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四○年夏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敦促国民党政府实施民主宪政的高潮。在华北八路军为打击日寇、振奋民心而举行的“百团大战”的炮火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建立“三三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指示,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规模宏大的全区民主选举运动。 这次民主大选,不仅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以来是首次,也为抗战以来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之首创。它为全国民主宪政运动树立了榜样,也为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晋察冀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总结当时民主大选和民主建政的经验,对  相似文献   

2.
(一)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在根据地内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鄂豫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豫南的竹沟、鄂中的汤池和鄂东的七里坪为战略基地,奋起抗击日寇的侵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经过半年多的战斗,粉碎了日寇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运用和发展了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在先后开辟的19个根据地里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被誉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模范区的晋察冀边区,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上有许多开拓和创造,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本文,仅就下面三个问题作些探讨,也借此机会对拙作《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简史》(以下称《简史》)加以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4.
秦富平 《晋阳学刊》2006,(2):127-12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椐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极为特殊的政权组织形式,在抗日战争中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后来党领导的政权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民主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启示。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对抗日开始动摇,准备对日妥协,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坚持自卫原则,坚决予以反击;另一方面,揭露蒋介石所谓实行宪政的欺骗宣传,把宪政的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广泛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开展游击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抵抗了日寇百分之六十的兵力和伪军百分之九十五的兵力,为大反攻和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解放区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要取得全面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表的论著,共有九篇收入《邓小平文选》。其中论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主要有三篇:《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人《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三三制"政权是我党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抗日民主政权,该政权的确立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等原因;依据"三三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政权,无论是产生、实施还是监督、保障,都充分体现了民主性;它的实施,在调动边区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权建设,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行“三三制”。在根据地政权的选举和运作过程中,“三三制”与党团制度相辅相成。党团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系统和群众团体中设立的机关。以各级党委为核心,以各级政府党团为基础,辅以政府党支部和党团成员的活动,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一套自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党团运作制度。党团一身二任,既要确保集中,又要兼顾民主:一方面要服从党委决定,贯彻党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推动“三三制”政府建设,扩大政治参与。相较于同政府的关系,党团与党委的关系更为根本,这表现在党对根据地政权的全面领导上。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设计、推动、调整党团制度与“三三制”,以塑造正确的根据地党政关系。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要求建立民主政权以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支持持久的抗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及其战术的施展 ,需要建立根据地以为战略依托 ,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 ,需要民众组织的帮助与支持 ,这些都要求在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权的建设 ;“兵民是胜利之本”则要求以民主政治动员民众 ,更要求在根据地建立抗立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由此规定了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施政方针等一系列的政权民主化建设的原则、制度及措施。综而言之 ,中共抗日持久战理论对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沟桥事变后,在这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尽管执政的南京政府也被迫地进行了抵抗,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不仅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粉碎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同时,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恢复大片沦丧的国土,开辟了除陕甘宁边区以外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并大力推行民主建设,总结其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健全了民主选举、司法及人民监督等民主制度,这是各根据地政权实施民主建设的基础.抗日民主政权明确规定:“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充分体现了选举权利的普遍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政府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这个政府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陕甘宁边区政权 (包括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 ) ,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民主专政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陕甘宁边区政权性质不但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权 ,而且这种政权的理论与实践为后来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立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为了能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积极地探索干部教育的理论,并努力实践,创造了先进的、系统的干部教育理论,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提高了中共的执政能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内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党派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些社会矛盾的利益关系突出这一特点,找到了调节各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点,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了抗战物资所需,而且巩固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基础,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抗日的力量,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创造性地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政治实践,积累了发展民主政治的丰富经验。这就是建立包容性的民主政权,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建立廉洁的民主政府以及形成优良的民主作风。总结这些经验,可为我们现实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党在抗日根据地倡导和实行民主选举,具有进行民众动员、为根据地政权提供统治合法性和向外界展现自身民主形象等多方面的政治诉求。这段历史也昭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科学的领导和运作;民众的文化教育程度低下不应该成为实施民主的障碍,民众需要在参与民主实践中提高民主素质;民主政治与利益驱动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5.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 ,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表现在抗日民主政权具有广泛的民族性、高度的民主性、鲜明的人民性。这些特点 ,对于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必然性毕洪江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存有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义社会,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伪的殖民地社会三种社会制度和三个政权: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国统区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敌伪政权.国共两党在抗日的前提下,取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牺盟会自始至终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下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从对牺盟会与阎锡山政权、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深入考察中可以看出:牺盟会是由阎锡山一手成立和领导的、并为中国共产党所改造和利用的抗日组织。它为阎锡山政权和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在华北的抗战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切实把社会各阶层青年纳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战时轨道,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展开了全面的青年动员工作。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成立青年动员工作领导机构,建设、发展和巩固根据地;在国统区,发动了广大青年推动和支持国民政府坚决抗战,争取民主,促进抗日青年统一战线;在日占区,秘密发展抗日青年组织,动员青年与日本法西斯和汪伪政权展开英勇机智地斗争,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打击下,国内外的敌人曾认定中国共产党要彻底失败。进入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分子在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奇迹般地渡过黑暗,不但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而且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利用根据地政权去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沟通与人民的情感,密切同人民的关系,充分调动人民支持政权的积极性,使人民与政权共存亡,这不能不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结晶和典范。所以,研究和探讨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经…  相似文献   

20.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为了推动民族革命战争的进行 ,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领导全体人民建立了具有广泛民主性的抗日政权。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在政权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创建新型国家的第一次完整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