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老舍的《二马》中,"英国"是一个独特的形象,它既是高傲冷漠的异邦,又是科技先进的理想国度。这种复杂形象中折射出的是老舍面对英国时既拒斥又自卑的矛盾心态,而这种矛盾心态正是中国人与西方交往的历史中心态变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红毛番”形象在中国民间口传、官方文献和文人笔下分别产生出不同的文本。三者之间同中有异,又变迁互动,使“红毛番”形象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增值过程。它解释着形象自身,同时见证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华人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当代海外移民作家在突破中西文化传统、"本土"和"异域"的认同态度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反映了新移民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原理,分析了张翎长篇小说中的异国形象特点及"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性关系.认为,张翔在自我认同的同时,也跨越了东西文化传统的边界,实现了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形象学意义上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中所塑造的异国异族形象。这种异国异族形象是通过他本人所属社会或群体的想象描绘出来的。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镜花缘》中乌托邦类型的异国形象加以剖析,认为作者对海外诸国的认识只是当时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本质上是当时中国自我形象的映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Benoit的形象修复文本理论,讨论了危机传播中如何准备有效的形象修复文本,最后对危机传播中形象修复文本的修辞策略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不同文化之间在交流的时候经常存在误读现象,比如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就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象、虚构和误读.由于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影响,使人们把误读等同为误解、误会.而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先天性差异才是文化误读的根源.因此,正视误读的必然存在,认真探求误读形成的原因和动机,将误读看成是了解自身、了解他者、推动民族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乡村作为我国居民聚集部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诸多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关于乡村的相关研究就更加提上日程.乡村形象是对于其描述和印象的综合,微博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汇集了政府、官媒等的官方信息和大V、普通网民等的心声.对微博中关于"乡村"的探讨相关文本提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异国形象作为一种人为形象,其误读的必然性及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异国形象中的误读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提出认真探求误读形成的原因和动机,将误读看成是了解自身、了解他者、推动民族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的涉外小说表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涉及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小说塑造了自立自强的中国移民,解构了美国自塑的“救世主”形象,反映了不同的异国形象。形成这样的异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二是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0.
异国形象的文化学解读是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代西方对中国人的服装、头发等身体形象的几种表征描述,大都是丑陋滑稽的。西方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时代赞美过中国人,近代以来却将中国人形象定位于愚昧、肮脏、滑稽,并逐渐成为套语。究其原因不过是为了证明西方文化的价值与优越,并为西方扩张与征服提供意识形态根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个时期一个国家作品对另外一个国家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这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出发,梳理19世纪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思想家、传教士和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出,在大国主义优越感、传教需要和商业利益等现实目的作用下,中国被镀上了一层越来越晦暗的令人害怕与恐惧的色彩,渐渐成为不在场的"他者"。  相似文献   

12.
旅游形象感知、塑造和传播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世界遗产地是我国重要旅游地类型,但其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国内世界遗产地旅游形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足,在崀山的地方性、旅游形象替代分析基础上,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分析崀山网络游记及游客点评,归纳出游客所感知的崀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及其信息渠道;对崀山旅游形象进行重塑,突出"天人合一的和谐大美"核心理念(MI)和"世界丹霞奇葩·山水田园人家"的总体形象及其分体旅游形象及视觉符号识别系统(VI)、听觉形象(AI)、行为识别(BI);最后基于传播策略的基本原则,提出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语言和非语言传播符号系统、传播受众、媒体和非媒体传播方式、时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康拉德以殖民地为背景的小说中,有一类"沉默的他者"形象.康拉德在描写这类形象时表现了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是他的人道主义道义立场,这表现在理性层面,是一种显性的描写;另一方面是殖民主义的话语影响,这表现在情感层面,属于隐性的描写.这一矛盾情形在康拉德那里出现,非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北帝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简称,而佛山民众则亲切地称之为"北帝公、大父母"。供奉着北帝神祗的佛山祖庙大约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自宋代伊始,特别是在元明清时期,有关北帝显圣的传说,或者是与之有关的灵异传说,在历代地方叙事文本中多有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显圣传说的深入人心,北帝形象也随之发生变迁。北帝形象嬗变的过程,是与佛山士绅、民众的造神运动如影随形的。它一方面反映出不同时期佛山民众的信仰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反映的是佛山地方社会发展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学中,教士形象经历了一条复杂变化的轨迹,成为了历史转型时期的一类尴尬群体。总的说其特征是由歌颂意义的“灵魂导师”变成了批判意义的渎神先锋,这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不断发展的结果。而能为世俗与宗教共同接受的另一类“好教士”则体现着西方现代社会对道义与理想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在异国形象建构中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即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以形象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异国形象构建过程中常见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倾向进行本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式的形象和乌托邦式的形象本身就只是一种社会想像,是一种关于他者的文化表述。其只是反映了形象建构者的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归根到底还是形成于利己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在中西交往过程中,西方人塑造了大量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通过对西方构建的中国形象以及构建过程背后的心态进行剖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和论证这两种倾向的文化利己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跨文化形象学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采用比较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跨文化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对象上,跨文化形象学从单纯的文学文本延伸到其他多种类型的文本.在研究方法上同样注重文本细读,形象勾勒以及形象类型归纳和分析并借鉴其他学科理论方法.中国跨文化形象学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视野比较单一,同时不少研究有无限扩大学科范围的倾向,还有一些研究理论套用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南方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卡森·麦卡勒斯极其重视美国南方的种族问题。她通过综合运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事方式,使犹太人形象大都经由全知叙述者或视角人物呈现出来,既被赋予了"智慧与受难"的突出特征,又被打上了神秘化和女性化的东方主义印记。她在对犹太人形象进行文本再现时,选择怎样的叙述视角和选择谁做视角人物不仅是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而且是关涉价值介入和话语霸权的意识形态问题。它既直接影响着再现对象的呈现样态,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再现主体的文化心态,同时还覆蕴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爱默生和亨利·詹姆斯的游记《英国特色》、《英国风情》中的英国或似物质荒原,或如残阳悲歌,形象各不相同,可以用形象学和阐释学的方法从写作的受众、时代背景、作家自身的气质性情以及生活经历等方面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异国形象研究在欧美比较文学领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随着 6 0年代中期的争论和当时已经兴起的外部研究及其后来文化政治研究的普及 ,欧洲和美国在其后的形象研究领域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子。法国人在吸收新理论中一直强调建立独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 ,而美国人更乐于在不同的领域内继续其早已开始的形象研究。然而 ,两地研究的目的似更趋同于从多学科角度探索形象建构过程 ,而非单纯地强调国家之间的影响或者不同学科各自的追求 ,多了一些寻求文化渊源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