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是儒学诸多有关于人类社会的真理的主体。是有生命、有智慧、充满能动的有机体。“中”是真理主体的分枝甚至是叶片,是相对具体的概念。“庸”是真理的特性,是继承与发展、共性与个性、坚定与灵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真实与虚假、主动与被动、维新与保守、原则与非原则的对立。  相似文献   

2.
新科学发展观是国情和现代化及社会全面进步的合理选择,其理论基石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 会、科教互动平衡和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可持 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科教文化可持续发展是手段,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基础条件和终极因素。重建公 平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包括生产与消费的规范,人与物的现代化,社会与文化的融合,社会文化与经济伦 理的升华以及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是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是共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也是功利性、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欲取先予”(或“先多予后少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也是东方文化的特色之一,应当得到进一步充实、发展与弘扬。  相似文献   

4.
艺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活动,不过,它是一种科学的艺术活动。艺术通过艺术批评来认识自身,正如自然通过人来认识自身。同样,正如人是介乎自然与精神之间、肉与灵之间的中介,艺术批评也介乎艺术与科学,更确切点说,介乎艺术与美学之间,是艺术与科学,或者说,艺术与美学的结合。因此,艺术批评可以说是与科学接壤,并与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性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灵魂。市场经济是经济现代化的体制形式,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是经济现代化的体制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文化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主要特点是:创新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开放与信用、规则与法制等。经济发展与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建立市场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论     
文章是个系统文章是一个系统。它具有要素、结构、功能、序、环境等等,而这些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复合体;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可以表现为一定的外在功能和序的有机整体。文章系统从宏观上讲是与自然物质系统紧密联系着,联系的过程是实践与认识,认识与作者,作者与文章,文章与读者;从微观上讲文章自成系统,有主题与材料,主题与结构,内容与形式,语言与风格,它  相似文献   

7.
论环境、发展与体制资源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和重化工业化使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协调环境与发展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环境的复杂性与外在性决定了其的不可控性,因此,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实质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与调节人的行为,关键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的体制可以引导科技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降低协调的社会成本与矛盾,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与现代生态体制资源,开发利用此类资源是促进环境与发展协同共进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生活世界发展与文明化的问题。正义是人类的本性和美德,是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与理想,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一种合理、平衡、协调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正义的逻辑延伸、发展和落实。  相似文献   

9.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渴望尘世幸福而不得的忧郁的诗,北村的《活着》则是一首追求尘世幸福而可得的平安的诗。对比这两首诗歌描画的幸福图景,幸福的起点是明天与今天、幻想与耕耘;幸福的表达是怯懦与勇敢、矛盾与和谐;幸福的属性是自爱与爱他、活着与死去;幸福的结局是破碎与坚实、忧郁与平安。对于接近幸福的路径,海子走的是一条哲学的路径;北村走的则是宗教这一路径,两种路径导致了对幸福而歌的忧伤与平安、幻灭与坚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从思维学的角度对灵感范畴进行系统的探讨。灵感是思维学的范畴灵感是思维着的精神现象。灵感是思维形式,是思维系统自组织的形态,是思维学的范畴,其自身有其二重性,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是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是思维与知  相似文献   

11.
文学意象是主观的作家的情感与客观的社会生活画面的统一,是形与神的统一,是意会与言传的统一,也是离与合的统一,其具有象征性、荒诞性和哲理性的特征。文学意象是中西方理论家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文化范畴的基础上针对文学形象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等方面关系和性质所构建的文本形象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当今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诉求。贯彻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注重三个重要维度:问题意识、利益诉求与制度建设。首先,清醒的理论问题意识与明确的现实问题意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契机与导向。其次,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的问题与困难,抓住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与核心。最后,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制度与长效机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是高校文化的内核,是高校文化的最高表现。大学精神的崇高地位,使其在育人铸魂工程中发生强大的导向、凝聚与塑造功能,是高校办学理念品牌影响力的精髓与灵魂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其育人过程是一种不经意的潜移默化过程。而与时俱进,不断地修正与扬弃、筛选与吸收、整合与创造,则是大学精神传承创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浅谈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复杂而相互关联的,设计是文化的载体,且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设计又是文化的缩影与见证,是一种文化现象;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经济与文化密切联系中的创造性文化形态,是系统化的社会行为。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在坚持有民族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同时,有机地吸收外来文化,逐步融入世界设计潮流。  相似文献   

15.
技术理性不只是抽象概念。技术理性是处于特定关系中的三大博弈即人与自然、他人,以及与自身博弈的产物。与自然的博弈具有第一性的地位,与他人特别是消费者的博弈赋予技术理性以价值和方向,与自身博弈遵守规则是题中应有之义。技术理性与语境相关,与主体相关,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基本上)没有技术理性,因而,学界所批判的是中国所不存在的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16.
周秦文化指的是发祥于渭水流域,定型于周秦时期,辐射其它地区,并极大影响后世的中国传统文化。周秦文化滥觞于炎黄时代,定型于周秦时期,炎黄文化与周秦文化是源与流、因与果的关系。周文化的特征是德与礼,主流是儒家文化、德治文化和王道文化;秦文化的特征是法与利,主流是法家文化、法制文化和霸道文化。周文化和秦文化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来源和取向,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与核心,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本质属性是价值选择性,它决定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具有易争论、易意识形态化和常在常新等特点。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多而难解的根本原因,一是由语文课程教学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决定的,二是由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的。研究和求解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一是划清真、假问题的界限,二是归类分层,理清问题的头绪,三是优先研究和解决基本问题,四是允许不同形态的语文课程并存。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瓶颈是语文课程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探究大学师生关系的概念、特性与维度,实际上是对“什么是大学师生关系”“如何辨别大学师生关系”以及“如何评价大学师生关系”三大问题的回应。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的存在,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即为大学师生关系,其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精神性等独特属性。交往与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研究的两大重要观测维度,其中,交往是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决定因素,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的生发动因与重要目标。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形态应该是紧密型交往与平权型知识的良好契合。  相似文献   

19.
平等与自由、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是评价和衡量社会公正的三个重要维度。平等与自由相统一是社会公正的核心,公平与效率相协调是社会公正的关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是社会公正的保障。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可以较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和衡量社会的公正性,可以防止在社会公正认识问题上的偏颇或缺失。努力实现平等与自由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协调、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符合社会公正建设的内在规律,是社会公正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方式的过程。工业设计的对象是产品,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以为人服务。换句话说就是为人创造出能最优化使用的产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是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人的生活、工作需要的“物”。物与物组成环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又组成了社会。所以,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