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刊》2000年第四期以“农民兄弟怎么了”为题,发表了一组关于近年来在一些干群关系紧张的农村,少数“农民领袖”凸现,乡村政治异军突起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一书,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和更大胆的探索,提出和界定了“非制度政治参与”这一概念,使人们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观察角度,值得人们认真阅读。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这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应当说,中央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中央一连几年下发的1号红头文件讲  相似文献   

2.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也是衡量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与途径,对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村民自治运动,拉开了中国农民以独立的政治个体进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序幕,从此,中国政治民主化率先在农村迈出了第一步。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民内部一支最具能动作用的阶层——精英农民崛起。经过村民自治选举的训练,他们迅速成长为农村民主政治选举中一支强劲的政治整合力量。在政治参与活动中,出现了参与动机指向、参与意识非理性化等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对策,以使精英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跃  伍燕南 《城市》2011,(7):26-29
长期分散在中国广阔农村的农业人口,在农业新技术、新政策的作用下,在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断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而这一庞大人口数量转移的目的地只能是城市。中国每年约有2000万农村人121等待城市的接纳,这种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将至少持续10年,中国城市人口在目前6亿的基础上还将增加至少2亿,届时中国人口城市化率将达60%,  相似文献   

5.
傅晨 《城市观察》2014,(1):153-15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民在职业、生活方式、社会身份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市民化转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强烈愿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中国特色,对象是农民工及其家人,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滞后是主要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分为三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重大决策20周年。我有幸自始至终地参与了这项工作。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是国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出身农民家庭,又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工作,深知我国农业的特殊国情。中国是一个农业、农村、农民占主体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农民收入、农村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的农业弱国。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母亲产业”、“吃饭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省委、省政府安…  相似文献   

7.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村社区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农民利益表达的主要机制。文章通过浙江一个农村社区的视角,运用社区权利理论,从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特点出发,探讨社区居民政治参与问题现状,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农民调查》说起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中国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一个难题。去年,《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在社会上,甚至在政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农民调杏》的两位作者断言,“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很少再听到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消息了”,“特别是对九亿农民生存状态的遗忘,又  相似文献   

9.
赵杨 《老年世界》2008,(7):16-17
喀喇沁旗人口33.3万人,农业人29.5万人,适龄人口(即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对象,男16-60岁、女16-55岁)21万人,6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30919人,占农业人口的11%。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是国家级贫困县。全旗有8个乡镇,164个行政村。樱桃沟村是喀喇沁旗锦山镇的一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0.
许筠  冯开文 《职业时空》2008,4(9):141-141
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中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它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了中国农村近20年的平稳运行。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国农业保持了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实绩,其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同期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相当显著的,公社的某些制度安排诸如包产到户、家庭副业等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它的解体,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孟宪东  林绍玲 《职业时空》2009,5(5):120-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同时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将定量研究中国村民选举参与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特别是分析村民对农村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观政治信任对其村级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村民对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政治信任"、村民"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的影响,特别是处理了村民"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旨在揭示我国特定政治体制中"政治信任"对村民选举参与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并探讨在一个"压力型"政治体制下推行基层民主选举所可能存在的内在矛盾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青年妇女政治参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涵 《现代交际》2012,(7):12-13
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政治参与水平,是广大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村民自治的背景下,农村青年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然而作为这样一个群体,其政治参与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农村青年妇女积极进行政治参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振坡  王丽艳 《城市》2007,(11):54-57
土地问题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乃至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无不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过程中,村组集体随意终止土地承包合同,无偿收回或非法转让、出租农民承包土地,强迫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干涉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农村土地纠纷呈扩大、蔓延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5.
合川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截至2011年,全区有农户386808户.农业人口近120万。当前,全区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主线,有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并与农村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网络对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观念形态上,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政治意识文明;在制度层面上,网络促进政治制度向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政治行为活动上,网络推动政治行为文明向政治斗争的非暴力化、智能化,政治管理的现代化,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化发展。分析网络对政治文明的影响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大学最近召开了一场学术研讨会,话题是"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来自机关、院校和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30多人,围绕在中国迅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老龄化程度以及对未来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农业部农研中心党组书记陈建华: 现在的社会舆论关注的不是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而是如何把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能排斥农民.全社会需要认识未来农业怎么发展,中国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究竟还需不需要农民,需要多少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民?这些问题都摆在我们面前. 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司长苏荣掛: 我们部门的工作与农村有很大联系,我本人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也很有感情.现在目前政府更关心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在农村有不少农户是单女户或双女户,女孩从事农业生产比男孩面临更多的困难,要关注纯女户家庭农业生产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服务解决他们面临的生产困难.  相似文献   

18.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青年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广大青年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越加突出。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定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中国结",而且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农产品安全,牵系社会稳定。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要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失灵,维护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要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增强农业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我们生态和发展空间;要加快科技创新,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为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持;要科学地构建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灾害的应急能力,减轻灾难的损失;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民健康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庆明 《城市》2008,(2):51-54
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人口管理体制下.农业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被分割为两个不相衔接的过程。这样,“城市农民工”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阶层就出现了。在我国城市现有的住房保障体制下.“城市农民工”的特殊身份.相应产生了农民工的城市居住问题。笔者试图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问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