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结构为视角,以实验结果和语料库语料为依据,从多个方面对语法化和儿童母语语法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尽管在一些具体的语法项目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在总体上都经历从实词到虚词、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顺序,并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渐变性、竞争性以及音系变化等特征。语法化和儿童母语语法习得在总体上相平行。  相似文献   

2.
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和中国儿童汉语语法获得既有相同的一面 ,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之处表现为 ,同是汉语语法习得 ,习得的一般规律 (语言结构内化的规律等 )和汉语语法特点对两者是相同的。由于习得主体和环境不同 ,习得过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儿童认知因素发展是汉语母语语法习得的基础 ,留学生汉语语法学习更多受母语影响。此外 ,两者还在方式和动机方面存在不同。对两者异同的比较可以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语义语法观,儿童语言的实例研究基础上发现,儿童语言习得的实质是基于对象世界感知形成认知图式,基于认知图式形成语义结构。儿童语义结构的形成经历了未语义结构化底层,完全语义结构化过渡层和完整语义结构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要素离散化-图式结构化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语义语法观,儿童语言的实例研究基础上发现,儿童语言习得的实质是基于对象世界感知形成认知图式,基于认知图式形成语义结构。儿童语义结构的形成经历了未语义结构化底层,完全语义结构化过渡层和完整语义结构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要素离散化-图式结构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儿童习得母语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儿童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影响,分析并提出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过程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过程研究述评王育祥关键词:母语,习得,迁移,临界期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是通过刺激和强化手段学会的观点受到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挑战以来,人们对母语习得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试图从儿童成功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获得启示来分析和...  相似文献   

7.
语言习得不同于语言学习,儿童在习得母语时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分析儿童语言习得中的模仿与练习、环境、纠正错误行为、习得语言的系统性及情感等因素时发现,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对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诸多方面阐明母语迁移中的负迁移现象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探究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以使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构式语法产生的动机及其优势与局限.作者认为,构式语法对人类语言的一些语法共性做了成功的解释;其理论的扩大了研究对象的类别,成功地解释词汇语法化的诱因,也符合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其局限性在于:过分简化了语言并且忽视了语言的普遍性.它强调每一个结构并且否认不同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诱因.由于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以理论不可能描述和分析现实中的所有语言数据,适用的结构类型也很有限.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哈萨克语和汉语这一对语言组合,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10名在新疆乌鲁木齐居住的哈萨克族儿童0-3岁期间的纵向语料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哈萨克族双语儿童0-3岁期间的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都是一个有规律的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所涉及语法领域都是以母语哈萨克语为基础的句法转移。第二语言汉语对母语哈萨克语几乎没有影响。哈萨克族双语儿童习得汉语中出现一些特殊问题原因是新疆地区混合民族家庭比例很低,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在家庭当中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比较大的哈汉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儿童母语习得研究是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人类的思维运作和认知发展。其中,对儿童语义系统习得的研究揭示了儿童早期的概念获得和语义发展的紧密联系。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基础,而对概念和概念形成的研究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阐释了儿童语义系统习得和概念发展的关系,讨论了儿童语义习得过程中语义知识形成、概念范畴化以及儿童词语语义中的认知学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影响儿童早期语言获得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童语言获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对于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因素,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解释。本文在分析单因素决定论有失偏颇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研究和生活事实的观察,认为儿童语言获得是生理基础、语言环境、认知发展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分别阐释了上述因素在儿童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各自所产生的作用。但上述因素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由于千差万别的要素组合及核心要素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结构,从而导致个体语言发展的形形色色差异。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对大脑内部语言机制认知基础上的Chomsky内在主义语言观, 完全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外在主义语言观, 它解释了普遍语法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表明大脑内部语言机制在习得语言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Chomsky的原则--参数理论解释了儿童语言习得的现象,并以此证明儿童掌握的语言不完全是从他们听到的语言中学来的,而是由来自儿童大脑内部的生物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语言结构规范可帮助学生学习外语,但过分强调语言结构规范却会抑制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束缚学生外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限制学生掌握外语的熟练程度.换言之,过分追求语言结构规范会使学生怯于使用外语,而对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语言创造能力与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交流,那么,语言结构规范应该放在第二位因素来考虑.外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鼓励学生用复杂的句型、丰富的词汇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过于严格计较学生的语法、用词、拼写等错误数量,挫伤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4项技能的比例分配问题,似乎已有定论.即"听"领先,"写"殿后,笔者通过分析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与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差异性,试图建立"说",即口语表达能力的中心地位,以说来激发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并带动其他各项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叠词是说汉语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运用个案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两名早期说汉语儿童1~3岁期间习得汉语的情况进行跟踪,发现说汉语儿童在1~3岁期间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叠词,且女性儿童叠词习得数量和使用频率均高于男性儿童;成人语言输入、儿童自身的模仿以及性别差异是影响儿童叠词习得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叠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大量叠词的输入有助于1~2岁儿童的语言习得,却会阻碍2岁以后儿童的语言发展。因此,辩证地看待儿童的叠词现象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有利于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儿童名词的习得过程,并用认知心理学来解释此过程。本文将特征匹配和原型的理论结合到语言的 习得的理论中去,希望能揭示出人类通过语言认知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有着丰富的内容,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母语词汇习得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母语本身也会对二语词汇习得产生影响,英语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便受母语汉语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就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以拉祜族的母语为拉祜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则是第三语言为出发点和基础,阐述了拉祜族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生的语言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  相似文献   

20.
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儿童时期能够轻松地习得第一语言——母语,然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态度与动机、焦虑状态、年龄因素等方面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供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