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十九世纪末德帝国主义侵占胶澳,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胶澳沦陷之际,清政府内部曾展开一场妥协投降与反妥协投降的斗争。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爱国与卖国的斗争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具体反映,比较深刻地揭示出两种政治力量斗争的实质所在。本文试  相似文献   

2.
胶州湾事件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对外交涉事件之一,对晚清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翁同龢作为奉旨办理该事件的重臣,因对近代外交懵懂无知,既不了解德国的最终欲求,也不了解德俄之间的相互勾结,在整个交涉过程中,不明就里,处处被动。胶案发生伊始,一度寄希望于俄国的帮助,主张联俄;而后,基于对德交涉比较顺利,转而反对俄舰来华。而在与德国的交涉中,本来想减少损失,提出“另指一岛”,结果却步步落入德国租借胶澳的圈套。翁同龢办理该案可谓心力憔悴、屈辱备尝。而他因办理胶案激发出来的对中国变法重要性与急迫性的认识,与甲午战后酝酿多年的维新思潮产生共鸣,成为维新思潮在戊戌年走向实践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3.
<正> 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武力强占胶州湾,迫使清政府订约“租借”九十九年,实际上它是“计划永久占领该湾”。但它的如意算盘未能实现,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侵略势力就在山东垮台了。德帝国主义在胶州湾的殖民统治虽只有十七年,但其经营该租借地的方针,却是按照它本来“永久占领”的意图制定的。把胶州湾租借地建设成为德国在远东的永久的商业贸易的根据地,造成第二个香港,以此来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是它既定的重要目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国人在青岛精心制定其政策和规划其设施,着实进行了一番惨淡经营。  相似文献   

4.
贾熟村 《云梦学刊》2011,32(1):48-51
日本强行接管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胶州湾,提出灭亡中国的“廿一条”,造谣说梁士诒主张借日款赎回胶济铁路,使梁士诒被迫离开国务总理宝座,炸死梁之密友张作霖,强占沈阳等地,梁对日当然存有怨气。梁应邀访日,受隆重接待,又对日深怀谢意。恩恩怨怨,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1897年秋,德帝国主义武装侵占胶州湾,使山东逐步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这是山东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啻是一城一地的得失问题,而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加剧的结果,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志,也是山东社会性质急烈变化的重要原因,它的影响远及以后山东以至全国的政治大局,如义和团运动之源出于山东,辛亥革命在山东的兴起,山东主权问题之成为引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以及五卅运动在山东青岛地区的爆发,五三惨案在济南的发生,究根溯源,都与这一事件不无关系。毫无疑问,对德占胶州湾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问题进行历史的考察和探讨,就成了研究山东近现代地方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研究认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开端,始于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德国强租胶州湾。我国几本近代史著作都持这样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只注意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事件,而忽视了这个历史事实的整个演变过程。事实上,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主要特征和实质内容,早在甲午战争前英法侵略云南的历史过程中就体现出来了。也从即19世纪80年代英法侵略云南开始,就揭开了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这一历史过程的序幕。这个时期英法对云南的争夺,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明显例证,其特点在甲午战争后德俄日等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7.
在侵略我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中,沙皇俄国是贪婪而野心尤大的一个。还在十九世纪,沙俄帝国主义就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我国东北、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九○○年,它在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入侵我国的同时,又武装抢占我国东北三省,妄图一口吞下黑龙江以南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随之,沙俄政府将一个又一个“密约”强加于中国当局,企图巩固其侵略成果,攫取更大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发生于1897年的德占胶澳事件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实际上近代中国的瓜分危机从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以《.与京条约》为开端,中国的领土不断地被列强蚕食和鲸吞,如英国蚕食香港、九龙,俄国鲸吞我国的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日本利占台湾、澎湖等等。因此,到了19世纪末瓜分之说出笼时,瓜分之实早已发生。至于瓜分狂潮,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895年11月8日中日《辽南条约》为起卢、,历时2年零5个月,是列强合伙图谋瓜分中国利权的时期;第二阶段以1898年3月6日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签订为开端,历时1年零1个月,是德、妖、英、法强索租地而引发瓜分和反瓜分斗争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了德国在天津和汉口的租界,开了中国收回外国租界的先河。这是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70余年后,中国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国家主权。中国之所以能够于1917年收回德租界,既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北洋政府充分利用当时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审时度势所取得的胜利;也与德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矛盾和斗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正> 对章高元应怎样评价?过去一般论者,往往把1897年德帝国主义强占青岛,次年强租胶澳,归罪于章,许多文史作品责骂他是民族败类,这是不公平的。章高元早年虽曾加入准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罪恶活动,但在抗击法、德、日三个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英勇坚定,战绩颇著,表现了较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应该基本肯定的。关于青岛之沦陷,那是清朝最高统治者卖国政策的结果,作为青岛守军统帅的章高元,虽欲抵抗,但“圣旨”难违,根本无所措其手足,只好束手看着德帝国主义占领青岛。当然不是说章高元一点责任也没,而  相似文献   

11.
德占胶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政治上,一方面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刺激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经济上,德国对山东进行经济掠夺,但同时带来了先进生产力,使山东滋长了部分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上,德国在山东传播西方宗教,进行文化扩张,但在客观上把西方现代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因此,在评析帝国主义侵华时,应把道德评价与历史研究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在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涉及各个领域。下面仅列举几个实例来说明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在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1.在政治方面的作用。1996年8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无视亚洲人民的感情,以私人身份率先参拜靖国神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顶礼膜拜,意图否认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罪恶历史。日本首相这一丑行,受到了亚洲曾遭受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严厉谴责和评击。不久,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分子又强占我国领土钓…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的历史反省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系)1919年5月4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天,北京学生三千多人,齐集天安门前,强烈抗议帝国主义列强把持下的“巴黎和会”,所作出的关于将德国在我国山东所强占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坚决反对北...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政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经济建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既体现着规律一般性,又有着各自具体的内容。一、新经济政策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策略从1918年到192o年,是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是俄国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在俄共(市)党的领导下,粉碎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分子武装叛乱,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时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胆尝试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列…  相似文献   

15.
德国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建东 《江汉论坛》2001,1(6):62-65
在改变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中,德国无疑是当时干涉中国政局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之一,而在此方面的专门著述却非常薄弱。本文揭示了德国出于维护其在华既得利益而竭力 反对革命和竭力维护各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现状,以确保其重点放在欧洲争霸上,说明了 以德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是中国革命的敌人,但德国的努力也在客观上维护了当时 中国的领土现状,使其免遭进一步侵犯。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山东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就曾派出大批特务到威海、荣成等地刺探军事、经济情报,测绘地图等,为其侵略山东做了准备。甲午战争时期,便直接出兵侵占威海,《马关条约》签订后,还以等待清政府偿清赔款为借口,驻兵威海达三年之久。后来由于德、英等帝国主义列强对山东的瓜分和角逐以及威海人民连年不断的反抗斗争,迫使当时尚以攫取我国东北作为首要目标的日本不得不从威海撤军,但此后它对山东的经济侵略却大大加强了。据《胶澳志》记载,从1901年起,日本商人就已进入山东开始  相似文献   

17.
1897年至1914年,德国强占青岛为其租借地,进行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德国殖民者为了实现其在远东的军事和经济利益,对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客观上推动了青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青岛,在立法、司法、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成为当时中国治理有序的现代城市之一。德占青岛的法制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发挥效用,是因为德国殖民当局特别重视建章立制、务实立法和严格施法。毋庸置疑,德占青岛的法制是帝国主义对我国殖民侵略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服务于其非正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 英勇纯朴的山东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抗御外侮、反抗压迫的光荣传统。在历史上,山东不仅是古代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发生最多的地区之一,而且沿海人民还有着英勇抗倭的光辉历史。近代以来,我省人民屡遭强敌日寇的欺侮蹂躏。如清末甲午之战,胶东人民深受日寇之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夺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胶澳一带遂置于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山东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九一九年,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分赃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的一员,中国也派代表出席。但是,在拟定和约时,帝国主义列强不仅不理会中国提出取消“二十一条”的合理要求,反而把德国从我山东抢夺的特权让给日本帝国主义,使日本侵占我山东合法化;而北洋军阀卖国政府竞准备签字认之。这就引起了受十月革命影响而开始觉醒的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日本攻占青岛之军事行动,北京政府经多方筹议,仿日俄战争先例,向外宣告了行军区域。然而,日军无视中国的中立布告及其自身对行军区域界线的承诺,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于不顾,强占胶济铁路、侵扰地方、杀害人民。胶济铁路不是德国国有,而是归中德两国合办的铁路公司所有,不能被视为敌产。日军在行军区域内种种非法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