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隐喻功能的探究局限于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和简论,隐喻内隐和模糊功能(包括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开发.隐喻的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分别指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趋同和趋异;在隐喻的模糊功能中,相关因子的惯常表现是:隐喻意义(明晰)- 隐喻含意(模糊/明晰)- 隐喻影像(模糊/明晰)- 情感(模糊/明晰)- 非言语信息(模糊).  相似文献   

2.
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表面错配而内隐契合的有益于更有效交际的语用手段和策略。隐喻的(外显)功能包括概念易及功能(认知功能)、语言促进功能(包括词汇/意念填充功能、经济功能、语篇(连贯)功能和表述增效(美学)功能)、情感功能、人际调适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揭示隐喻外显功能—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趋同—的语用运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是人类策略交际的重要语言资源,而且是实现策略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语用策略。作为语言资源的隐喻和作为语用策略的隐喻的同效功能,研究成果颇多;但是作为语用策略的隐喻错配(异效)功能的研究还是个空白。本文通过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隐喻错配(异效)功能-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以及非言语信息趋异-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是表面错配而内隐契合的有益于更有效交际的语言手段和策略;其分类可以理解为一个连续体,(准)固化隐喻和新创隐喻分别位于其两端,挣脱了相似性带来的困扰;隐喻的(外显)功能包括概念易及功能(认知功能)、语言促进功能(包括词汇/意念填充功能、经济功能、语篇(连贯)功能和表述增效(美学)功能)、情感功能、人际调适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可揭示出隐喻外显功能之间趋同一的语用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含意和意义模式的研究中,隐喻含意和隐喻含意模式的探讨是个空白.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隐喻含意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操控.透过对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和隐喻含意策略准则的互动分析,隐喻含意的语用运作机制便可以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没有对非言语信息的内涵及其个别现象进行探讨;而是换了一个视角,把非言语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非言语信息的三大交际功能:内隐功能,(外显)伴随功能和模糊功能。内隐功能包括信息功能、代言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支撑(外显)伴随功能的是同效功能和错配(异效)功能;而同效功能和错配功能又分别包含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增效功能和减效功能。这些功能的提出和研究对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语用预设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推论,其所具有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中隐喻话语为语料,分析了隐喻话语中的语用预设信息的获取、语用预设的特征以及语用预设在隐喻话语中的功能;阐述了语用预设是如何保证含有隐喻话语的交际顺利进行;探讨了语用预设是如何参与隐喻话语含意的推导并产生歧义、幽默等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Kierkegaard(1850)、Hong(1991)和Brown&Levinson(1987)认为间接交际是一种严肃而有效的交际,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含意。本文以Kierkegaard的间接交际理论和Levinson等为代表的新格莱斯语用学理论为平台,对间接交际的性质、语用特征、动因及其运作机制作一探讨。本文认为,间接交际表述的是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含意。言不由衷、礼貌婉转是间接交际的基本动因;语义冲突、信息超载、话语意义、动态生成等是间接交际的基本语用特征和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英语口语中的隐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间接言语行为角度,结合英语中的一些实例,对隐喻的语用功能做了具体的分类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
隐喻导引的策略交往所关涉的要素包括策略社会交往、顺应、关联和隐喻。策略社会交往是隐喻策略交往始终雏系的红线;顺应是策略社会交往得以成功的机制保障;无论是策略社会交往,还是非策略社会交往,都必须以关联为初衷,否则便是言不由衷,抑或是胡言乱语;隐喻是隐喻策略交往凭借并贯穿始终的语言资源和语用策略。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策略准则便可对隐喻含意进行操控。  相似文献   

11.
文化模型下汉英隐喻谚语认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是民族良知的精华,一个民族所创造的谚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型,而一个民族的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受到文化模型的制约。通过汉英隐喻谚语的比较,以Lakoff(1987)"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角,阐释文化模型在隐喻模型的形成中影响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方式、目的域的源域选择及目的域的意义诠释。  相似文献   

12.
《年青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语体交叉渗透,这种表达方式在小说中表现出很强的隐喻功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定的对比功能和篇章功能,小说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进一步确证了语体交叉的隐喻功能,并由此揭示了小说的反传统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英语动物名称的隐喻性转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词义转移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因为动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从而使动物名称具有了隐喻转义的功能。文章分析了动物名称隐喻性转义的条件 ,从语义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动物名称隐喻性转义的类型 ,并指出了英语动物名称隐喻性转义后所具有的典型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政府记者招待会平行语料库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和归类。同时,基于认知翻译学,对语料中的隐喻口译策略进行归纳,并统计每一种口译策略的使用频率,揭示隐喻口译的特点以及译者口译策略选择的原因。研究发现语料中概念隐喻使用丰富,直译隐喻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译者通常根据隐喻的语篇功能、中英文政治文本隐喻类别的相似程度、隐喻的语境和搭配原则等进行隐喻口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剖析隐喻的推理机制 ,来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论述了隐喻推理的一般理论 ,并分析隐喻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机制。强调了隐喻推理机制中两对话域对话、选择及整合的开放性、双向性、流动性、渗透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论述隐喻推理机制的心理空间流程图式 :对话、渗透、限制性 (多 )双边选择和概念整合 ,从而找到一条全面而有效的方法来理解隐喻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对隐喻真值条件的探讨中,吉纳比与斯坦哈特分别基于范畴归属和可类比性刻画了纯粹的语义真值条件。如果把讨论延伸至句法和语用,将能更深入地反映隐喻的生成和理解。真值条件语用学认为,语句的完整语义可以视为其组成部分经语境调适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的函数。在范畴类型理论框架下,该调适过程具体可以通过赋予表达式不同的范畴和相应的类型来体现。就隐喻语句而言,语境的调适体现为转变源域类型和限制隐喻函数对性质的选择,首先将源域的类型由个体集转化为性质集,然后通过一个从性质集到个体集的隐喻函数,在源域性质集中提取符合语境的特征性质,如果目标域中的对象满足这一提取出的性质,则隐喻语句为真。  相似文献   

17.
一、“and”隐喻是一种虚词隐喻作为一个认知过程,隐喻不单纯是从一个域转向另一个域的单一的语义范畴的拓展,而是在其范畴之间的连接和关系中,它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或经验”[1]。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