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相似文献   

2.
真理与錯誤的关系問題是我国学术界討論的问題之一,发表的文章很多,意見分歧也不小,爭論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相对真理是否包含錯誤的問題上。一种意見认为相对真理不包含錯誤;另一种意見认为相对真理中包含錯誤。目前随着問題討論的进一步深入,又有一种意見认为“真理不包含被揭露出来的、被认識到了的錯誤,但是真理却包含着隐蔽的錯誤”。我們觉得这种意見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詞义和概念     
一詞义和概念的关系是語言学理論中的最复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爭論很多。近年来,这个問題也已經引起了我国语言学家的兴趣,发表了好几篇有关的文章,看了之后,得益不小。但是,对有些問題的看法也不尽同意,想提出来討論,以求得正确的认识。詞义是一种复杂的語言現象,它一方面和客观事物或現象有联系,是它們在人們意識中的概括反映,因而詞义就和心理意識和邏輯思維現象有着紧密的、錯纵复杂的联系。另一方面,詞义是語言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和語言系统的其他組成要素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它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苏联語言学家B.B.維諾格拉多夫說得好:“詞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和該詞表示的概念的相应关系(如:  相似文献   

4.
关于相对真理是否包含錯誤的問題,已經討論很久了。这个問題的实貭主要是如何理解真理和錯誤的关系問題,卽把真理与錯誤看做是絕对对立的;还是承认真理与錯誤象一切矛盾着的事物与范疇一样,是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因此,不能把問题归結为是否承认客观真理。客观真理的問题是关于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賴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內容,是真理論中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界限的問题。而真理和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改革运动中,对于柳永詞的評价問題曾經引起很大的爭論。記得中山大学中文系批評我的“宋元文学史讲稿”时是从我对于柳永詞的評价开始的,后来牵連到有关婉約派詞人和宋元市民文学一連串的問題。我在“宋元文学史讲稿”里认为柳詞在思想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意識,尽情抒写他对那些烟花巷陌的不幸妇女的同情和他自己流轉江湖的生活感受”。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通俗語言写詞,一扫五代詞人雕金刻玉的习气”。现在看来有很大的片面性。然而当时有些同志同学认为柳永的詞  相似文献   

6.
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否还会产生悲剧呢?特別是能否运用悲剧形式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呢?这是文学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中值得探討的一个問題。1957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老舍同志《論悲剧》一文后,悲剧問題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重視。有些同志同意老舍同志新社会可以有悲剧的說法,但也有不少同志作了否定的回答。广东文艺界和中山大学等高等学校就是在上述爭論的基础上,对現代悲剧問題进一步展开爭論的。  相似文献   

7.
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是汉語語法史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呂叔湘先生曾經說过:“語法史上有些問題曾經开展过討論,象‘是’的系詞用法出現的时代,或者擴大一点說是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象上古汉語否定句里的宾語位置問題,都还沒有确定的結論,有待于繼續探討”(見《汉語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号)。这的确是“有待于繼續探討”的問題之一;因为目前的流行說法,依我們看來,并不符合于語言实际。目前的流行說法,可以拿王力先生和洪誠先生的說法作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文中認为“表明  相似文献   

8.
如何正确批判继承文艺遺产,到今天还有人在理論上和实践上常常产生錯誤;因此,重新学习一次魯迅对此問題看法,会得到很大的帮助的,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周谷城先生近年来发表了不少篇有关美学的論文。这些論文是以唯情論为中心解释艺术领域中各种問題的。唯情論艺术观提倡人类的普遍人性,反对艺术领域中的阶级論和阶級分析的方法。同志們展开討論,指出周先生文章中錯誤的观点,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漢語的詞类划分問題是我們这几年來在語法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問題之一。对这个問題,我們的認識一直不很明确。就所讀过的語法著作來看,語法学家們的意見有同有異,其差異表現在分类数目不同,所用的朮語及其內容不同币脖憩F在对具体的詞的归类不同。例如,“能、会、該、須、敢”之类,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張志公《漢語語法常識》和中國科学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語法講話》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划入“副詞”;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也划入“副詞”,叫作“限制詞”。“來、去、上、下、進、出”之类,黎錦熙、刘世儒《中國語法教材》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但和“方所詞”結合时  相似文献   

11.
在关于錯誤思想从那里来的討論中,有的同志主张“錯誤思想来源于实践”,“錯誤思想是对实践的歪曲反映”,并且认为不同意这种观点,就会得出“錯誤思想从錯誤思想中来的唯心主义謬論”,或者不能“同二元論划清界綫”。这样,討論所涉及的就不是某个具体問題如何表述,而是对馬克思主义认識論的一些  相似文献   

12.
一語言和言語的区分問題是近数十年語言学中爭論不已的一个重要問題,在我国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断断续续的討論。这个討論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推动我們努力去认识語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个对象如果缺乏认识或者认识不正确,語言研究工作就将是盲目的,甚至要犯这样或那样的根本性的錯誤。国內关于这个問題的討論文章大都多少不等地引用已故的苏联語言学家斯米尔尼茨基的某些意見。方光燾同志在1961年发表的一篇回顾那以前的討論过程的文章中指出:“其实所謂主张‘区分語言、言語論者’都是根据斯米尔尼茨基的文章立論的。”我們在这里簡要地說明一下斯米尔尼茨基关于語言和言語的区分的基本观点,不是沒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中文系为活跃学术空气,培养同学认真讀书的风气,就目前学术界所爭論的問題結合教学,于五月中旬举行全系性的学术座談会,会上对怎样評价李清照的詞以及这一类的古典詩詞問題展开了热烈的爭論。在討論会前,古典文学教研組印发有关資料,向同学讲解李清照詞,并在教师間开展初步討論;三、四年級好些班的同学也組織了会前討論,集中論点写成书面。座談会由教研組主任王起教授主持,黄海章教授作了重点发言后,随即开展討論。与会者一致认为李清照不是偉大的作家,她的詞沒有反映北宋末年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典型問題,建国以来就不断地爭論着,到底怎样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闡明典型問題,特別是闡明社会主义文学中的典型創造問題,看来还是很值得研究、商討的。这个問題的正确解决,不仅能够更有效地克服各种形式的理論上和創作上的簡单化傾向,而且,对于发展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論,促进社会主义文学創造出越来越多的高度的艺术典型,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再一次教导我們,要做一个彻底的、自觉的革命者,在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既不犯停頓不前的右傾錯誤,又不犯超越革命的一定阶段的“左”傾錯誤,而永远站在革命发展的最前綫,就必須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論的思想,把自己武装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的統一論者。党的这个教导是极为重要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理論告訴我們:革命总是不停顿地、一个接一个地向前发展的,革命的各个阶段之間又是相互联系的,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哲学系楊荣国敎授在《学术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刘节先生历史观的哲学基础的剖析与探源》一文,对刘节錯誤历史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文章首先从刘节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一文談起,指出刘节在这篇文章中宣称要用“天人合一”說去論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是明白把自己置于与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分期問題,已爭論多年。至今大家的意見还沒有取得一致。有一派学者包括苏联的一部分学者在內,他們认为西汉也是奴隶社会。将奴隶社会的下限定在东汉末或魏晉时期。这种主張曾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作者是贊成后一种意見的,认为西汉是封建社会而不是奴隶社会。当同志們对西汉社会性貭問題展开激烈爭論的时候,我也曾反复地考虑过这个意見是否能够成立?是否还受有傳統的影响?考虑結果认为是沒有什么可以怀疑的。最近我又仔細地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中有关中国封建制度的若干論点,更加坚定了我以前的想法。下面我就将学习毛澤东学说的一点体会,談談个人对西汉社会性貭的粗淺見解。个人水平有限,学习也不够深入,恐怕錯誤很多,請同志們多加指教。  相似文献   

18.
一、問題的提出; 二、詞類的定义問題; 三、詞义和詞類的關係; 四、形态和詞類的關係; 五、句法和詞類的關係; 六、結論。一、問題的提出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有兩种相反的意見。有人認为漢語是沒有詞類的,也有人認为漢語是有詞類的。苏联語言学界对於这一个問題还沒有一致的看法。最近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哲学学会最近举行了哲学年会,在分组读論中,哲学史组围绕我校楊祖陶同志和湖北大学蔡起元、黄劭邦、易紀維等同志所提供的科学論文,对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問題,展开了爭論,主要在下面几个問題上,有各种不同的意見。一、哲学发展的相对獨立性問題。同志們都一致认为,必須以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汉語語言結構的特点,汉語的借詞不但是汉語历史詞彙学的一个問題,而且是有关汉語結構理論的一个極其重要的问題(虽然是消極方面的)。大多数研究汉語的学者認为,在某种意义上說,汉語总是单音节的語言,虽然他們在这个問題上的意見有許多細微的区別。这里我沒有必要鑽进这些細节,因为我已經有个机会更詳細地对中国的語言学家们說过我在这一方面的看法。为着目前的目的,讓我重复指出,在汉語里,音节單位不但在音位学上,而且在句法学和形态学上,都經常地起着特殊的結構作用(我对这事实并沒有什么怀疑),也就够了:一般的情形,在汉語里,某一語言結合物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