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汉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长达60余年,至今仍未间断。作为"七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历程与该流派之间出现了由游离到紧密联结直至发展超越的关系。笔者试图以牛汉诗歌美学风格的变化为切入点,对"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在审美品格、思想文化渊源、诗艺特点等方面进行历时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红楼梦》可以看出,曹雪芹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无论行文、遣句,还是撰写诗词,大到篇章结架、艺术构思,他都是从审美角度深思熟虑的。那么该部小说在"写法"上到底摆脱什么旧套,与先之人情小说有何不同,有什么独到的艺术创新,这是文章中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最初的“典”体生成于殷人的贡典制度,主要是书写对祖先神灵的祝告之辞和先王先妣的祀谱和庙号。周人将礼乐法度上升到了“典”的神圣地位,并将先王先公有教益和借鉴意义的话语也称之为“典”。而《尧典》是春秋时人出于制度的焦虑,为王者未来的实践行为建构的一部理想性的行政法典,体现出了迥异于商周其它“典”体的叙事性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批把亦作枇杷即琵琶,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高手迭出,许多诗人咏过琵琶,尤其是元、白二人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出琵琶声的多变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声情并茂,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然而元诗在心理刻画及人物情态的描绘上不如白诗深刻。白居易写过《昭君怨》,昭君与琵琶难解其缘,但正史记载与诗词戏曲多有不同,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描绘的琵琶是元帝与昭君相见相爱生死离别,贯穿前三折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他还写过《青衫泪》,根据《琵琶行》生发而成,将琵琶女坐实为裴兴奴,考兴奴实有其人,与琵琶名家曹纲(刚)时被称为左、右手,有记载曹刚弟子弹琵琶能吸引"方响"从塘里飞到岸上,足可佐证裴、曹弹奏水平之高妙。  相似文献   

5.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名作。文章通过对小说中的几位登场人物命运的分析,指出在他们的命运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呈现出颓败和丧失的趋势。作品中的主要登场人物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了莫名的不安和恐怖,而他们的这一命运特征恰恰是和贯穿这部小说的福克纳的时间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按照福克纳的理解,时间并不是按照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线性方向流动着的,时间的流动在“现在”这一点上遭遇到了断裂,处于“悬置”状态,未来的走向被截断。就这样,登场人物未来命运的模糊性与时间的未来欠缺性在这里被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贞元、元和风格”亦可表述为“贞元、长庆风格”、“元和、长庆风格”或径称为“元和之风”,是宋代文坛极为流行的文学批评话语.它滥觞于五代,盛行于北宋前期,演变于北宋中叶.大宗淳化、至道间特指以元白为代表的翰苑文章,真宗景德、祥符间兼指馆阁翰苑的诗歌赋颂,仁宗庆历、嘉祐间则转为推重韩柳古文a这一话语集中体现了宋人对唐代文章...  相似文献   

7.
结字、章法、气韵是书法的精神,要写出仪态万方生动活泼的形象来就必须做到点画线条刚柔互济,直而润、曲而劲、力实气空。而结字的生动美妙全在于正欹的辩证统一,欹不失正,正能含欹。章法则应做到知黑守白,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充分体现出节奏感,做到“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气韵称之为“艺术生命”也是整幅作品中的精神所在,是“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是形与神的合一。因此,书法艺术讲究结字、音法与气韵和谐统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浙江诗文,存在不少异调相押的现象,上去相押与浊上变去尤为明显。通过静态描写与历史考察,梳理材料,深入分析,结合唐五代以后吴地的声调演变,探寻其语音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告地策的行文格式与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秦代官府文书和汉代告地策的行文格式的对比,认为所谓告地策的行文程式,实际上是秦代官府文书的一种照搬。如果按照这种官府文书的行文程式来检讨那些被认为是告地策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真正的告地策都是出土于湖北江陵一带,而且一共也就5块而已。  相似文献   

10.
文风与文章风格不同,可人们认识多有混淆.本文结合对<文心雕龙>的释读,从文风与风格的源流谈起,集中论述文风与文章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