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只有贯彻科学发展观之思想。坚持人本理念。才能起到尊重人性、凝聚人心、激励员工、促进发展之效应。才能进一步提升医院文化的品位和医院职工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应该从确立“富国强民”目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自主创业精神,提高群众科教文化素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等四个方面,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联系实际提出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切实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指导县域经济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政府应把为公共利益的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探析"以人为本"思想所倡导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蕴涵,及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政府应把为公共利益的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中国先进文化保持科学性本色;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中国先进文化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世界的多样性原理,中国先进文化充满和谐与宽容精神;坚持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原理,中国先进文化富含开拓进取性。  相似文献   

7.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在实践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解决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严峰 《淮海文汇》2004,(4):42-4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各项权利,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民主权利保障上,必然要求实现从"以人为本"向"以公民为本"的价值转换。"以公民为本"是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诉求,也是人本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在当下中国的现实情境中,提升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的个体政治主体性并凝聚社会共同主体性,乃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政治观的核心。放眼未来,推进"以公民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途。中国"以公民为本"的公民政治发展一直内涵于人民民主的人民政治之中。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地落到实处,保障和实现每一位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促进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以人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为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支撑,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时值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之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观点,对于构建社会的和谐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出发,总结分析了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与环境恶化的态势,认为当代人口迫切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的自然观必须由“征服论”向“协调论”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在俞可平教授将善治概念引入我国之后,善政理念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内涵而言,亚里士多德对善的伦理学意义进行精确界定之后,善政理念的政治学涵义也就呼之欲出了。善政意味着为民众提供一种良善的生活,民众则成为了善政实现程度的评判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善政理念的实现需要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政治透明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民众高度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6.
以国民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发展观,是一种从生物种群的进化与发展过程中推演出来的新发展观。它认为,国民经济发展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要有开放的团体与环境,要鼓励国民不断进行创新、冒尖并积极参与发展活动,要有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流与学习机制等等。此外,它还突破了以往发展观所具有的世界主义特性,强调经济发展的国家特性与国民特性,并视国民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因而,主张国民经济发展要以国民的发展与激励为基础,并要保证国民在发展中自由、权利、责任与利益的和谐统一。这一发展观,不仅可以为中国转型经济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而且对后发国家的经济转型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辨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它仅表示一种总量的扩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效益低下、消耗过高、环境恶化、分配不公等许多问题;而我们所要的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又是考量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阈下,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维护社会个体的合法权益,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制度保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4种传统: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天下主义。自然意识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自然为一体;民本意识是指注重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把民意看成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忧患意识是指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个体自觉承担淑人拯世之责任;天下主义是指破除宗教、国家的界限,针对全天下而发表思想文化原理,以建立普适天下的世界和平与秩序、提高全人类的文明教养为自己的责任。这4个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支撑,必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这4种传统本身也将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创新转化,有助于当代中国自身话语体系建设,有助于形成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