虑和悔恨的情绪多,愉快满意的情绪少。 强迫型人格的人,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由于对人对己都感到不满而容易招致怨恨。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图书疗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就中西方“图书疗法”的起源、发展、研究、理论依据等问题逐一作了比较分析 ,意在引起世人的注意 ,以重振中国“书疗”研究之风气。  相似文献   

12.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是目前国外新兴的、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它强调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解决问题的积极观点来促使心理转变,避免局限于探求原因或是问题取向的讨论。本文主要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理论技术,并结合案例分析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从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来看,"价值中立"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理论的人性观、人格理论和治疗条件密切相关。它既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思想,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操作技巧,贯穿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始终。通过理解"价值中立"的来源和深刻含义,把握其精神实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论证了增进心身健康(潘菽的心身理论)是城市园林的首要功能,并以园艺疗法为理论基础拓展其内容为生态心理疗法。提出了城市公园是否可将少部分的草坪区革新成全民健身的乐活角的问题。在举例宋明时期以疗养心身为目的的园林典范的基础上,综合园林史、中医史、社会生活史论述了生态心理疗法治愈心灵创伤的机制作用;再以现代城市公园为例,阐释了推广乐活角的可行性和改造设计草坪景观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当代城市社会心理疾病增多的现实以强调实现生态心理疗法推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园艺疗法起源于17世纪末,是一门集园艺、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交叉性边缘学科。18世纪晚期,园艺活动的心理治疗效果被正式提出。二战以后,特别是在美国园艺疗法协会成立以后,在其领导下,园艺疗法成为一个研究与应用并行发展的领域。目前较为著名的相关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园艺疗法协会、Thrive等。现代研究者在早期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新加入了实验统计的方法。大量研究证明了园艺疗法在情绪、生理、社交等方面的疗效,但目前尚未发展出专门针对园艺疗法的理论,而主要借鉴注意恢复理论等作为其理论支撑。中国的园艺疗法研究起步非常之晚,但综合国情来看,园艺疗法在中国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6.
乐高团体疗法是根据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弱势专门设计的干预方法。它通过对团体成员的游戏经验与偏好、游戏发展层次、同伴关系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的分配,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干预流程。大量的研究表明,乐高团体疗法是一种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技能的提升、刻板行为的改善及象征性游戏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显著的成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2.22%,主要表现为强迫、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等,除躯体化、人际关系因子分之外其它均高于中国常模水平。因此,高职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当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将自闭症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n=4)和对照组(n=4),两组均接受特殊儿童机构的整合治疗,实验过程是采用箱庭治疗对4名实验组儿童进行干预。实验干预前、后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社交性、感觉/认知的认识得分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语言沟通和行为改变两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对自闭症儿童的综合干预中,箱庭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性、感觉反应/认知的认识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叙事疗法主张,在治疗中通过帮助来访者多角度地重构自身叙事,挖掘过往经历的积极意义,从而产生治疗效果。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叙事心理治疗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一反长久以来占据心理学的机械还原、生物还原论倾向。但是从存在论上看,由于新叙事的存在不能否定旧叙事存在的合法性,因此不能排除因旧叙事重新替代新叙事而导致原先心理问题复发的可能。所以,叙事疗法在治疗中更多作为一种备选手段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叙事治疗: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治疗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如今已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初步梳理了叙事治疗的理论脉络、概念框架和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