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一般来说,是指法定主体对财产权拥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财产所有者可根据一定目的,通过使用或处置财产获取一定收益。所有权指法定主体对财产最高的排他性的独占权,是产权的核心部分。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处置权)。可见,产权和所有权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产权 关于什么是产权,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将产权定义为各种财产权利的总和,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谢次昌、王经修《关于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二期)。我们以为,这种定义是不科学的。 产权是以所有权为基础,从所有权分离出来的一种权利。它不能脱离所有权而单独存在。就法人企业而言,企业所拥有的产权直接来源于出资者的所有权,企业产权与出资  相似文献   

3.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者对其财产依法享有的独立支配权。按(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一般民法理论认为:(互)所有权是自物权、主物权,又是唯一的完全的物权;(2)所有权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是一种对世权、绝对权;(3)所有权的客体是物或财产,而不包括智力成果、权利(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  相似文献   

4.
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入认识企业产权制度的内涵及有关问题。 一、产权及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所谓产权,就广义而言是指财产所有权和债权的总称,是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它包括四个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处置权。 产权的主体指的是具体的出资人,一个国有业的设立,谁具体向这个企业注入资本金,谁就拥有该企业的产权,并成为这个企业的产权主体。理顺所有权、产权及经营权的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所有权我国《民法通则》中作了界定,就是财产所有者对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谓经营权就是企业对国家授  相似文献   

5.
通常来讲,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财产权,包括经营权和使用权。经营权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享有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使用权是指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的公有制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和其它资源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一、理论比较:产权与所有制的区别什么是产权?有人认为产权就是财产的所有权,把所有权与产权混为一团。其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属性上的区别财产所有权是一个古老的民法学概念。财产所有权是确定不同财产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财物的最终归属权,表明物的主体对财物独立和垄断的财产权利。财产所有权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在于表现和保护特定历史时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人财产权与股权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公司法人财产权以及股权的性质、内容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分析法人的本质入手,提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均是“法律上认可的人”,因而法人财产权概念应与自然人财产权概念一样,是指包括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和股权等在内的各种财产性权利。投资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将各种财产投入公司法人以后,就丧失了对这些财产的相应权利(转由公司法人享有),同时作为对价取得了对公司享有的股权。股权的一种既非所有权也非债权的新型民事权利,是带有一定人身权性质的财产权,其具体内容包括表决权、收益权、转让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以及监督权等。《公司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和某些关于股权性质的观点是混淆了股东大会、股东全体和股东的概念,将作为公司法人机关的股东大会的权利看成了股东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解决国有资产在其整个运动过程中责、权、利统一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明确界定国有资产产权是关键之所在。要明确界定国有资产产权,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国有资产产权实质,然而这却是一个久论不决的问题。国有资产产权的实质是什么?这里仅从“产权”和“国有”两方面进行再分析。一、一般产权问题分析我国经济学界在产权问题上长期众论纷坛,产权与所有权、经营权的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我们知道,产权、所有权、经营权都是关于资源运用权利的不同界定,并且它们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相关。因此,我们认为从…  相似文献   

9.
产权的含义的是:第一,产权是传统财产所有权分解形成的对财产的各种权能.第二,这些财产权利可以作不同的安排,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产权主体,也可以作不同的分解,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主体.产权这一经济现象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产权是传统财产所有权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产权与所有制和所有权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产权明晰是指产权主体拥有的权能具有排他性.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权能要有明确界定.第二,产权主体行使其权能的财产数量要确定.  相似文献   

10.
祖国大陆和台湾省,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有同有异。作一番比较研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有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合作。一、所有制改革和变迁的比较产权即财产所有权。人类社会在未出现国家和法之前,存在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如原始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不存在所有权,因为财产所有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在国家和法尚未出现之前,所有制不表现为所有权。人类社会出现国家和法之后,所有制便和所有权密切联系起来了:所有制离不开所有权,所有权离不开所有制;所有制的变革必然引起所有权的变革,所有权的变革往往是由所有制的…  相似文献   

11.
产权界定、产权经营、产权交易是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党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虽然产权交易早已成为各界炒作的题材,然而企业产权交易问题似有“千千结”,笔者选择该论题展开探讨。一、企业产权概念辨析产权的英文为Properityrights,也有人译为财产权,以区别于所有权(ownership)。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把产权作为市场或交易制度的基础来研究,其代表人物登姆塞茨认为:“产权…  相似文献   

12.
白云 《北方论丛》2003,(1):123-124
企业财产所有权的问题,是一个介于法学与经济学之间的问题。结合法学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把企业的财产权进一步细化为所有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这两方面权利的实现,需要完善的法制和健全的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真正走上现代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对产权界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权界定问题的探讨吴永建一、研究产权理论的现实意义产权界定理论是产权理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产权理论追求的目的和理论体系的基石。产权理论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依据,研究由一定所有制所决定的财产所有权实施过程的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由所有制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14.
法人财产权与法人所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财产权与法人所有权周力许多国家的公司法对于公司是否享有财产所有权不作明确规定,而采用某种含蓄性的表述:或者只规定公司是法人,享有法人可以享有的一切权利;或者将公司可能享有的权利逐一罗列。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5.
1 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面对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新生事物”,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产权理论”或“产权制度”改革上,研究角度选在“企业法人财产权”上(如厉以宁教授的观点),选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上(以唐丰义、韩志国、刘国光等人为代表的观点)。围绕着“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形成了四种观点:(1)法人所行使的权利不是所有权,而是经营权;(2)确立法人所有权不符合“一物不得二主”的所有权立法规定,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不能成立;(3)法人行使的权力本质上是一种他物权或他物自主经营权,因而不能构成所有权的范畴;(4)国有企业法人一般不具有收益权,其处置权也是不完整的,必须依法处置,非经出资人同意,法人一般不得随意处置财产。从上述争论的焦点上可以看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被确定在“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的范围上。那么,果真确立了两权分离,实现了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后,我们就抓住和奠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与基础了吗?我不敢同意这种观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法治历史悠久,法治基础较好,在这个基础上,其企业的两权分离,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才能显示得出比较突出的和具有显著的地位。而我国则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法律界定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制度创新的历史产物,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产权制度;二是有限责任制度;三是科学管理制度。其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产权制度是构筑整个现代企业运作机制的核心所在。因而,在当前研讨国有企业运作模式的现代化改造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为如何实现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造的契合。这里,首先需要阐明的即是现代企业产权的理论界定及其法律特征。对此,理论界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所有权”论。认为产权是一种所有权,它包括对财产的终极所有权、经营权、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是较早论述产权理论的社会经济学家。他的所有权理论揭示了产权的实质。因此,无论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本身或是从它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关系的角度看,马克思的产权理论都应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依据。历史证明,马克思先于资产阶级的制度学派论及产权,在他所著的《资本论》中首先提出了“财产和财产权”①的概念。同时引用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塞·兰格的一句话:“任何情况都不象工人阶级的居住条件这样露骨这样无耻地使人成为产权的牺牲品。”马克思对产权的研究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的财产关系上,而是着力考察深层次的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所有权角度的人力资本产权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认为,要比较完整地理解和界定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就必须基于企业所有权的角度,从物权和产权的区别中来分析。现代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区分了产权和物权的不同含义,认为物权是侧重于对所有者拥有物的状态描述,它仅表示法律赋予某物的归属标志,而产权则关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换言之,产权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时才有存在的意义,是物进入实际经济活动后所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益关系的权利界定,这一界定可以是明确指定的,如法律规定的有关权利,也可以是隐含的,如通过道德、习俗等加以承诺或默认的。因此,…  相似文献   

19.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使花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法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然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独立的利益也就必然体现为独立的产权。而从目前情势来看,则是国有企业现有制度尤其是财产权制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弊端,致使国有企业改革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受到严重抑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企业财产上同时存在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两权界限无法界定,企业产权难以独立的问题。这种既难独立,又无利益的产权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要求。所以,国有企…  相似文献   

20.
论公有产权明晰与模糊的矛盾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产权,在这里主要指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和国有财产权,它是明晰与模糊的矛盾统一体。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代理者控制权的明晰与所有者管理权的模糊;代理者使用权(经营权)的机制明晰与责任权的模糊;代理者和所有者正收益权的明晰与负收益权的模糊,下面分别论之。一、代理者控制权的明晰与所有者管理权的模糊全民所有者的产权主体是明晰的。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属于全体人民。从理论上说,全民所有制的财产和其它国有资产的产权,每个人都应有一份。但是所有权的核心是收益索取权。如果仅仅徒有虚名,只有名义上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